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7年  第34卷  第2期

研究论文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参与股权流转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张晓敏, 沈月琴, 程丽敏, 梅雨晴, 陈俊, 方秋爽
2017, 34(2): 197-20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01
[摘要](3172) [HTML] (598) [PDF](683) [施引文献] (9)
摘要:
农村集体经济产权股份合作制改革是以明晰产权、保障组织成员权益为目的改革,但分散的股东权利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低效率的公平制度,且封闭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利于盘活集体经济,有必要积极探索流转权能的实现路径。利用浙江省4个县(区)15个村社212位组织成员的调研数据和Logit模型,从独特的微观视角对组织成员参与股权流转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年限和户主持有股份的数量在5%的水平上对“组织成员是否愿意参与股权流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户主受教育增加1 ...
REDD+机制下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交易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洪明慧, 胡晨沛, 顾蕾, 张雪, 鲍捷
2017, 34(2): 207-2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02
[摘要](3574) [HTML] (508) [PDF](505) [施引文献] (27)
摘要:
森林碳汇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中国首个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首期实践,根据对82户已参与和未参与交易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参与碳汇交易项目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Ordered Logit(Ologit)模型,对农户参与碳汇交易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年龄越小、学历越高、林地面积越大、林业收入越高、对碳汇认知程度更高,其参与碳汇交易项目意愿相对较高;通过模型检验则发现农户的学历、家庭人数和劳动力比例、首期碳汇交易参与情况对农户参与或继续参与碳...
栎类天然次生林不同组分及土壤碳氮分布对森林抚育的响应
闫东锋, 郭丹丹, 吴桂藏, 杨喜田
2017, 34(2): 215-22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03
[摘要](2934) [HTML] (624) [PDF](421) [施引文献] (13)
摘要:
森林抚育作为重要的森林经营措施,深刻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及其分布。根据抚育前后中幼龄栎类Quercus天然次生林林分密度,分为轻度(21%),中度(35%),重度(54%)和对照(0%)等4个抚育处理水平,抚育2 a后进行测树学调查,研究乔木层各组分、林下植被、凋落物层和土壤碳储量及碳氮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基于16株树干解析资料建立的栎类单株生物量估算模型,可以用来估算栎类各组分生物量;不同抚育强度栎类天然次生林乔木层干、皮、枝、叶和根组分中,叶的碳、氮质量分数最大;乔木层、林下植被和凋落物...
柑橘林下养鸡对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的影响
蔡煜, 王景燕, 龚伟, 吕向楠, 舒正悦, 闫思宇, 赵昌平
2017, 34(2): 225-2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04
[摘要](2730) [HTML] (612) [PDF](498) [施引文献] (14)
摘要:
在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柑橘Citrus reticulata林下养鸡Gallus domesticus,研究不同养鸡密度(0,600,1 200和2 400只·hm-2)对表层(0~20 cm)土壤团聚体组成、分形维数、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分形维数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林下养鸡使> 0.25 mm粒径团聚体(干筛)和> 0.25 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湿筛)含量分别增加1.9%~5.0%和7.3%~24.5%,且随养鸡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
徐州市樟树黄化病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张俊叶, 司志国, 俞元春, 李旭冉, 郭伟红
2017, 34(2): 233-2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05
[摘要](2831) [HTML] (634) [PDF](616) [施引文献] (10)
摘要: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樟树Cinnamomun camphora土壤理化性质的调查评价,分析引起樟树叶片黄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0~30 cm土层黄化样地土壤容重比非黄化样地高20.61%,差异显著(P < 0.05),30~60 cm土层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黄化样地土壤pH值变幅为pH 8.28~8.64,呈碱性,非黄化样地土壤pH值变幅为pH 6.57~7.45,呈中性;黄化样地和非黄化样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铁、锰质量分数差异显著(P < 0.05),0~30 cm土层非黄化样地分别比...
正交试验优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
辜忠春, 李光荣, 李军章, 杜业云, 王宵
2017, 34(2): 239-24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06
[摘要](3007) [HTML] (613) [PDF](523) [施引文献] (7)
摘要:
为实现快速准确测定森林土壤有机质,以土壤标准物质为试验对象,在外加热条件下,以重铬酸钾氧化土壤中有机质,铬(Ⅵ)被还原为铬(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铬(Ⅲ)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即可得出有机质质量分数。基于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消解温度、消解时间、硫酸用量等消解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解温度为135℃,消解时间为60 min,硫酸用量为6 mL为样品消解的最佳参数,测定有机质质量分数在标准认定值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n=6)为1.3%,相对误差为-0.6%,加标回收率为95.2%~98....
