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7卷  第2期

研究论文
桂花OfFCA基因的克隆及在花芽分化时期的表达分析
吴琪, 吴鸿飞, 周敏舒, 徐倩霞, 杨丽媛, 赵宏波, 董彬
2020, 37(2): 195-20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01
[摘要](2918) [HTML] (856) [PDF](213)
摘要:
目的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著名的香化植物,其花芽分化受到环境温度影响。研究环境温度对桂花花芽分化的影响对桂花的花期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方法  以桂花品种‘堰虹桂’O.fragrans ‘Yanhonggui’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观察其花芽分化进程,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影响温度FCA(FLOWERING LOCUS CA)基因分进行克隆及表达特异性分析。  结果  克隆得到OfFCA cDNA序列长为1 319 bp,其开放阅读框为86...
离体百合鳞茎发育及淀粉合成酶基因LohGBSSI的克隆与表达
闵芮涵, 孙敏译, 吴昀, 李世琦, 夏宜平
2020, 37(2): 201-20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02
[摘要](1913) [HTML] (524) [PDF](54)
摘要:
目的  淀粉是百合Lilium spp.鳞茎的主要组成成分,淀粉代谢对于百合鳞茎发育至关重要,对其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解决鳞茎繁育慢等产业化难题。  方法  以主栽品种东方百合‘索邦’Lilium ‘Sorbonne’离体鳞茎为材料,在观测不同发育时期形态和淀粉积累的基础上,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淀粉合成代谢关键酶颗粒结合型淀粉合成酶基因LohGBSSI,并对其开展不同组织及发育期基因表达谱分析。  结果  ① 根据形态及源-库转换,离体百合鳞茎形成和发育过程可分...
文冠果优良无性系授粉组合选择及结实性状分析
牛媛, 敖妍, 李云, 田秀铭, 杨长文, 刘小天, 李志虹
2020, 37(2): 209-2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03
[摘要](2101) [HTML] (586) [PDF](44)
摘要:
目的  探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优良无性系最佳授粉组合,提高其坐果率、种实产量,为科学配置授粉树及优良种质资源无性系化推广提供参考。  方法  以文冠果5个优良无性系为材料,进行花期物候观测、柱头可授性及花粉活力检测。进行控制授粉,分析各授粉组合受精率、坐果率、种实产量及种实性状。  结果  ① 5个无性系开花时间在4月27日至5月14日。②雌能花开花当天及花后1 d柱头可授性较强。③雄能花初开放和完全开放当天花粉活力较高。④综合考虑各授粉组合受精率、最...
狭果秤锤树自然种群分布格局
周赛霞, 高浦新, 潘福兴, 龙晶, 胡余楠, 刘向平, 彭焱松
2020, 37(2): 220-22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04
[摘要](1878) [HTML] (558) [PDF](56)
摘要:
目的  揭示狭果秤锤树Sinojackia rehderiana自然种群不同生活史个体分布格局,为该种群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自然分布于江西省永修县的狭果秤锤树种群为对象,采用相邻格子样方调查法、空间代替时间和O-ring完全随机零模型法,对狭果秤锤树自然种群不同生活史阶段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原因。  结果  狭果秤锤树径级结构和高度级结构完整,幼苗和幼树的数量在整个种群中占绝对优势,种群更新状态良好,属增长型种群。狭果秤锤树种群在...
浙江省近自然毛竹林空间结构特征
叶鹏, 叶昌民, 周彤悦, 卢禹君, 杨帆, 汤孟平
2020, 37(2): 228-23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05
[摘要](2083) [HTML] (539) [PDF](74)
摘要:
目的  研究浙江省不同地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差异性。  方法  以浙江省不同地区近自然生长的毛竹林为研究对象,共设置54个样地,采用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年龄隔离度3个空间结构指数。  结果  浙江省不同地区毛竹林竞争指数为2.88~8.81,其中余姚地区最大,庆元地区最小;年龄隔离度为0.30~0.84,其中黄岩地区最大,武义地区最小;聚集指数为0.73~1.24,其中宁海地区最大,余姚地区最小。浙江省不同地区毛竹林年龄隔离度和聚集指数没有显...
利用多时相特征的落叶松人工林分类
郭瑞霞, 李崇贵, 刘思涵, 马婷, 全青青
2020, 37(2): 235-24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06
[摘要](1703) [HTML] (435) [PDF](40)
摘要:
目的  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研究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季相特性,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提取落叶松人工林空间分布,以期得到适用落叶松人工林提取的手段和方法。  方法  利用多时相Landsat 8影像,在分析落叶松人工林季相和物候特性的基础上,综合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和样地数据,分别采用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法、光谱角法和k最近邻法提取研究区的落叶松人工林信息,并进行精度验证。  结果  落叶松人工林具有明显的植被光谱特征和季相特性,在近红外波段各树种类别光谱差异最明显,秋季影像...
