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群落构建过程中,物种共现或排斥的格局一直吸引着生态学家[1]。虽然共存理论一直在发展,新的假说不断出现,但此问题尚未完全解决[2]。径级结构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反映了特定时间内种群中个体在不同径级下的配置状况和发展趋势[3]。空间格局是植物个体在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和分布状态,其形成与种群生物学特性、个体间相互作用和生境因子影响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4]。对不同种群的径级结构及空间格局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反映种群的分布特征,更有助于揭示维持物种共存的潜在机制[5−6]。
以往对种群空间格局的研究多以群落中少数几个常见种或优势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7−8],但对群落中大多数物种的空间格局及种间相关性的分析较少。由于物种自身的属性不同,其生态学特性也会存在差异,但同一类群的物种可能会存在一些相似的生态学特性。安璐等[9]研究发现:冠层木和灌木的成熟个体表现出聚集分布,而亚林层木在20 m处由聚集分布转为随机分布。郭屹立等[10]发现:不同多度类群(稀有种、常见种和优势种)或不同生活型之间的聚集度存在显著差异。偶见种和稀有种作为群落的重要组分,常以较少的个体数贡献较大的物种多样性[4, 11]。但由于其个体数较少,通常较难单独分析。而对类群整体的研究可以解决单个物种个体数不足的问题,从而反映类群整体的一些生态学特征[12−13]。那么不同类群或物种在径级结构以及资源利用上是否存在差异,生境异质性以及生态位分化是否会影响这些类群或物种的共存?鉴于此,本研究在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岩坪1 hm2的固定样地内,基于所有胸径≥1 cm木本植物个体的调查数据,根据物种的多度等属性划分类群(优势种、常见种、偶见种与稀有种),研究了不同种群或类群的径级结构,探究其空间关联以及生境偏好,以期进一步认识群落中的物种共存机制,并为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
本研究群落中共有132种植物,5 015株个体,其中个体数≥30株的物种有25种,个体数总计4 364株,占群落中总个体数的87.02%。除优势种木荷外的24种植物的径级结构见表1。其中:短尾越橘Vaccinium carlesii、峨眉鼠刺Itea omeiensis、格药柃Eurya muricata、海桐山矾Symplocos heishanensis、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毛花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青冈Quercus glauca、杉木、微毛柃Eurya hebeclados、细枝柃Eurya loquaiana、窄基红褐柃Eurya rubiginosa var. attenuata和浙江新木姜子Neolitsea aurata var. chekiangensis的径级结构呈“L”型分布。麂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山槐Albizia kalkora和小果冬青Ilex micrococca的径级结构近似正态分布。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石斑木Rhaphiolepis indica和石木姜子Litsea elongata var. faberi的个体胸径集中在2~4 cm,径级结构体呈现单柱型结构。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石栎Lithocarpus glaber和甜槠Castanopsis eyrei的径级结构为间歇型,小树较多,大径级个体间断分布。
物种 径级结构 完全空间随机模型 异质性泊松过程 聚集分布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P 聚集分布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P 杜鹃 Rhododendron simsii 单柱型 20 5 0 0.005 4 21 0 0.045 短尾越橘 Vaccinium carlesii “L”型 1 24 0 0.040 0 25 0 0.010 峨眉鼠刺 Itea omeiensis “L”型 5 20 0 0.005 1 24 0 0.005 格药柃 Eurya muricata “L”型 24 1 0 0.005 6 19 0 0.005 海桐山矾 Symplocos heishanensis “L”型 0 25 0 0.545 0 25 0 0.240 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L”型 25 0 0 0.005 3 21 1 0.005 麂角杜鹃 Rhododendron latoucheae 稳定型 21 4 0 0.005 0 25 0 0.060 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L”型 19 6 0 0.005 11 6 8 0.005 马银花 Rhododendron ovatum “L”型 20 4 1 0.005 18 6 1 0.005 毛花连蕊茶 Camellia fraterna “L”型 25 0 0 0.005 6 19 0 0.005 南酸枣 Choerospondias axillaris 间歇型 19 6 0 0.005 0 25 0 0.095 拟赤杨 Alniphyllum fortunei “L”型 9 15 1 0.005 7 16 2 0.010 青冈 Quercus glauca “L”型 18 7 0 0.005 3 22 0 0.040 山槐 Albizia kalkora 稳定型 0 25 0 0.480 0 25 0 0.365 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型 19 6 0 0.005 10 14 1 0.005 石斑木 Rhaphiolepis indica 单柱型 1 24 0 0.005 0 25 0 0.490 石栎 Lithocarpus glaber 间歇型 1 24 0 0.005 1 24 0 0.005 石木姜子 Litsea elongata var. faberi 单柱型 4 21 0 0.005 1 24 0 0.010 甜槠 Castanopsis eyrei 间歇型 2 23 0 0.040 0 25 0 0.985 微毛柃 Eurya hebeclados “L”型 22 3 0 0.005 13 10 2 0.005 细枝柃 Eurya loquaiana “L”型 17 8 0 0.005 6 19 0 0.005 小果冬青 Ilex micrococca 稳定型 0 25 0 0.305 0 25 0 0.330 窄基红褐柃 Eurya rubiginosa var. attenuata “L”型 25 0 0 0.005 14 9 2 0.005 浙江新木姜子 Neolitsea aurata var. chekiangensis “L”型 1 24 0 0.050 0 25 0 0.475 说明: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列下的数字为相应格局的尺度数之和。 Table 1.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24 species
群落内优势种木荷有402株;常见种有45种,4 330株;偶见种有58种,255株;稀有种有28种,28株。优势种的径级结构近似正态分布,其胸径<10 cm和>30 cm的树种较少,而胸径20 cm的树种较多。常见种和偶见种的小径级个体较多,径级结构为“L”型分布。稀有种的径级结构也呈“L”型分布,但缺少胸径>20 cm的个体(图1)。
