[1] |
刘光武, 陈晨, 王柯力.
基于神经网络的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指数模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1): 100-1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013
|
[2] |
王艳芳, 刘领, 悦飞雪, 李冬, 上官周平.
退耕还林工程对河南省森林地上碳储量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3): 507-5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3.011
|
[3] |
魏金光, 韦亚南, 鲍敏振, 张亚慧, 余养伦, 李长贵, 于文吉.
辐射松重组木密度对其孔隙率和性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3): 519-52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3.017
|
[4] |
李晓宏, 高甲荣, 张金瑞, 杨麒麟.
密云水库油松人工林的林分密度与生长因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6): 821-82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6.003
|
[5] |
张佳音, 丁国栋, 余新晓, 史宇, 贾丽娜.
北京山区人工侧柏林的径级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1): 30-3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1.005
|
[6] |
梁宏温, 黄恒川, 黄承标, 黄海仲, 梁欣, 蒙跃环.
不同树龄秃杉与杉木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2): 137-142.
|
[7] |
景丽, 朱志红, 王孝安, 郭华.
秦岭油松人工林与次生林群落特征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6): 711-717.
|
[8] |
逯军峰, 王辉, 曹靖, 袁宏波.
不同林龄油松人工林枯枝落叶层持水性及养分含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3): 319-325.
|
[9] |
刘春华.
福建青冈天然林和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长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1): 56-60.
|
[10] |
於琼花, 俞友明, 金永明, 马灵飞.
雷竹人工林竹材物理力学性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2): 130-133.
|
[11] |
姜岳忠, 王开芳, 刘元铅, 吴德军, 陈宝泉, 刘维国, 王华田.
叶用银杏园密度与定干高度效应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3): 290-294.
|
[12] |
温佐吾.
不同密度2 代连栽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水平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1): 22-27.
|
[13] |
马焕成, 吴延熊, 陈德强, JackA.McConchie.
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水分平衡分析及稳定性预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1): 41-45.
|
[14] |
管宇.
方程求实根的四分试位算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84-187.
|
[15] |
丁贵杰.
马尾松人工林标准树高曲线模型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3): 225-230.
|
[16] |
林庆富.
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及干缩性变异规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69-173.
|
[17] |
周国模, 姚建祥, 乔卫阳, 杨琪红, 朱国军, 徐文友.
浙江庆元杉木人工林生物量t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3): 235-242.
|
[18] |
秦建华, 阮益初, 姜志林, 叶镜中.
不同疏伐方法对杉木人工林结构、生长和竞争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4): 360-366.
|
[19] |
张钦相, 陈绘画.
杉木人工林经济成熟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1): 106-109.
|
[20] |
斯金平, 姚荣明, 陈德标, 吴长辉.
厚朴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3, 10(2): 162-1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