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7年  第24卷  第4期

研究论文
榧树的资源分布与生态习性
程晓建, 黎章矩, 喻卫武, 戴文圣, 符庆功
2007, 24(4): 383-388.
[摘要](1864) [PDF](210)
摘要:
为期5 a的调查研究表明,榧树Torreya grandis的自然分布区在我国的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 25~ 32N, 109~ 121E,跨浙、皖、苏、闽、赣、黔、鄂等7省广大地区。分布区的年均气温为15.2~ 18.7℃ ,极端最低气温- 17.0~ - 8.1℃ ,年降水量1 000~ 1 900 mm, 10℃年积温为4 758~ 5 940℃。垂直分布随地理位置而异,在北亚热带的大别山海拔可达800~1 100 m,黄山和天目山可达1 200~ 1 500 m,中亚热带南部武夷山可达1...
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研究(Ⅱ)群落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
杨同辉, 达良俊, 李修鹏
2007, 24(4): 389-395.
[摘要](1417) [PDF](199)
摘要:
森林生物量测定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所必需的基础性研究。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10月份采用收获法(草本层、灌木层)和标准木法(乔木层)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以木荷Schima 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为优势种的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141.077 0 17.429 8)thm- 2(平均值标准差, n= 3),其中接近90%集中于乔木层,其他层生物量分配较少...
云南松原始林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李贵祥, 施海静, 孟广涛, 方向京, 柴勇, 和丽萍, 张正海, 杨永祥
2007, 24(4): 396-400.
[摘要](1998) [PDF](287)
摘要:
运用植物群落学的调查方法,对云南省永仁县白马河林场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原始林的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松原始林以云南松纯林为主,林下层次结构复杂,物种丰富。高位芽植物在云南松原始林内分布最多(46.1%),其后依次为地上芽植物(25.9%),地面芽植物(14.0%),隐芽植物(13.3%)和一年生植物(0.7%)。生活型谱反映了云南松原始林在其生长季节处于温热多湿的环境。云南松林木株数在径级分布上及在不同年龄段上均表现为中间多,两边少,趋向于对称性概率...
2种鹅掌楸的开花习性与传粉媒介
李火根, 曹晓明, 杨建
2007, 24(4): 401-405.
[摘要](1616) [PDF](133)
摘要:
在包含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北美鹅掌楸L. tulipifera 17个种源的试验林内,选取6个搭架的个体,连续2 a定点观察了鹅掌楸的开花习性和传粉媒介。结果表明,鹅掌楸不同种源始花期有差异,但同一种源不同个体的始花期大致相同;而盛花期的开花数量在不同种、种源和个体之间均存在差异。鹅掌楸为虫媒传粉,但传粉媒介种类与访花频率在种间大致相同。试验观察到访花动物共14种,分别来自于双翅目D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鳞翅目L...
百合种质资源花粉形态及亲缘关系研究
吴祝华, 施季森, 席梦利, 刘光欣
2007, 24(4): 406-412.
[摘要](1641) [PDF](245)
摘要:
利用扫描电镜对12个分布于我国的百合Lilium种(包括2个变种)及6个栽培品种进行花粉形态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百合属花粉粒为椭圆体至长椭圆体,萌发沟均为单萌发沟,萌发沟长达两端。表面纹饰网纹,网眼为不规则多边形至近圆形,大小不一。网脊由瘤状或盘珠状颗粒较紧密排列而成,单排基柱,脊宽1.17~ 2.48m,有时有断点。网眼内有疣状、瘤状或棒状突起,少数品种无突起。在花粉形态性状比较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百合属植物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对供试18个种、变种及品种的5个花粉形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舟山海岛普陀樟等3种特有树种种质资源清查
俞慈英, 陈叶平, 袁燕飞, 李万兴, 袁峥峥
2007, 24(4): 413-418.
[摘要](1519) [PDF](201)
摘要:
通过清查,发现普陀樟Cinnamomum japonicum var. chenii集中分布于舟山市普陀区所辖范围内的洛伽山、朱家尖岛以及以朱家尖、桃花、六横岛为中心的毗邻悬水小岛上,种质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共有结果母树1.2万余株,大年种子产量有1 500 kg左右。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icea分布在普陀区的朱家尖、桃花、普陀山和定海区的大猫岛,其分布特点是孤立,散生,且范围极小,无成片分布,共有结果母树300余株,种质资源较为贫乏,加之不合理的采种,迄今大年种子产量仅为100...
