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水分是连接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纽带,在水资源的形成、转化及消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由全球变暖引起的土壤含水量减少,预计将影响全球的植物群落[1]。许多土壤和水的保护措施已经实施,以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地退化。土壤和水的养护不仅可以减少土壤和水的亏损,也改变了这部分土地表面,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职能[2]。所以,如何提高林分的水源涵养功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土壤含水率的测量是很困难且费时的一个过程[3]。一些研究者已经在广泛的空间范围和时间尺度上观察土壤含水率的稳定性[4]。每场降雨中,都有部分水沿着土壤内的空隙渗入到土壤内部形成土壤水,然后形成壤中流[5]。壤中流是坡地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流域径流产生、养分流失,水土流失等有重要影响[6]。壤中流对重力侵蚀起到了促发作用,与以往研究表明的长江流域坡面以面蚀为主的结论有所不同,甚至有壤中流促发的侵蚀量要远远高于片蚀、沟蚀等坡面侵蚀形式。壤中流受地形、土层厚度、土地利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已对壤中流的产生机制[7]、优先路径[8-9]、临界性和非线性[10],以及壤中流的影响因子[11]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土壤含水率的时间动态变化和深度变化受降雨过程的严重影响[12],降雨后土壤表层水分发生剧烈变化,表层水分含量迅速增加,在蒸散和下渗作用下表层土壤含水率缓慢减小[13],继而影响深层土壤含水率,随着深度的加深,土壤含水率对降雨的响应程度也减小。降雨时浅层次有优势流现象出现, 受到土壤结构影响和降雨量大小控制[14]。目前,林地土壤水文特征研究以蓄满稳渗特征为主,缺乏林地野外土壤水分变异规律以及对降雨响应实际特征研究。很多研究是在饱和供水坡度为零条件下总结出的规律,与野外坡面自然降水条件差异巨大。林地坡面与以上研究模拟条件相比更加复杂。因此,开展林地坡面自然降雨状态下的土壤水分响应变异过程,对于揭示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与机制,具有实际的理论指导意义。
HTML
-
以时刻为横坐标,以降雨强度(mm·h-1)和土壤瞬时体积含水率(%)为纵坐标,得到5,15,30,40,60,100 cm等6个不同土壤层次土壤含水率对小雨(24 h内降雨量不超过10 mm)、中雨(24 h内降雨量为10~25 mm)、大雨(24 h内降雨量为25~60 mm)的响应变化曲线。
-
以2012年10月26日为例(图 1),在降雨之前,初始含水率最大和最小的土壤层次分别是30 cm(11.53%)和60 cm(6.67%)。累计降雨量6.8 mm时,5 cm,15 cm,30 cm等3个层次的土壤含水率曲线发生了明显的变化,40 cm,60 cm,100 cm等3个层次的土壤含水率无响应,15 cm和30 cm土壤层次含水率曲线同时达到最高峰,而5 cm土壤层次含水率曲线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滞后2 h。有响应的土壤层次中,土壤含水率变化量最大和最小的层次分别是30 cm(2.90%)和5 cm(1.48%);土壤含水率上升速率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30 cm(1.45%·h-1)和5 cm(0.37%·h-1)。降雨结束,15 cm和3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曲线有明显的下降过程,而5 cm层次的土壤含水率曲线无响应。降雨开始,0~3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表现出随深度增加变化梯度增大趋势,响应曲线表现出土壤水在垂直表面非饱和入渗,侧渗壤中流集中于15~30 cm土壤层次,40~100 cm无响应特征。
-
以2012年8月29号为例(图 2),在降雨之前,初始含水率最大和最小的土壤层次分别是15 cm(17.57%),60 cm(8.50%)。在累计降雨量在11.8 mm时,5,15,30,40,60 cm等5个土壤层次土壤含水率都有明显的变化特征。5 cm,15 cm,30 cm等3个土壤层次土壤含水率同时达到最高峰,40 cm层次土壤达到最高峰滞后2 h,6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缓慢上升。有响应的土壤层次中,土壤含水率变化量最大和最小的层次分别是15 cm(5.72%)和60 cm(1.037%);土壤含水率上升速率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15 cm(5.72%·h-1)和60cm(0.52%·h-1)。在达到最高峰之后,5 cm和15 cm层次土壤含水率有显著下降趋势,30 cm和4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则趋于稳定,60 cm和10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有很缓慢的上升趋势。中雨开始时,0~15 cm层次的土壤含水率表现出高速增长趋势,曲线显示垂直表面非饱和入渗和测渗集中于0~30 cm土壤层次垂直面上。