死猪炭和竹炭对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的影响
郭茜, 陆扣萍, 胡国涛, 杨兴, 袁国栋, 沈磊磊, 王海龙
2017, 34(2): 244-25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07
[摘要](6546) [HTML] (742) [PDF](581) [施引文献] (17)
摘要: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次性施加20 t·hm-2)与2次施用(20 t·hm-2均分2次施加)2种方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 < 0.05)提高了空心菜和小青菜土壤pH值,而竹炭处理对土壤pH值无显著性影响。1次施用和2次施用死猪炭处...
长期不同施肥对北方旱地轮作土壤有机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抽样调查
黄婷, 荀卫兵, 张瑞福
2017, 34(2): 253-26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08
[摘要](3978) [HTML] (757) [PDF](421) [施引文献] (18)
摘要:
土壤耕地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土壤有机质作为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其质量分数与不同施肥机制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长期施用含氮化肥会导致土壤pH值下降,而配施有机肥能够有效缓解土壤酸化、促进土壤有机质积累、增加作物产量。以安徽省阜阳市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通过研究6种不同施肥模式(不施肥,单施化肥,有机肥+化肥,化肥+秸秆,有机肥+化肥+秸秆,有机无机复合肥)下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的演变规律以及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质之间的关系,提出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和增加作物产量的最优培肥措施。结果表明:...
毛竹快速生长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时空变化
程路芸, 温星, 马丹丹, 李丹丹, 许馨露, 高岩, 张汝民
2017, 34(2): 261-26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09
[摘要](3157) [HTML] (706) [PDF](588) [施引文献] (24)
摘要:
为了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过程碳水化合物的变化,采用试剂盒和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分别测定黄昏(0 h),黄昏后4 h和8 h等3个时间的毛竹笋竹上部、中部、下部和竹蔸中蔗糖、葡萄糖、果糖、淀粉和纤维素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毛竹快速生长过程中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存在差异,并随时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黄昏开始经过8 h后,各部位淀粉质量分数均显著下降,竹兜和笋竹中部分别下降了28.7%和61.5%;竹蔸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分别下降29.4%,39.2%和2...
高温干旱及复水对毛竹实生苗保护酶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李黎, 宋帅杰, 方小梅, 杨丽芝, 邵珊璐, 应叶青
2017, 34(2): 268-27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0
[摘要](4165) [HTML] (678) [PDF](580) [施引文献] (38)
摘要:
为探讨高温、干旱、高温+干旱复合胁迫及复水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实生苗保护酶、脂质过氧化的影响,以毛竹实生苗为材料,研究了适温(昼/夜温度为28℃/22℃)正常供水(田间持水量的75%,对照),适温下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35%),高温(昼/夜温度为40℃/22℃)正常供水,高温下干旱胁迫以及干旱胁迫后复水等4个处理对毛竹实生苗叶片中抗氧化酶、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在3种胁迫处理下,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
堆制番茄秸秆浸提液对黄瓜和大白菜的化感作用
徐勇峰, 黄斌, 朱陈名, 朱咏莉, 李萍萍
2017, 34(2): 276-2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1
[摘要](2591) [HTML] (587) [PDF](417) [施引文献] (14)
摘要: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和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等2种蔬菜作为受体,研究堆制后不同质量浓度(10.0,20.0,30.0,40.0和50.0 g·L-1)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秸秆浸提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堆制番茄秸秆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堆制后的番茄秸秆浸提液对黄瓜和大白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低质量浓度(10.0~20.0 g·L-1)浸提液可提高黄瓜和大白菜种子发芽...
5种海岛典型园林绿化植物的耐盐性
陈闻, 王晶, 吴海平, 张玲, 叶正钱
2017, 34(2): 283-29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2
[摘要](4055) [HTML] (734) [PDF](481) [施引文献] (16)
摘要:
为了解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金森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Howardi’,龟甲冬青Ilex crenata,金边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和夏鹃Hododendron pulchrum等5种海岛典型园林绿化植物的耐盐性,利用盆栽方式对5种植物进行盐分胁迫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即圃地土(ck,盐质量分数0.28 g·kg-1),1.00,2.00和4.00 g·kg-1氯化钠,测定相关的生长生理指标,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植物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
盐胁迫下内生真菌对国槐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侯姣姣, 孙涛, 余仲东, 康永祥, 布芳芳, 甘明旭
2017, 34(2): 294-30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3
[摘要](2636) [HTML] (579) [PDF](426) [施引文献] (18)
摘要:
以盆栽国槐Sophora japonica幼苗为试材,进行200 mmol·L-1氯化钠(NaCl)胁迫处理,采用菌液定量灌根法,通过测定国槐苗高增长量、根冠比、干质量,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叶绿素、脯氨酸(Pro)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指标,探讨8株优势内生真菌分别灌根对国槐幼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mol·L-1氯化钠胁迫下,每种菌株处理下的国槐幼苗生物量与生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菌株H-1,H-3,H-4和H-6灌根处理的国...
