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3年  第30卷  第2期

研究论文
施猪粪对水稻土有机碳剖面分布的影响
宋哲岳, 宋照亮, 单胜道
2013, 30(2): 157-16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1
[摘要](3429) [PDF](1546)
摘要:
基于持续10 a的浙江省平湖地区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下水稻土剖面总有机碳(TOC),各粒级有机碳和热水溶性有机碳(HWOC)分布特征,阐明施猪粪影响下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和演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在0~45 cm土层,施猪粪地块土壤总有机碳显著高于对照,且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施有机肥使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提高的幅度越大;②总有机碳和砂粒碳、粉粒碳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关系(P<0.05),且受土壤粉粒和黏粒对有机碳物理保护容量控制,0~45 cm土层土壤有机碳以砂粒碳为主,45~85 cm土层则以粉粒碳和黏粒碳为主;③施猪粪可提高土壤热水溶性有机碳。图2表4参28
覆盖经营雷竹林的土壤热通量季节变化特征
陈云飞, 江洪, 周国模, 杨爽, 陈健
2013, 30(2): 165-1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2
[摘要](3544) [PDF](1316)
摘要:
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运用土壤热通量板和常规气象观测仪器对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覆盖经营的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土壤热通量和气象因子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月尺度上5 cm土壤热通量日变化均成S形,但月均值差异明显(P<0.05)。年尺度土壤是热源,净年热通量为-20.01 MJm-2,土壤月均值热通量占月净辐射的-6.2%~3.5%,年总值为净辐射的-0.67%。分析地温、净辐射因素与土壤热通量的关系,土壤热通量与5 cm,50 cm和100 cm土壤温度月均值回归研究表明:与5 cm相关性最显著,说明土壤温度变化是以热通量变化为基础的。土壤热通量月均值与净辐射显著相关(P<0.05)。覆盖的雷竹林12-3月土壤为热源,土壤热通量负向数值减小,说明覆盖物减少了土壤能量辐射。图5参16
水涝胁迫下海州常山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
曾德静, 王铖, 刘军, 尹丽娟
2013, 30(2): 172-17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3
[摘要](3212) [PDF](1107)
摘要:
为研究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的耐水涝胁迫能力,以海州常山1年生扦插盆栽苗(苗高为80~100 cm,盆的直径为20 cm,高25 cm,盆土高度为22 cm)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位高度对其叶片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4和1/2盆土厚度水分处理对海州常山植株形态影响不大,各生理指标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P>0.05),植株生长正常;2/3盆土厚度水分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形态和各生理指标变化明显,叶片起皱、边缘卷曲、逐渐失水萎蔫、下垂,12 d后植株死亡;水位达到盆土表面和盆土表面以上5 cm时,短时间内形态和生理指标变化剧烈,叶片迅速失水萎蔫,8 d后植株死亡。海州常山耐水湿能力较强,1/2盆厚度水分是其极限水位,耐水淹能力一般且持续时间不长。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脯氨酸质量分数、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不断增加,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持续下降,叶绿素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先降后增。海州常山植株具有很强的渗透调节能力,能通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大量积累来适应水涝环境。图8参21
模拟酸雨胁迫对樟树幼苗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特性的影响
赵巍巍, 江洪, 马元丹
2013, 30(2): 179-18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4
[摘要](3951) [PDF](1266)
摘要:
选择亚热带地区重要特种经济树种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梯度下的酸雨在不同季节对3年生樟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EWU)等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樟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随酸雨强度、季节和年份的不同均产生显著变化。酸雨处理的初期,中等强度的酸雨(pH 4.0)提高了樟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在2008和2009年秋季的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在不同强度酸雨影响下表现为pH 4.0>pH 5.6>pH 2.5。樟树幼苗的水分利用率在夏季随酸雨强度的增加而变大,但在秋季无明显变化。酸雨、季节和年份的单独作用、两两交互作用,酸雨+季节+年份三者的交互作用对樟树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影响。其中酸雨+季节对樟树幼苗的气孔导度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显著(P<0.05)。图4表1参27
