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葳科Bignoniaceae梓属Catalpa落叶乔木楸树Catalpa bungei是中国重要的乡土树种,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生长速度快,木材品质优良,具有很强的适应性[1-2]。楸树自花不育,实生苗繁殖困难,营养繁殖中嫁接苗根系质量差,易出现风折、病虫等危害,扦插育苗是当前楸树快速繁殖的重要方法[3]。研究发现:插穗内营养物质在扦插生根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4]。对橄榄Canarium album[5]、油茶Camellia oleifera[6]等的研究发现:生根能力大小与插穗内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密切相关,如油茶中易生根的‘Arbequina’品种可溶性糖含量高于较难生根的‘Kalamata’品种,杂种落叶松Larix olgensis × L. kaempferi插穗的可溶性蛋白质与根原基的发生、分化有关[7]。插穗内碳氮比(C/N)越高,插穗生根率也越高[8]。酶活性对植物不定根的产生和生长有间接或者直接影响。仿栗Sloanea hemsleyana扦插试验中,插穗在愈伤组织形成期及不定根形成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呈明显上升趋势,促进了仿栗插穗的生根[9]。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等也在扦插过程中呈现规律性的曲线波动[10]。对于较难生根的树种,插穗中存在生根抑制物质。季孔庶等[11]通过对插穗物质浸提、萃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认为插穗内的黄酮类物质和苯酚类物质可能是导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扦插生根率低的原因之一。而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插穗内大多数抑制物质是酸性物质,如单宁及酚类等[12]。目前,楸树扦插育苗中存在较多问题,扦插生根困难,成活率、保苗率低,许多楸树品种(系)生根时间长(30~45 d),易腐烂,生根率仅为20%~40%[13]。本研究选择楸树良种‘8611’,研究它在插穗生根过程中根系发生特点及插穗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筛选与生根相关指标,探索楸树生根困难的制约因素,为建立楸树扦插育苗繁殖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HTML
-
不同处理对楸树插穗的生根进程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楸树‘8611’扦插的前期研究,其生根进程可分为大量愈伤组织出现期、不定根发生期、不定根大量形成期等3个阶段[15]。由表1可知:不同处理条件下,3个阶段出现的时间存在差异。GGR-6处理的插穗,扦插后约8 d形成大量愈伤组织,从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到不定根的形成约需7 d,从不定根开始形成到不定根大量形成约需要8 d。对照在扦插约2周后出现大量的愈伤组织,从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到不定根发生约需7 d,从出现不定根到不定根大量形成需13 d。说明GGR-6处理可促进楸树生根,缩短了不定根出现到大量形成的时间。与对照相比,GGR-6处理使插穗愈伤组织形成提前(P<0.05),插穗生根率极显著提高(P<0.01)。
大量愈伤组织出现/d 不定根发生/d 不定根大量形成/d 生根率/% GGR-6 8.34 ± 1.94 b 15.43 ± 0.51 a 23.20 ± 1.02 a 82.04 ± 0.71 a 对照 14.24 ± 0.16 a 21.93 ± 1.64 a 34.54 ± 0.63 a 66.21 ± 3.57 b F 8.550 0.077 13.727 20.675 P 0.018 0.926 0.307 <0.001 说明:F表示组间和组内的离差平方和与自由度的比值,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 Table 1. Rooting morphology of cuttings with different treatments
-
SOD可催化超氧化物阴离子自由基发生歧化反应,是生物体抗氧化系统的第1道防线。由图1A可知:SOD活性随着扦插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与对照相比,GGR-6处理的插穗在扦插后25 d时SOD活性出现最大值(623.33×16.67 nkat·g−1),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合生根过程的观察,25 d是插穗不定根大量形成期;说明SOD增加有利于楸树插穗快速生根。
-
POD与插穗生根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植物的细胞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由图1B可知:扦插后POD活性呈先增加再下降后趋于平稳的趋势。GGR-6处理的插穗,扦插后5~10 d,POD活性显著增加,10 d达最大值(72.30×16.67 nkat·g−1),之后显著下降,至25 d时降到42.75×16.67 nkat·g−1,接近扦插后5 d的水平,之后又略上升。与对照相比,整个扦插过程中,GGR-6处理的插穗POD活性均高于对照,且在扦插后10 d达到显著差异(P<0.05)。扦插后10 d是插穗大量愈伤组织产生时期,说明POD活性与愈伤组织形成有关。
-
PPO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酚类物质,和吲哚乙酸(IAA)生成“IAA-酚酸复合物”,可促进插穗不定根形成。由图1C可知:GGR-6处理后,插穗内PPO活性呈上升趋势,20 d时达到最大值(57.44×16.67 nkat·g−1);在5~20 d,GGR-6处理的插穗PPO活性高于对照组,且在15和20 d时达到显著差异(P<0.05)。此阶段是不定根大量形成阶段,推断PPO增加促进了插穗生根。