5个常见绿化树种对极端高温的光合响应特征
张宇鹏, 周国模, 周宇峰, 施拥军, 李翀, 李梦, 吕玉龙, 何莹
2017, 34(2): 301-30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4
[摘要](3598) [HTML] (580) [PDF](417) [施引文献] (14)
摘要:
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高度敏感,同时也相应地受到环境因子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LCPRO+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在2013年8月高温夏季和2014年8月正常夏季气温下测定浙北地区5个常见绿化树种(银杏Ginkgo biloba,樟树Cinnamomam camphor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玉兰Magnolia denudata)气体交换特征,研究极端高温天气对其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极端高温天气的光合...
2种叶型桢楠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分析
李高志, 朱亚军, 周生财, 陆云峰, 张俊红, 童再康
2017, 34(2): 310-3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5
[摘要](4007) [HTML] (691) [PDF](553) [施引文献] (26)
摘要:
以大叶与小叶2种叶型桢楠Phoebe zhennan的1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胁迫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及耐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2种叶型桢楠的相对电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质量分数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0℃前,大叶桢楠相对电导率呈波动变化,略有上升,小叶桢楠相对电导率则持续上升,且显著高于大叶桢楠。大叶桢楠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增幅较小,SOD和POD活性和可溶性糖质...
尾巨桉旱雨两季树干液流特征分析
王志超, 竹万宽, 杜阿朋
2017, 34(2): 319-32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6
[摘要](2652) [HTML] (507) [PDF](526) [施引文献] (8)
摘要:
为正确认识桉树的耗水规律,为桉树栽培及抚育提供指导,采用热扩散茎流计(德国,SF-G)对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树干液流进行连续监测,分析其旱雨两季特征差异,并同步测定林分气象条件,分析旱雨两季树干液流与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旱雨两季树干液流日变化均呈典型单峰曲线,雨季启动时间和达到峰值的时间(7:15,11:30)均早于旱季(7:45,13:00),雨季峰值是旱季的1.3倍,维持峰值的时间雨季大于旱季;夜间液流密度及变化幅度旱雨两季均是前半...
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CGMCC 11640对山核桃干腐病菌的抑制机制
程敏, 徐秋芳
2017, 34(2): 326-33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7
[摘要](2683) [HTML] (463) [PDF](365) [施引文献] (27)
摘要:
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引起的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干腐病是导致山核桃树发病甚至死亡的主要病害之一,对山核桃产业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平板对峙法成功筛选出1株对病原菌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亚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 plantarum(菌种保藏号:CGMCC 11640)。试图通过扫描电镜探究该菌株对山核桃干腐病菌的抑制机制。对峙培养4,6和7 d后,比较菌丝和孢子形态,发现病原菌菌丝出现萎缩...
菠萝EST资源的SSR信息分析与开发
陈俊浩, 陆洋, 倪燕婕, 张智俊, 钟雅萍, 鲍晶晶, 罗淑萍
2017, 34(2): 332-33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8
[摘要](3085) [HTML] (649) [PDF](360) [施引文献] (3)
摘要:
表达序列标签-简单重复序列(EST-SSRs)存在于表达序列标签中,是一种最常用的新型微卫星标记。它可以被嵌入到功能基因序列中,有效并高效地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通过对已公开的5 659条菠萝Ananas comosus的表达序列标签(ESTs)进行电子筛选,获得了617条含有简单重复序列(SSR)的菠萝EST。平均7.39 kb EST序列中含有1个SSR,其中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和六核苷酸是SSR的主要重复类型,分别占SSR总数的42.61%,29.25%和20.13%。所有重复类型中重复次数最...
面向林地分类的GF-2影像融合算法评价
胡曼, 彭道黎
2017, 34(2): 340-34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19
[摘要](3024) [HTML] (588) [PDF](326) [施引文献] (14)
摘要:
针对林业部门目前常用的遥感影像融合算法,探究适合于林地信息提取的GF-2影像融合算法。以GF-2卫星1 m全色/4 m多光谱分辨率平面影像为数据源,采用HSV变换(hue-saturation-value,颜色空间变换),Brovey变换(彩色标准化变换),PC变换(principle components,主成分变换),HPF变换(high-pass fusion,高通滤波变换),GS变换(gram-schmidt,正交化变换),Pansharp变换(超分辨率贝叶斯变换)等6种常用融合算法,通...