不同品种授粉对‘轮台白杏’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安晓芹, 廖康, 孙慧瑛, 刘娟, 李永闲, 廖小龙, 王云
2013, 30(2): 187-19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5
[摘要](3810) [PDF](1081)
摘要:
以轮台白杏Armeniaca vulgaris Luntaibaixing与26个新疆杏品种进行正反交,探讨不同品种授粉对轮台白杏坐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授粉均提高了轮台白杏坐果率,以卡巴克胡安娜Kabakehuanna,伊犁阿克玉吕克Yiliakeyulvke,特尔湾玉吕克Teerwanyulvke等品种效果为佳,但反交中经轮台白杏授粉,仅有库车白杏Kuchebaixing等8个品种的坐果率有所增加,其余品种坐果率则低于自然授粉;与自然授粉所得果实比较,轮台白杏的单果质量、果核质量以及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滴定酸、总糖均受授粉品种影响,其中早熟胡安娜Zaoshuhuanna,阿克达拉孜Akedalazi,阿克阿依Akeayi等品种授粉后果实维生素C极显著降低(P<0.01),阿克阿依,贾格达玛依桑Jiagedamayisang,米录Milu等品种授粉后可滴定酸极显著提高(P<0.01);果形指数受授粉品种影响较少,仅库车白杏,卡拉胡安娜Kalahuanna授粉对轮台白杏果形指数有极显著影响,大果胡安娜Daguohuanna等5个品种授粉为显著降低(P<0.05);综合坐果率考虑,卡巴克胡安娜,早熟胡安娜,伊犁阿克玉吕克适于做轮台白杏授粉树。不同品种授粉对轮台白杏坐果及果实品质存在效果差异,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父本提高坐果率和改善果实品质。表5参10
不同截干高度对香椿芽菜产量和商品性状的影响
郝明灼, 李群, 彭方仁, 申鹭鹭, 梁有旺, 韩明慧, 王昆荣
2013, 30(2): 194-19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6
[摘要](3933) [PDF](1201)
摘要:
以2年生香椿Toona sinensis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截干高度对香椿芽菜的产量、感官品质、营养成分质量分数等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①0,20,40,60,80 cm截干处理下,顶芽的感官品质差异不显著,侧芽的感官品质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顶芽的产量、维生素C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侧芽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侧芽的产量及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从提高芽菜产量和感官品质考虑,60 cm截干效果最好,顶芽的感官品质最佳,芽菜产量比最差的0 cm截干高22.3%。③顶芽的产量、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均比侧芽高,生产中应重点考虑顶芽的商品性状指标;0和20 cm截干,顶芽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质量分数相对较高;60 cm和80 cm截干,顶芽的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相对较高。图3参18
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立竹密度效应
樊艳荣, 陈双林, 杨清平, 李迎春, 郭子武, 陈珊
2013, 30(2): 199-20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7
[摘要](3523) [PDF](1101)
摘要:
为优化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复合经营的立竹密度,以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3种立竹密度D1(1 500~2 500株hm-2),D2(2 500~3 500株hm-2),D3(3 500~4 500株hm-2)的陡坡地粗放经营毛竹林为对象,调查分析了不同立竹密度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状况和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毛竹林立竹密度对多花黄精地径、叶片叶绿素值和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影响不明显,而对多花黄精种群密度、株高、各构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积累有一定的影响,均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不同立竹密度毛竹林下的多花黄精生物量分配格局均为地下块茎>根、叶、地上茎,地下块茎生物量分配比例占70%以上,显著大于生物量分配比例差异不明显的其他器官(P<0.05)。立竹密度是影响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的重要因素,在试验毛竹林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情况下,毛竹?鄄多花黄精复合经营适宜的立竹密度为1 500~2 500株hm-2。图1表6参22