中国石蒜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的动态变化
金雅琴, 黄雪芳, 李冬林, 向其柏
2007, 24(4): 419-423.
[摘要](1375) [PDF](140)
摘要:
应用薄层层析-荧光测定法研究了中国石蒜Lycoris chinensis花期前后鳞茎内源多胺质量摩尔浓度的动态变化,分析了内源多胺与中国石蒜花芽分化的关系。中国石蒜在不同发育期3种内源多胺存在有规律的非同步变化。腐胺和精胺2种多胺变幅较大,亚精胺变幅较小。在开花前的花原基分化期,腐胺质量摩尔浓度明显高于亚精胺和精胺, 7月上旬外鳞片、中鳞片、内鳞片和茎尖中腐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1.238, 1.676, 2.313, 1.451 nmolg- 1,为同期精胺质量摩尔浓度的1.48, 1.90, ...
不同保鲜预处理对绿竹笋呼吸速率的影响
余学军, 窦可, 章兆福, 柳德坚
2007, 24(4): 424-427.
[摘要](1420) [PDF](153)
摘要:
根据对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竹笋的3种保鲜预处理方法试验,测定了不同处理在20 h内和7 d内的绿竹笋的呼吸速率。结果表明:绿竹笋采收后,采用常温条件保存,笋体的呼吸速率增加很快,在4~ 6 h时呼吸速率(CO2)达最高峰,为163.81 mgkg- 1h- 1;用冰水预冷处理的绿竹笋在14~ 16 h时达到最高峰,为138.66 mgkg- 1h- 1;用冰水处理同时以10 mgg- 1壳聚糖涂膜处理的竹笋在14 h左右达最高峰,为113.43 mgkg- 1h-...
天门冬种子萌发特性
靳晓翠, 王伟, 刘玉艳
2007, 24(4): 428-432.
[摘要](1929) [PDF](185)
摘要:
为了解决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种子发芽率低,发芽不整齐,出苗时间长等问题,探讨适宜天门冬种子储藏和萌发的条件。以当年采摘的天门冬种子为试验材料,从种皮、抑制物质、浸泡时间、浸泡温度、光照、储藏方法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对其萌发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综合比较开始萌发的时间、平均萌发天数和发芽率,结果表明:去皮对天门冬种子萌发不利;浸泡72~ 96 h显著促进种子萌发; 40和60℃水浸泡和黑暗条件对天门冬种子萌发较为有利;室温湿沙储藏(种沙体积比1∶3)是较好的储藏方式...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杨梅遗传转化研究初报
何新华, 陈力耕, 郭长禄
2007, 24(4): 433-436.
[摘要](2000) [PDF](155)
摘要:
为了建立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杨梅Myrica rubra遗传转化体系,利用携带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EAFY cDNA片段的发根农杆菌R15834感染东魁杨梅M.rubra Dongkui '和荸荠杨梅M. rubra Boji 的子叶、叶片和茎段。结果表明,只从东魁杨梅子叶上诱导出毛状根,而且产生毛状根的东魁杨梅子叶数在10%以下。杨梅子叶产生毛状根受多种因素影响,新种子比旧种子容易产生毛状根,在1/2 MS(Murash...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
袁颖红, 樊后保, 王强, 裘秀群, 陈秋凤, 李燕燕, 黄玉梓, 廖迎春
2007, 24(4): 437-444.
[摘要](1583) [PDF](250)
摘要:
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了氮沉降增加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土壤有效养分的影响。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0 kghm- 2a- 1), N1(60 kghm- 2a- 1),N2(120 kghm- 2a- 1), N3(240 kghm- 2a- 1),每处理重复3次。以CO(NH2)2作为氮源,每月以溶液方式对林地进行喷施。通过2 a的处理后发现,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各处理土壤pH值、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土壤交换性钙和土壤交换性镁质量分数均呈下降...
施肥对板栗林土壤养分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姜培坤, 徐秋芳, 邬奇峰, 吴家森
2007, 24(4): 445-449.