-
以2012年8月21日为例(图 3),在降雨之前,初始含水率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15 cm(15.65%),60 cm(7.24%)。第1次降雨,曲线达到最高峰累计降雨量36.8 mm,各层次土壤含水率曲线出现明显上升,降雨3.0 h时5,15,30,100 cm等4个层次土壤含水率达到最大值,降雨3.5 h时6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达到最大值,降雨4.5 h时4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达到最大值,峰值最大和最小的是15 cm(23.4%)和60 cm(9.87%),土壤含水率变化量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100 cm(9.79%)和60 cm(2.63%);土壤含水率上升速率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100 cm(4.39%·h-1)和60 cm(0.87%·h-1)。
Figure 3. Rsponse of VSWC at 6 depths to rainfall intensity on the day 21st, Aug., 2012 for storm rainfall event
第1次降雨缓慢结束,5 cm,15 cm,100 cm等3个层次土壤含水率曲线有明显的下降过程,30 cm,40 cm,60 cm等3个层次土壤含水率曲线趋于稳定。第2次降雨,曲线达到最高峰累计雨量18.0 mm,5,15,30,40 cm等4个层次土壤含水率曲线同时达到最高峰,第2次降雨结束后,5,15,30,40 cm曲线呈下降趋势,而60和10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曲线呈上升趋势,60,100 cm层次土壤含水率曲线达到最高峰,相对滞后1.0~2.0 h,峰值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15 cm(26.24%)和60 cm(9.87%);土壤含水率变化量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15 cm(10.59%)和60 cm(5.39%);退水速率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5 cm(3.78%·h-1)和40 cm(0.63%·h-1)。
表 1为各个层次最大体积含水率。由图 3降雨过程中在各上层土壤远未达到最大体积含水率时,下层土壤含水率有明显的变化特征,表明是土壤水是非饱和下渗,在上层土壤没有达到土壤饱和含水率,存在土壤水下渗过程。
麻栎林土壤层次深度/cm 理论最大体积含水率/% 麻栎林土壤层次深度/cm 降雨过程实际最大体积含率/% 0~10 45.9 50~60 35.8 10~20 41.2 60~70 32.7 20~30 40.6 70~80 30.4 30~40 38.9 80~90 27.5 40~50 37.5 90~100 25.3 Table 1. Measurd max VSWC at 10 depths under oak forest
-
以时刻为横坐标,雨量(mm)为纵坐标,得到5,15,30,40,60,100 cm等6个层次土壤含水率变化理论所需雨量、实际观测点降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理论所需雨量减去实际观测降雨量等于侧向流,按照1.4节公式Iin=ΔW-P计算得到图 4~6不同级别降雨不同层次土壤侧向流响应过程。
Figure 4. Response of lateral flow at 6 depths to rainfall intensity on the day 26th, oct., 2012 for small rainfall event
Figure 5. Response of lateral flow at 6 depths to rainfall intensity on the day 29th, Aug., 2012 for middle rainfall event
Figure 6. Response of lateral flow at 6 depths to rainfall intensity on the day 21st, Aug., 2012 for storm rainfall event
对土壤入渗有一定影响的因素很多,如降雨强度的大小[15],在图 4降雨量极小时,60~100 cm层次的土壤含水率变化微小,看不到明显的曲线特征,而5~40 cm的土壤含水率变化与降雨过程有良好的同步性,此层次显著地出现了侧向流。图 5~6中,中雨和大雨时,0~100 cm层次的土壤含水率变化与降雨过程有一个很明显的响应曲线特征,侧向流对降雨的响应很显著。
由图 4~6显示:麻栎林土壤5,15,30,40,60,100 cm等6个层次土壤含水变化量变化随降雨量增大而变化显著,而在小雨和中雨时侧向流较小,但在大雨情况下侧向流呈高速增长特征。反映了土壤垂直方向上有侧向流的侵入使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加剧,小雨过程中产生最大侧向流2.1 mm,中雨过程中产生最大侧向流2.4 mm,大雨过程中产生最大侧向流28.7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