浙江天目山孑遗植物群落主要种群的种间关系
商侃侃
2013, 30(2): 206-2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8
[摘要](3730) [PDF](1216)
摘要:
孑遗植物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恢复的重要成分。通过调查浙江天目山以孑遗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分析了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性、种间相关性和生态位宽度,探讨树种间的相互关系及共生机制。结果表明:所有种对中,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相关性的种对仅占20.77%,55.85%以上的种对呈负相关关系;孑遗落叶阔叶树种间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体现空间分布上的排斥性;蓝果树Nyssa sinensis,缺萼枫香Liquidambar acalycin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等长寿命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与其他落叶树种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常绿树种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作为先锋树种,孑遗落叶阔叶树种在干扰后可与短寿命树种如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和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等一起侵入到裸地。当短寿命树种逐渐消退后,长寿命树种成为优势种,在群落演替上实现生态位互补;随着演替进程,孑遗落叶阔叶树种为具耐荫的常绿树种提供庇护场所,并长期处于群落超高层,在垂直空间上实现物种共存。图4表3参26
浙江省小花花椒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王丽敏, 缪心栋, 严彩霞, 马凯, 马丹丹, 李根有
2013, 30(2): 215-2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09
[摘要](3853) [PDF](1053)
摘要:
在浙江省临安市高山村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浙江省小花花椒Zanthoxylum micranthum群落进行分析研究,得出该群落结构的特点:物种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70科127属166种;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区系过渡性特征明显;根据Raunkiaer的生活型统计,高位芽植物数量最多,占62.7%,其他生活型植物相对较少;群落垂直结构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以及层间植物;该群落中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指数各层的排列顺序表现一致: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图1表4参14
砂砧薹草和假牛鞭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形特征
丁雪娇, 韩红, 庞彩菊, 马玉心, 崔大练, 范彩彩
2013, 30(2): 220-22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0
[摘要](3760) [PDF](1138)
摘要: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探讨了浙江省舟山市桃花岛砂砧薹草Carex kobomugi与假牛鞭草Parapholis incurva种群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砂砧薹草和假牛鞭草种群分布格局存在分形特征;假牛鞭草种群分布格局计盒维数为1.454 2~1.745 6;砂砧薹草样地种群空间格局的计盒维数为1.318 1~1.614 1;两者均值均大于1.500 0,具有较强的占据空间的能力,而且前者比后者具有更强的占据空间的能力。砂砧薹草样地种群空间格局的信息维数为1.027 0~1.263 4,假牛鞭草种群分布格局信息维数为1.022 7~1.381 2,假牛鞭草种群信息维数均值大于砂砧薹草,表明假牛鞭草种群空间格局更复杂,群聚指数更高。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探讨分形理论在草本植物种群空间结构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图3表2参14
3种典型立地荆条种群及种间分布的空间点格局
张金瑞, 高甲荣, 崔强, 杨麒麟
2013, 30(2): 226-23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1
[摘要](2992) [PDF](1127)
摘要:
为了明确荆条Vitex negundo var. heterophylla群落种群及种间特征,以空间点格局分析法对3种典型立地的荆条及种间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荆条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为随机分布,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立地部分尺度下为集群分布;在99%的置信区间下,荆条与细叶小檗Berberis poiretii,小叶鼠李Rhamnus parvifoli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 spinos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和油松种间格局相关关系不显著,在样地中可以长期共存;荆条与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太平花Philadelphus pekinensis,叶底珠Securinega suffruticosa和三裂绣线菊Spiraea trilobata在小尺度下为正相关、互利共存;随着尺度变大,荆条与胡枝子、三裂绣线菊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竞争生存空间;并提出水源涵养林营造生物多样性配置建议。图5表2参26