[摘要](1899) [PDF](236)
摘要:
为了探讨施用不同肥料对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土壤性质的影响,在浙江省临安市布置了肥料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施用有机肥还是施用化肥处理,与不施肥比较,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及速效钾的质量分数都有显著提高,并随着化肥施肥量的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明显上升。处理1(复合肥2 250 kghm- 2)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是不施肥处理(处理5)的1.18, 1.58和2.71倍;处理2(2倍处理1)则分别是对照的2.48,2.88和2.98倍,而全有机肥处理4(菜籽饼5 ...
集约经营雷竹林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
蔡荣荣, 黄芳, 孙达, 秦华, 杨芳, 庄舜尧, 周国模, 曹志洪
2007, 24(4): 450-455.
[摘要](1417) [PDF](192)
摘要:
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林强度集约经营是大量施用肥料和冬季地表覆盖增温,使竹笋早出高产,给竹农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的管理栽培技术。在雷竹主产区浙江临安三口镇,采集种植时间分别为1, 5, 10, 15 a的雷竹林土壤以及水田土壤(该区雷竹林主要是在这些水田上改制发展的)作为雷竹林的起始土壤(0 a),各4次重复,旨在分析雷竹林土壤有机质随雷竹种植时间和土壤剖面深度空间的变化情况,为雷竹林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些依据。结果表明:雷竹林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随种植时间先略微下降,再稳...
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及其分布特征
韦福民, 陈水华, 范忠勇, 陈苍松, 方一峰
2007, 24(4): 456-462.
[摘要](1674) [PDF](174)
摘要:
2005年,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景观地貌确定一定数量的样线,在每样线上根据不同的生境和海拔高度有针对性地选取一定数量固定半径的调查样点,调查每一样点鸟类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用多元统计分析软件SPSS分析鸟类群落的组成、种类、集群指数和优势种等特征,比较不同季节、生境、海拔与鸟类物种数和个体数量的关系,对不同生境和海拔高度鸟类群落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夏季和冬季2次对大盘山鸟类的调查,共目击记录到鸟类64种,其中夏季鸟类51种,冬季鸟类40种。大盘山鸟类群...
山核桃花蕾蛆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胡国良, 程益鹏, 楼君芳, 王国杜, 夏国华, 陈建刚, 章祖平
2007, 24(4): 463-467.
[摘要](2087) [PDF](167)
摘要:
山核桃花蕾蛆Contarinia sp.在浙江临安1年发生1代, 4月上旬起危害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花, 5月上中旬落地越夏越冬。在2005年危害期,选用喷雾和树干打孔滴药2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喷雾选用400 gkg- 1毒丝本乳油, 300 gkg- 1乙酰甲胺磷乳油, 300 gkg- 1吡虫啉乳油和500 gkg- 1潜蝇灵粉剂,分别以1∶500, 1∶800, 1∶1 000等3种比例进行试验,每个比例6个重复;树干上打孔滴药选用300 gkg- 1乙酰甲胺磷乳油和3...
1125肥药双效剂对甘蓝黑根病的防治效果
肖和忠, 杨秀芹, 刘卫东, 吉志新, 王晓娟
2007, 24(4): 468-472.
[摘要](1571) [PDF](182)
摘要:
选用1125肥药双效剂和光合微肥以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采用Duncans新复极差测验分析方法,对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衰老生理及黑根病Rhizoctonia solani防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125肥药双效剂3.3 mLL- 1在降低结球甘蓝黑根病发病率、相对电导率、增大根冠比等方面差异极显著,优于对照;在增加结球甘蓝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降低储存期黄叶率方面,差异极显著,优于光合微肥和对照;光合微肥与对照相比,极显著降低结球甘蓝相对电...
林权争议的参与式调解方法
周伯煌, 宣裕方, 余玉豹
2007, 24(4): 473-477.
[摘要](1550) [PDF](167)
摘要:
林权争议是当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及时有效地化解林权争议,对于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林权争议调解方法存在着违背自愿、自治原则,法、理、情不能有机结合,解决程序不够科学、规范等缺陷,因此往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文章讨论参与式调查方法在林权争议调解中的应用,提出了林权争议参与式调解方法的设计:参与式工作理念,参与式工作方法,参与式争议解决程序,并同时指出其应用中应注意与乡村综合发展紧密结合,激励机制和外部支撑体...