应用投影寻踪分类技术的森林生态功能评价
张瑜, 陈存友, 胡希军
2020, 37(2): 243-25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07
[摘要](1757) [HTML] (496) [PDF](47)
摘要:
目的  合理评价森林生态功能,为制定提升森林生态功能相应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以广东南雄观音岽自然保护区为例,选取与森林生态功能相关的19项指标,通过投影寻踪分类法构建森林生态功能评价体系。  结果  ① 保护区中"较优"等级森林占据明显优势,但保护区整体评级为"中"。②保护区森林结构整体较好,但竹林多,幼龄林较多,森林蓄积能力、自然度较弱。③19项评价指标中,郁闭度、枯枝落叶厚度、公顷株数、平均高、总覆盖度是极重要指标;坡位、自然度、海拔、龄组、土层厚度、森林群落结构、平均胸径、...
长江三角洲地区11个县(市、区)城市道路林带降噪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李亚楠, 黄绍荣, 格日乐图, 严力蛟
2020, 37(2): 251-25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08
[摘要](2910) [HTML] (1080) [PDF](250)
摘要:
目的  城市交通噪声对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日益严重,城市道路林带在衰减交通噪声方面优势明显。合理选取城市绿化带降噪能力衡量指标,使城市绿化带建设能够达到最优降噪效果。  方法  选取长江三角洲地区4条纬度带上11个县(市、区)交通主干道的道路林带作为研究对象,引入三维绿量作为衡量林带降噪能力的指标,结合不同类型林带的占比、三维绿量值以及三维绿量值与乔木及乔木混交林枝下高,综合对比分析林带降噪效果,进行初步评估。  结果  11个县(市、区)中南京玄武区、镇江润州区交通干道道路林带的降...
浙江东部玄武岩发育土壤剖面风化特征
胡仲承, 周金洁, 陈吴文涛, 李建武, 程志超, 王孝
2020, 37(2): 259-26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09
[摘要](2595) [HTML] (521) [PDF](91)
摘要:
目的  探究浙江省东部玄武岩发育土壤的发生演化过程,对当前亚热带地区土壤的发生和演变提供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有利于促进对该区域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方法  选取新昌-嵊州盆地4个玄武岩风化壳母质发育土壤剖面,分析土壤的常量元素组成、化学风化指标[化学蚀变指数(ICIA)、化学风化指数(ICIW)]和元素迁率。  结果  ① 同土壤剖面中常量元素质量分数以二氧化硅(SiO2)、氧化铝(Al2O3)和三氧化二铁(Fe2O3)为主,三者质量数可达79%以上ICIA为42.81%~8...
栽植密度对毛白杨林地土壤垂直方向养分的影响
薄慧娟, 朱嘉磊, 文春燕, 聂立水, 宋连君
2020, 37(2): 266-27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0
[摘要](1646) [HTML] (453) [PDF](38)
摘要:
目的  研究栽植密度对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林地土壤养分的影响。  方法  在3种不同栽植密度[行距×株距分别为2 m×2 m(T1)、4 m×3 m(T2)和4 m×5 m(T3)]下,对10年生毛杨速生丰产林试验地0~5、5~10、10~20、20~40、40~60和60~100 cm共6个土层的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进行了分析。栽植密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用单因素分析法,数据间的多重比较用Ducan法。  结果  0~20 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
施加石灰石粉和微生物肥料对发病山核桃林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方伟, 余晓, 王晶, 徐秋芳, 梁辰飞, 秦华, 陈俊辉
2020, 37(2): 273-2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1
[摘要](2403) [HTML] (539) [PDF](54)
摘要:
目的  揭示添加石灰石粉和微生物肥料对发病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方法  以死亡的山核桃林地土壤为试验对象,开展添加对照土(ck)、石灰石粉(LP)、芽孢杆菌Bacillus液(SL)、微生物复合肥(MCF)等处理的培养试验。分别在20、40、60、120 d时采集土壤样品,应用常规理化分析方法、定量PCR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方法,分析不同处理对山核桃林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添加的有益菌剂在土壤中的竞争...