林业野外作业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稳定性
任俊俊, 方陆明, 唐丽华
2013, 30(2): 234-23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2
[摘要](4167) [PDF](1204)
摘要:
为积极推进林业野外作业智能化建设,针对林业野外数据采集的需要,集软硬件于一体,研究了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架构、开发环境、软硬集成以及稳定性,建立系统稳定性、可靠性分析模型,构建了野外作业前后端一体化系统。采集系统整体稳定性为0.817,数据传输成功率为98%。通过鸟类疫源疫病监测系统实际获取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野外作业数据采集系统提高了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也有利于数据中心的及时处理和使用者的个性化应用,可基本满足林业野外作业发展的需要。图7参17
红锥锯材中试干燥工艺
刁海林, 白灵海, 唐贤明, 莫理, 唐继新, 罗建举
2013, 30(2): 240-24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3
[摘要](3447) [PDF](1106)
摘要:
进行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锯材干燥中试,验证中试干燥基准的正确性,以求获得适于红锥生产应用的干燥基准。采用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强制气流循环式干燥窑,在给定的中试干燥基准下对红锥锯材实施干燥试验,并按照国家标准(GB/T 6491-1999)进行锯材干燥质量评定。中试结果表明:红锥锯材平均终含水率为7.24%,厚度含水率偏差为2.37%,应力指标为4.12%,平均顺弯度为0.17%,横弯度为0.25%,扭曲度为0.24%,瓦弯度为2.55%,纵裂度为3.31%,截面收缩为5.793%,无内裂,干燥至含水率12%时所用时间为138 h(5.75 d),干燥速度为0.31%h-1。中试干燥基准基本正确,总体干燥质量良好,基本达到木制品生产对红锥干燥质量的要求。图1表4参11
芦苇茎秆表皮特性及防水剂用量对刨花板性能的影响
王新洲, 邓玉和, 廖承斌, 陈琛, 王宁生, 吴晶, 侯天宇
2013, 30(2): 245-25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4
[摘要](3937) [PDF](1231)
摘要:
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质材料在木质复合材料的应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吸收光谱仪对芦苇茎秆表皮的微观构造及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测试了芦苇茎秆硅的质量分数及表面接触角。在此基础上研究防水剂用量对板材性能的影响,以解决芦苇刨花板胶合强度差的问题。结果表明:芦苇茎秆表皮含有蜡质层和硅物质,茎秆硅的质量分数达到20.9 gkg-1;当不添加防水剂时,制得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达到了国家标准GB/T4897.3-2003中的技术指标要求,添加防水剂使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下降,其中内结合强度的降幅最大。经机械粉碎后的芦苇刨花均匀地分散在板坯中,刨花表皮中的硅物质可以起到防水作用,因此,在不添加防水剂的条件下采用脲醛树脂胶黏剂可以制造出合格的芦苇刨花板。图5表3参11
去髓和留髓玉米秸秆燃料特性的对比分析
李慧媛, 黄思维, 周定国
2013, 30(2): 251-25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5
[摘要](2984) [PDF](1048)
摘要:
通过对去髓和留髓玉米Zea mays秸秆的化学成分、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低位发热量、热动力学以及灰熔点几个方面的特性做对比,发现留髓玉米秸秆木质素较高,占整秆的27.72%,纤维素较低,占整秆的25.65%。相较于留髓玉米秸秆,去髓玉米杆的纤维素(25.47%)和木质素(21.90%)均低于留髓玉米秸秆;留髓的玉米秸秆的固定碳(13.61%)和低位发热量(16 536 Jg-1)都高于留髓玉米秸秆;同时留髓玉米秸秆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也要高于去髓玉米秸秆,但留髓玉米秸秆灰的变形温度(1 173 ℃)和软化温度(1 258 ℃)比去髓玉米秸秆低100 ℃以上。研究表明:玉米整秆相较于去髓玉米秸秆更易燃烧且更适合制作燃料,但需要对燃烧锅炉进行改造,期望能够对玉米秸秆制作燃料作为人造板工厂新能源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图4表7参13
森林防火多出救点应急调度算法
冯雪, 吴达胜, 骆文建
2013, 30(2): 257-26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6
[摘要](3333) [PDF](1280)
摘要:
在森林重大火灾应急调度时,要保证在灭火时间最短的前提下使出救点个数尽可能少。当前火灾应急调度模型均是基于目标变量(即需求的灭火资源总量)确定的前提下提出的,但灭火资源所需数量是随时间、气候、地形地貌等变化而变化的,需要结合林火蔓延模型来求解目标变量,进而结合灭火时间最短和出救点个数最少2个约束条件,得出一次性消耗的应急多出救点资源调度的计算方法。以王正非等的林火蔓延模型为基础,在考虑火速、风力、坡度等因素下,得出不同着火时间下灭火资源动态需求量,结合模糊规划方法求解救火时间最短以及出救点个数最少的森林资源火灾应急调度优化出救方案,并给出了仿真案例,旨在为森林扑火行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图1表5参15
云南松林飞火形成的火环境研究
王秋华, 徐盛基, 李世友, 瞿海斌, 万春, 文灿明, 张晓明
2013, 30(2): 263-26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7
[摘要](9926) [PDF](1284)
摘要:
分析了云南省安宁市1971年至2000年的气象资料和基础地形数据,结合2006年329重大森林火灾典型案例,并调查火烧迹地,得到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飞火发生的火环境特征。结果表明:①干季的气象条件有利于飞火形成,特别是3月份,气温逐渐上升,平均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都达到最小值,分别为53%和3%;最大平均风速、平均风速、大风日数都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分别为29.0 mmin-1,16.3 mmin-1和16.3 d,而降水量不足20 mm,蒸发量高达263 mm;②地形、地势有利于产生飞火,全市相对高差为200~1 000 m的面积占了总面积的60.7%,山高坡陡;③其他因素,云南松林区冬、春季受到西风环流南支急流的控制,又正是云南松及其林下灌丛、草本的休眠期,燃烧性强,可燃物丰富。图5表2参26
气候对甘肃小陇山林区落叶松早落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许彦平, 姚晓红, 袁佰顺, 姚延峰, 姚晓琳
2013, 30(2): 269-27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8
[摘要](3134) [PDF](1097)
摘要:
利用气象资料进行病虫害预测预报研究主要以病虫害的发展趋势为主,森林病虫危害面积的气象预报预测研究并不多见。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研究气候对落叶松早落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危害面积的气象预测预报技术,对林业病虫灾害的预防工作具有显著的科技指导意义。研究表明:落叶松早落病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高温干旱不利病害的发生。冬前及冬、春季温暖并相对较为湿润气候有利病菌适期休眠、安全越冬和子囊孢子的产生;春末及夏季降雨适量,无明显的低温连阴雨和高温干燥天气的温暖湿润气候更有利于病菌子囊孢子成熟、飞散和侵染感病。经过对预测预报模型效果的历史回代拟合检验,1992-2007年16年生落叶松早落病实际危害面积与预测值平均绝对误差百分率4.7%,其中绝对误差5.0%以内预报准确率62.5%;绝对误差10.0%以内预报准确率87.5%。通过对2008,2009和2010年危害面积试报检验,3 a试报绝对误差分别为2.6%,7.8%和4.7%,预测和试报效果均较理想,可以为林业病虫灾害的预防工作提供科技指导。图1参15
森林资源物权价值饱和路径的整合与创新
王致民, 周伯煌
2013, 30(2): 274-27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19
[摘要](3430) [PDF](1537)
摘要:
森林资源因具有经济与生态价值的双重属性,在国家环境发展战略中占据突出位置。把价值饱和的概念引入森林资源物权理论中,在明确森林资源物权价值饱和合理限制与实现障碍的基础上,通过探寻森林资源价值饱和路径的现实基础,从而达到整合与创新森林资源物权价值饱和路径的正确选择。参9
竹产品的非物质生产研究
武新艳, 郭明, 张金凤
2013, 30(2): 280-2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20
[摘要](2728) [PDF](1353)
摘要:
在分析现阶段中国竹产品的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发展优势等基础上,基于马克思全面生产有关理论论述,结合西方哲学中有关非物质劳动的有益观点,提出了竹产品的生产过程具有非物质生产特性,就竹产品生产中涉及的非物质因素,竹产品开发中的竹文化、竹产品非物质设计中的创意元素、竹产品的品牌效应、竹产品的情感生产、竹产品的生产经营理念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相关应用建议。参16
自然元素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生态呈现
侯明勇, 何征
2013, 30(2): 286-29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21
[摘要](3069) [PDF](1244)
摘要:
用生态学和美学的观点论述了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生态美,阐释了自然元素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审美呈现要素及其生态审美内涵,同时,也论述了农特产品包装设计必须具有的生态观及审美观。依据自然生态包装方式和理念,论述了自然生态元素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生态呈现形式和生态呈现理念。认为传统的包装工艺和理念应该与现代的生态理念相互融合,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顺应自然。在农特产品的包装设计中应该树立正确的包装生态观和审美观,提升对自然生态元素的利用水平,使农特产品包装得到更好的生态呈现。参16
文献综述
薯类淀粉废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肖继波, 赵委托, 褚淑祎, 陆国权
2013, 30(2): 292-29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22