林业信贷融资困难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探讨
陶宝山, 石道金, 韩国康, 刘海英
2007, 24(4): 478-481.
[摘要](1892) [PDF](250)
摘要:
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对林业信贷融资困难的原因和解决途径的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导致资金交易成本过高是林业信贷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是解决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以浙江省为例,对市场化程度、森林资源条件、政策法规保障体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但是需要在统一领导和多方配合下逐步推进。参14
北京市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及指标体系
张志华, 彭道黎, 靳云燕
2007, 24(4): 482-486.
[摘要](1781) [PDF](141)
摘要:
依据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以及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公益林资源现状,遵循统一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原则,参考国内外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和指标体系研究成果,建立了北京市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标准及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活力、水土资源的保持、对碳循环的贡献、社会效益的保持和加强、法律及政策保障体系等7个标准和37个指标。该标准及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北京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参11
湖北省红安县土地整理中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陈朝, 高瑞, 朱明栋
2007, 24(4): 487-491.
[摘要](1593) [PDF](128)
摘要:
以湖北省红安县红华土地整理项目为例,简要分析了红华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并结合项目区土地整理的规划要求,对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如按典型年标准估算,得到的区内土地整理后的需水量远小于可供灌溉水量,设计满足项目区的灌溉用水要求,供需平衡十分合理;灰色GM(1, 1)预测模型预测项目区灌溉保证率为50%时,全区未来各个年份普遍缺水;而按照采用的灌溉保证率为75%~ 95%的标准推算,项目区今后几年供需水处于盈水状态。表7参11
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探析
张毅川, 乔丽芳, 姚连芳, 董颖
2007, 24(4): 492-496.
[摘要](1606) [PDF](269)
摘要:
调查了多个观光农业园和参考相关的研究资料,分析了观光农业园的景观特质和目前观光农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观光农业园景观规划基本方法、原则以及景观分区。观光农业园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景观规划对观光农业园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采用SWOT(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方法确定总体发展方向,采用生态适宜性分析法确定立地功能,采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法确定景观结构。遵循适用的景观规划原则,景观分区应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目标并...
文献综述
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现状与问题探讨
张岚, 高素萍
2007, 24(4): 497-503.
[摘要](1611) [PDF](219)
摘要:
化感作用已成为园林植物相互关系研究的热点和焦点之一。从化感作用的概念、争论焦点、研究方法、化感物质的成分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园林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成果,指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6个方面问题并进行了分析讨论: ①科学文献少,经验材料多,研究不够深入; ②研究对象尚待明确,应更多基于指导实践的目的,选择实际中人工配置频繁的观赏种及品种进行研究; ③化感作用的证实缺乏说服力,应区分化感作用与其他植物应激机制,注重研究化感在整个植物相互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④实验室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差异导致说服...
蝴蝶滞育研究进展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2007, 24(4): 504-510.
[摘要](1961) [PDF](274)
摘要:
介绍了近年来蝴蝶滞育虫态、光敏感时期、光周期和温度等环境因素对滞育的影响、滞育期间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变化、滞育的神经内分泌调控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指出,目前蝴蝶滞育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界环境对滞育的影响上,在生理生化和内分泌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而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极少。滞育的生理生化机制、神经内分泌调控、分子机制和滞育应用研究,将成为今后蝴蝶滞育研究的热点;一些观赏价值较高的蝴蝶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充足稳定的实验蝴蝶难以获得,是目前研究蝴蝶滞育的一个难点。蝴蝶养殖业的发展...
问题讨论
鸟类保护的城市园林多样性途径探析
张纵, 梁南南, 郭玉东, 赵军
2007, 24(4): 511-515.
[摘要](3030) [PDF](237)
摘要:
鸟类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然而,城市化进程迅速改变了城市的土地利用格局,鸟类因栖息地的丧失或改变很难继续生存。借助科学合理的园林营建手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系统,是维持城市鸟类多样性的有效途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城市绿地整合度,选择适宜的城市绿化植物,完善城市引鸟设施,重视城市湿地景观建设等。通过对近自然化园林生境营建方法的探析,以期在提高城市绿地观赏性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鸟人环境三位一体的共生圈。参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