2种栽培环境对铁皮石斛内生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余望寅, 姚冠, 扎西拉姆, 普琼, 刘京晶, 周湘
2020, 37(2): 284-29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2
[摘要](1720) [HTML] (477) [PDF](39)
摘要:
目的  揭示不同栽培环境对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解析与石斛多糖含量存在潜在关联的功能菌种。  方法  针对温室人工基质培养和仿野生立木附生培养2种栽培体系下的铁皮石斛C9品系根、茎、叶等各部组织内生细菌,采用Illumina测序平台的Miseq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其菌落结构和多样性,同时利用逐步回归法分析内生细菌分布与组织多糖质量分数的关联性。  结果  铁皮石斛在2种栽培环境不同组织中的菌群结构差异显著(P < 0.05),附生立木仿野...
表达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外壳蛋白基因增强烟草对CWMV的抗病性
杨锦, 靳鹏, 刘芃, 羊健, 王洋, 戴良英, 陈剑平
2020, 37(2): 291-29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3
[摘要](2886) [HTML] (799) [PDF](61)
摘要:
目的  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hinese wheat mosaic virus,CWMV)是引起小麦黄花叶病的重要病原之一。获得表达CWMV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的转基因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OECP)并分析其抗病性,为培育小麦抗病材料奠定工作基础。  方法  利用体外重组DNA技术构建含有CWMV外壳蛋白基因的表达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获得OECP。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和PCR检测明确CWMV的外壳蛋白在OECP中能...
香榧瘿螨为害对香榧叶片结构及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影响
钱宇汀, 薛晓峰, 曾燕如, 陈文充, 叶晓明, 喻卫武, 戴文圣
2020, 37(2): 296-30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4
[摘要](1854) [HTML] (547) [PDF](35)
摘要:
目的  研究香榧瘿螨Nalepella abiesis对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叶片的为害机制,对叶片结构及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可为香榧瘿螨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利用正置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螨害对香榧叶片组织结构、气孔结构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  结果  随着螨害时间的持续,香榧叶片叶肉栅栏细胞形状改变,细胞数量减少;螨害第40天时,栅栏组织厚度明显减小,海绵细胞亦缩水变小,海绵...
锈色粒肩天牛幼虫的COⅠ、COⅡ、Cytb和28S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叶碧欢, 李海波, 叶卫邦, 陈友吾
2020, 37(2): 303-31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5
[摘要](2294) [HTML] (663) [PDF](34)
摘要:
目的  基于分子生物学手段,探讨可快速准确鉴别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 swainsoni幼虫与其他天牛幼虫的目标基因,为该保健昆虫的食药用安全提供保障。  方法  利用线粒体COⅠ、COⅡ、Cytb基因和28S细胞核基因的通用引物分别克隆获得4种基因片段并进行同源序列检索、多重比对、序列信息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结果  基因克隆最终获得锈色粒肩天牛4种基因序列的片段大小分别为817、545、434和1 088 bp。特殊位点分布结果显示:28S的保守位点占比最高,其后依次为Cyt...
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向玉勇, 孙星, 殷培峰
2020, 37(2): 311-3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6
[摘要](1521) [HTML] (349) [PDF](25)
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为深入研究金银花尺蠖环境适应性的生理生化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福林-酚法和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法,通过分光光度计和滴定管测定了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取食3个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品种‘九丰1号’‘Jiufeng No.1’、‘响水1号’‘Xiangshui No.1’、‘响水2号’‘X...
多壁碳纳米管和重金属镉的细菌毒性及影响机制
付勇, 裴建川, 李梅, 王鹏程, 王洁洁
2020, 37(2): 319-32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7
[摘要](1534) [HTML] (388) [PDF](30)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壁碳纳米管和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对复合生态毒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测定3种不同官能团多壁碳纳米管(短、短羟基和短羧基)与镉离子(Cd2+)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单独及复合毒性,并通过碳纳米管zeta电位测定、沉降和吸附实验揭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混合物的细菌毒性及影响机制。  结果  3种多壁碳纳米管细菌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100 mg·L-1短多壁碳纳米管混合不同质量浓度(0、1、...
废报纸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胡蝶, 李文奇, 张利萍, 关莹, 高慧
2020, 37(2): 325-33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8
[摘要](2252) [HTML] (564) [PDF](42)
摘要:
目的  以废报纸为原料,通过氮气(N2)保护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生物质炭,并探讨废报纸基生物质炭对铜离子(Cu2+)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制。  方法  采用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等对生物质炭进行表征。  结果  所制备的生物质炭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211 m2·g-1),有利于从水中去除Cu2+。生物质炭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随热解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基于全溶体系的毛竹竹材木质素分离方法
吴文娟, 闫雪晴, 邹春阳, 王博伟, 何贤
2020, 37(2): 335-34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9
[摘要](2029) [HTML] (444) [PDF](50)
摘要:
目的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为原料,经球磨分别通过LiCl/DMSO溶剂体系的溶解、再生处理、纤维素酶水解,得到的酶解残渣进行溶剂抽提、纯化,分离出竹材中的再生酶解木质素(RCEL)。  方法  木质素化学成分按照标准方法测定,木质素结构单元的变化通过红外、碱性硝基苯氧化、核磁共振波普分析,采用X射线衍射比较再生前后的纤维素结晶区变化。用凝胶渗透色谱测定木质素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结果  经由化学成分结果得知:RCEL的得率和纯度都较高。经红外、元素分析、...