[摘要](3085) [PDF](1404)
摘要:
薯类淀粉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浓度有机废水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对薯类淀粉废水处理及其资源化利用方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絮凝沉淀法、生物处理法及土地处理法在薯类淀粉废水处理方面的发展和运用,及薯类淀粉废水处理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指出回收、利用废水中的有效成分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可有效降低废水污染负荷,减轻后续处理的压力。参48
研究简报
香榧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吴连海, 吴黎明, 倪荣新, 颜福花
2013, 30(2): 299-30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23
[摘要](4012) [PDF](1302)
摘要:
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研究了采用2+2和2+5苗龄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嫁接苗建园,20 a一个时段的生产成本构成和各项经济指标。结果表明:香榧栽培建园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一般需要10 a左右,但经济效益良好,其内部收益率达15.00%。香榧15 a以后才开始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达100 a以上,所以,从长远看,经济效益十分显著。香榧生产上应采用2+5以上大苗建园,其盈亏平衡点为31.64%,预期经济效益稳定。在同样的变动率下,销售收入的变动对香榧栽培净现值的影响最大,从现实情况分析,其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都是很小的。在香榧产业资金扶持政策上,应重点考虑良种大苗培育和采用良种大苗建园,同时可通过扩大小额贷款范围、延迟还贷时间等政策措施,促进香榧产业的发展。图4表3参9
全叶榕营养成分分析及黄酮的测定
王喜周, 应跃跃, 陈学智, 张昊, 姚晓伟
2013, 30(2): 304-30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24
[摘要](3475) [PDF](1291)
摘要:
以野生全叶榕Ficus pandurata var. hoiophylla为研究对象,对其叶、茎、根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全叶榕叶茎根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叶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总糖、游离氨基酸总量和水浸出物分别为174.6,14.3,167.4,171.4,2.2和257.7 gkg-1,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241.3 mgkg-1,矿质元素铬、锰、铁、铜、锌、砷、硒、银、镉、汞和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14,551.76,1 060.78,22.79,218.42,2.85,3.32,0.95,4.75,0.75和12.82 mgkg-1;茎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总糖、游离氨基酸总量和水浸出物分别为71.9,5.2,450.7,161.9,1.6和123.7 gkg-1,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135.6 mgkg-1,矿质元素铬、锰、铁、铜、锌、砷、硒、银、镉、汞和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18,56.64,550.14,12.53,82.64,1.86,0.00,19.03,1.86,2.32和6.96 mgkg-1。根的粗纤维、蛋白质、可溶性总糖、粗脂肪、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68.2,91.1,149.9,7.4,3.4,170.3 gkg-1,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140.4 mgkg-1,矿质元素铬、锰、铁、铜、锌、砷、硒、银、镉、汞和铅质量分数分别为5.44,72.47,672.38,23.16,461.41,2.57,1.72,0.86,5.58,0.85和29.16 mgkg-1。全叶榕的叶茎根的总黄酮分别为20.85,7.44和22.02 mgkg-1。全叶榕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表4参12
快速区分沟眶象雌雄成虫的方法
陈冲, 于倩倩, 刘振凯, 孙耀武, 曹川健, 宝山, 温俊宝
2013, 30(2): 309-31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25
[摘要](3478) [PDF](1178)
摘要:
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的雌雄成虫在外部形态上非常相似,目前还没有一种简单而快速的区分方法。通过对大量雌雄成虫外部形态进行比较,找出了可以仅靠肉眼区分的识别特征,即:雌雄间在成虫后胸腹板上有明显区别,雄虫腹中线贯穿后胸腹板,而雌虫的后胸腹板没有被贯穿,中断位置两侧后胸腹板凸起。经验证,该方法可以作为区分沟眶象雌雄虫的简易方法。与雌成虫相比沟眶象成虫雄虫腹部背板最后一节分为2节,因此,腹部背板雌虫为7节、雄虫为8节也是区分沟眶象雌雄成虫的稳定特征。另外,对臭椿沟眶象E. brandti的雌雄成虫的区分方法也做了相应的补充。图2表1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