-
如图2所示:在完全空间随机模型下,除了稀有种类群,其他3个类群均表现出聚集分布;在排除生境异质性后,优势种在<10 m的大多数尺度上以聚集分布为主,在>10 m的尺度上变为均匀分布;常见种在大多数尺度上表现为聚集分布,偶见种和稀有种均表现为随机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图2)显示:所有类群的空间格局在0~25 m的尺度上均显著偏离完全空间随机模型,表现为聚集分布;在异质性泊松过程下,优势种和常见种显著偏离模型,表现为聚集分布,而偶见种和稀有种符合模型,表现为随机分布。
对样地中除优势种外的个体数≥30株的24种植物分析(表1)发现:海桐山矾、山槐和小果冬青在CSR和HP模型下均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他21种植物在CSR模型下均表现出聚集分布。但在HP模型下,短尾越橘、麂角杜鹃、南酸枣、石斑木、甜槠和浙江新木姜子变为随机分布,其他18种植物表现出聚集的尺度数明显减少。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仅有海桐山矾、山槐和小果冬青符合CSR模型,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余21种植物均为聚集分布。而在HP模型下,除了海桐山矾、麂角杜鹃、南酸枣、山槐、石斑木、甜槠、小果冬青和浙江新木姜子表现为随机分布外,其余16种植物均为聚集分布。
由于径级结构可能会对物种的空间格局产生较大影响,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径级结构的物种空间格局差异。结果发现:“L”型分布的物种在CSR模型下有93.33%的物种表现为显著的聚集分布(P<0.05),单柱型、间歇型的物种均表现为显著的聚集分布,而稳定型的物种呈显著聚集分布的物种百分比仅为33.33%。在排除了生境异质性后,“L”型分布的物种中仍有86.67%的物种表现为聚集分布,而稳定型的物种则均表现为随机分布。
-
如图3所示:优势种与常见种均在<3 m的尺度上存在正相关,与偶见种均在7 m的尺度上呈现负相关,与稀有种均在10~15 m的部分尺度上表现出负相关。常见种与偶见种均在<3 m的尺度上存在正相关,常见种与稀有种、稀有种与常见种分别在20 m以及0~2 m尺度上存在正相关。偶见种与稀有种互相均在<10 m以及15~20 m的部分尺度上存在正相关。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优势种与稀有种为不显著负相关,常见种与稀有种为不显著正相关,其他类群间的空间关联均达到显著水平。
不同类群与24种植物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表2)。总体上,不同类群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并以正相关为主,同时小尺度(0~10 m)上的负相关几乎没有。全部尺度(0~25 m)与小尺度上的相关趋势相同,正相关占比最高的是优势种与24种植物,其次为偶见种与24种植物以及24种植物之间,而稀有种与24种植物之间的正相关占比最低。不同类群之间的负相关集中在大尺度(11~25 m)上,负相关占比最高的为优势种与24种植物,其次为稀有种与24种植物,偶见种与24种植物以及24种植物之间的负相关占比最低。
物种间的空间关联 不同尺度下显著空间关联的物种对占总物种对的比例/% 总物种对 0~10 m 11~25 m 0~25 m 负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正相关 优势种与24种植物 0.00 25.00 12.50 4.17 12.50 27.08 48 偶见种与24种植物 0.00 16.67 2.08 4.17 2.08 16.67 48 稀有种与24种植物 0.00 2.08 4.17 4.17 4.17 6.25 48 24种植物之间 1.63 9.96 1.99 7.79 2.90 13.41 552 Table 2. Spatial associ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and 24 species
-
不同类群与生境因子的相关性存在差异(表3)。优势种与岩石裸露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与碳含量的正相关达到边缘显著水平。常见种与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岩石裸露率的负相关达到边缘显著水平。偶见种与坡向呈显著正相关,与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稀有种与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不同类群 最优模型参数 估计值 标准误 P 赤池信息量准则(AIC) 模型P 优势种 截距 32.056 13.688 0.030 170.128 <0.001 坡度 0.847 2.160 0.699 坡向 −1.915 1.676 0.267 岩石裸露率 −4.143 1.987 0.050 碳含量 3.915 2.194 0.090 常见种 截距 294.240 54.339 <0.001 244.723 <0.001 坡度 0.777 14.567 0.958 坡向 −15.223 12.143 0.224 岩石裸露率 −26.870 13.016 0.052 磷含量 33.214 13.896 0.027 偶见种 截距 9.612 1.049 <0.001 148.895 0.001 坡向 3.451 1.078 0.004 岩石裸露率 −1.294 1.020 0.219 磷含量 −2.532 1.122 0.035 稀有种 截距 2.120 0.407 <0.001 110.297 0.005 碳含量 −1.252 0.415 0.006 Table 3. Cor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ize structure and spatial association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Jiulong Mountain, Zhejiang Province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521
- Received Date: 2022-08-09
- Accepted Date: 2023-03-31
- Rev Recd Date: 2023-03-23
- Available Online: 2023-05-22
- Publish Date: 2023-05-20
-
Key words:
- size structure /
-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
- spatial association /
- groups /
- dominant species /
- common species /
- occasional species /
- rare species
Abstract:
Citation: | LIU Julian, WEI Boliang, WU Yannan, ZHENG Yingmao, LIU Jinliang, NI Jian, YU Mingjian, ZHENG Zihong. Size structure and spatial association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Jiulong Mountain, Zhejiang Province[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3, 40(3): 598-60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5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