兴安落叶松过伐林林木分类管理技术
玉宝
2017, 34(2): 349-35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20
[摘要](3092) [HTML] (565) [PDF](310) [施引文献] (2)
摘要:
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分整体出发,围绕优化林分结构,调控演替,促进林分生长,提高林分生产力和自然更新能力为目的,根据林木个体大小、年龄、位置、作用、用途和其他重要程度,提出了林木分类管理方法与技术。①目前林木分类方法应为一般性的指导,针对现实林分,要注重考虑林木格局、更新、演替、空间利用等因素,以符合结构优化经营要求。②将林木分为用材树、用材后备树、伴生树、演替树、母树、更新幼树和间伐树等7类,从而明确了结构优化目的性,有效分解了结构优化途径,方便抚育经营操作,可为确定合理的...
基于空气耦合超声波的木材无损检测系统研制
方益明, 蔺陆军, 鲁植雄, 冯海林
2017, 34(2): 355-36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21
[摘要](3611) [HTML] (590) [PDF](743) [施引文献] (25)
摘要:
空气耦合超声波不需要液态耦合剂,可以实现真正的非接触式无损检测,已成为一种可靠的木材无损检测技术,但国内还没有相应的检测设备。介绍了空气耦合超声波及成像技术的原理,研制了一种用于木材无损检测的空气耦合超声波扫描成像系统。详细介绍了超声波发射接收系统、龙门式扫描机械臂及其控制系统、上位机软件等模块的设计方法。设计的系统可以实现单轴精度为0.01 mm的二维扫描,最大扫描区域为500 mm×300 mm。还可以针对样本木材的特性,方便地设定空气耦合超声波的频率、幅度、增益等参数。采用水杉Metase...
杉木木材结晶度的近红外预测模型建立及变异分析
胡梦霄, 杭芸, 黄华宏, 张胜龙, 童再康, 楼雄珍
2017, 34(2): 361-36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22
[摘要](3035) [HTML] (600) [PDF](555) [施引文献] (14)
摘要:
木材结晶度的测定费用高、耗时长,所以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结晶度很有实用价值。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中国南方栽植面积最大的用材树种之一,结晶度作为衡量木材品质的重要指标,了解其变异对杉木无性系选育及木材加工技术改进都有实际意义。本研究样品来自广西、湖南和贵州等11个不同地理种源的杉木无性系,通过X衍射技术测定结晶度,结合近红外光谱技术通过偏最小二乘法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对模型预测效果进行评价。通过模型预测未知样品,进而分析杉木木材结晶度在不同种源和无性系间的变异。当...
不同胶黏剂竹木复合电热地板的基本特性
黄成建, 包永洁, 李能, 肖瑞崇, 吴再兴, 陈玉和
2017, 34(2): 369-37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23
[摘要](4406) [HTML] (600) [PDF](411) [施引文献] (15)
摘要:
利用酚醛树脂(P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黏剂(API)和环氧树脂(EP)等4种常用胶黏剂,制备竹木复合电热地板材料,对比研究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与电热特性。结果表明:PF竹木复合电热地板材浸渍无剥离情况,静曲强度(MOR)和弹性模量(MOE)最高,分别为68.25 MPa和5 670.57 MPa;耐湿热尺寸稳定性均符合标准;电阻值下降率最大,为50.77%;升降温速度最快。API板材浸渍剥离强度不合格;MUF板材的MOR和MOE最低,分别为36.37 MPa和4...
文献综述
竹类植物的主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郑钧, 吴仁武, 史琰, 杨凡, 晏海, 吴一波, 任伟涛, 包志毅
2017, 34(2): 374-38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2.024
[摘要](5383) [HTML] (649) [PDF](529) [施引文献] (24)
摘要:
随着人居环境的恶化,人类更加关注环境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影响。竹类植物不仅能够保护、美化以及改善环境,它的生态环境功能还能促进人类的生理与心理健康。针对目前环境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从改善小气候环境、净化空气、释放空气负离子、固碳释氧等方面对近年来竹类植物的主要环境效应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扩大竹类植物环境效应定量实验研究对象的范围;改进竹类植物环境效应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建立竹类植物生态环境服务的评价体系等是将来的重点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