-
由表2可知:POD、PPO活性与插穗生根率都有很高的相关性,插穗生根率与PPO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SOD活性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指标 生根率 SOD活性 POD活性 PPO活性 生根率 1 SOD活性 0.68 1 POD活性 0.87* 0.98** 1 PPO活性 0.93** 0.76 0.94** 1 说明:*和**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Table 2. Correlation of SOD, POD, PPO activity and rooting rate
-
可溶性糖是植物体生命活动最直接的能量来源,为插穗不定根的形成提供所需的营养,有利于插穗的生根。由图2A可知:可溶性糖质量分数表现为快速下降再上升,之后又下降的特点,GGR-6处理与对照均在扦插10 d时降到最低值,此时为愈伤组织出现期,说明营养物质被大量消耗。GGR-6处理后插穗可溶性糖在扦插后15 d达到最大值(29.96 mg·g−1),且与对照达到显著差异(P<0.05),之后明显下降;说明可溶性糖是扦插阶段主要能量来源。扦插后35 d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略有升高,认为与此时根系形成、地上部分光合能力恢复有关。
-
可溶性蛋白质对插穗内细胞生长分化起调节作用,是插穗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物质。由图2B可知:扦插后5~10 d,GGR-6处理组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急剧减少,由最初的2.71 mg·g−1降为1.56 mg·g−1,降低了42%左右,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15~20 d又小幅升高,但均低于初始值。对照插穗可溶性蛋白质也呈下降趋势,但其变化幅度小于GGR-6处理组。
-
由图2C可知:扦插5~10 d,GGR-6处理插穗总氮质量分数逐渐上升,扦插后10 d达到最大值(1.80 mg·g−1),之后明显降低;与对照相比,处理插穗扦插后10 d,总氮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插穗内总氮质量分数在扦插过程中表现为下降趋势,GGR-6处理下降幅度大于对照,说明总氮快速消耗有利于不定根的形成。
-
C/N与插穗的生根率有关。由图2D可知:扦插后5~10 d,GGR-6处理插穗内C/N急剧下降,10 d时达到最小值(7.43),之后又快速上升,在扦插后20 d达到最大值(20.41)。对照也出现相似变化趋势,但上升的幅度小于GGR-6处理组。在10~15 d时处理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生根前碳水化合物消耗多于氮,C/N明显下降,进入大量生根阶段(15~20 d),氮素消耗增加,C/N显著增加;反映在生根阶段,较高的C/N能促进根系的形成。
-
插穗内营养物质质量分数与插穗生根率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插穗生根的必要条件之一。对各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表3):插穗生根率与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C/N均正相关,与总氮负相关。C/N与可溶性糖、总氮间也表现为显著相关。
指标 生根率 w可溶性糖 w可溶性蛋白质 w总氮 C/N 生根率 1 w可溶性糖 0.82* 1 w可溶性蛋白质 0.96** 0.61 1 w总氮 −0.69 −0.44 −0.78 1 C/N 0.83* 0.94** 0.66 −0.81* 1 说明:*和**分别表示在0.05和0.01水平上显著相关 Table 3. Correlation of nutrient content and rooting rate
-
生根不同阶段插穗的甲醇提取物经GC-MS鉴定分析,筛选出总离子流色谱中峰面积较大、质谱图与计算机检索谱库图吻合性较好的主要有机化合物。由表4可知:插穗扦插前期可明确鉴定出9种物质,其中峰面积较大、相似度较高的有6种,分别为棕榈酸(14.69%)、维生素E(12.07%)、亚油酸(11.05%)、邻苯二甲酸(10.87%)、6-叔丁基苯酚(9.43%)和槲皮素(8.37%),相对含量较高;其次是硬脂酸(6.48%)、乙酸十八脂(6.47%)和植物甾醇(3.28%),相对含量较低;其中维生素E、乙酸十八脂仅出现于扦插前期。愈伤组织形成期,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槲皮素相对含量均明显下降,6-叔丁基苯酚、植物甾醇的相对含量增加;至扦插生根期,亚油酸、棕榈酸、槲皮素相对含量继续下降,植物甾醇的相对含量由愈伤组织时期的6.96%上升到35.22%,在整个生根的过程中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新出现十六碳三烯酸甲酯、邻苯三酚、2-羟基苯乙酸等物质,而硬脂酸、6-叔丁基苯酚未检测到。
阶段 邻苯二甲酸/% (9E,12E)-亚油酸/% 硬脂酸/% 乙酸十八脂/% 棕榈酸/% 6-叔丁基苯酚/% 槲皮素/% 植物甾醇/% 扦插前期 10.87 11.05 6.48 6.47 14.69 9.43 8.37 3.28 愈伤期 8.15 2.08 6.33 13.21 4.56 6.96 生根期 2.65 4.45 3.74 2.92 35.22 阶段 维生素E/% 十六碳三烯酸甲酯/% 硬脂腈/% 邻苯三酚/% 二十烷 2-羟基苯乙酸/% 未知/% 扦插前期 12.07 愈伤期 5.65 6.16 8.01 生根期 28.86 2.99 7.44 Table 4. Types and relative contents of the organic compou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