竹叶/HDP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查瑶, 饶俊, 关莹, 张利萍, 高慧
2020, 37(2): 343-34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20
[摘要](1495) [HTML] (405) [PDF](32)
摘要:
目的  探讨竹叶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制备竹叶基复合材料的可行性,以提高竹叶的附加值,实现竹叶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方法  以经乙醇提取后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为原料,HDPE为增强基体,添加适量助剂,采用热压成型与注塑成型2种工艺制备竹叶/HDPE复合材料。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热重分析仪(TGA)进行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探究不同成型工艺下不同竹叶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  结果  热分析结果...
竹材气相氟化处理的尺寸稳定性和防霉性能
刘庭菘, 王慧, 王同属, 姜俊, 王婕, 孙芳利, 杨先金
2020, 37(2): 350-35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21
[摘要](1574) [HTML] (599) [PDF](41)
摘要:
目的  以氟气作为改性剂,利用其较强的渗透性和反应活性与木材细胞形成化学键,达到长效存留和改性竹材的目的。  方法  将4年生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置于管式反应器中,通入质量百分比为25%的氟气,在150℃下反应4 h。为了进一步提高氟化效果,先用不同质量分数硫酸预处理竹材,再进行高温氟化处理。  结果  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木质素上。氟化材红外光谱说明氟化处理材在739 cm-1处产生了表征碳氟键(C-F)的新峰,浓硫酸预处理氟化竹材在878和1 088 cm-...
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效应
曹壮, 余康
2020, 37(2): 357-36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22
[摘要](2214) [HTML] (495) [PDF](34)
摘要:
[目的]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与资源环境的共同约束下,依靠要素投入推动农业增长不可持续,因此,不断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增长尤其重要。[方法]采用乘积完备(multiplicatively complete)的Hicks-Moorsteen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彻底分解为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和混合效率变化,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改变混合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结果]从时间维度上看,仅1992-1997年混合效率变化为农业全要素生产...
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游客感知分析
俞飞, 李智勇
2020, 37(2): 366-37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23
[摘要](1761) [HTML] (463) [PDF](39)
摘要:
目的  探索游客对不同森林文化价值感知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方法  在界定森林文化价值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类别的森林文化价值,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研究了游客对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  结果  71.2%的游客认可了天目山的这8类森林文化价值,其中身心健康(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62)和审美(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48)的认同人数最多,得分也最高;休闲游憩(认同人数占比85.6%,平均分1.39)、教育科研(认同人数占比87.1%,平均分1....
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葛扬, 张建国
2020, 37(2): 374-38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24
[摘要](1423) [HTML] (399) [PDF](52)
摘要:
目的  探讨浙江省森林特色小镇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布局特征,并对影响空间布局的人文和自然因素进行研究。  方法  以浙江73个森林特色小镇、121个省级及以上森林公园的地理数据以及各市相关自然社会状况指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相关性分析与核密度分析,对特色小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结果  浙江省73个森林特色小镇的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分布在浙北、浙东和浙南的小镇为均匀型,分布在浙西的小镇为凝聚型;从均衡性来看,不同地级市内的森林特色小镇数量分布合...
文献综述
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瞿志杰, 贾良权, 祁亨年, 王瑞琴, 赵光武
2020, 37(2): 382-39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25
[摘要](3463) [HTML] (1173) [PDF](233)
摘要:
种子是农业实际生产中最根本的生产资料,种子活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发展。种子活力的检测方法可分为无损和有损检测两大类。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具备不损伤种子样本、检测效率高、可在线化检测、实验可重复性好以及实验污染少等优点,有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高光谱检测技术、电子鼻检测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等多种无损检测法。基于国内外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本研究综合评述了种子活力无损检测方法、技术以及检测结果,归纳了不同活力检测的特点、应用现状、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应用中优势和缺点,同时对种子活动检...
研究简报
火焰南天竹茎段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优化
叶雯, 袁超群, 秦伟, 王振涛, 朱玉球
2020, 37(2): 391-39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26
[摘要](1473) [HTML] (421) [PDF](45)
摘要:
目的  进行离体培养关键因子优化,以满足火焰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Firepower’的规模化生产。  方法  以火焰南天竹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对影响不定芽诱导、增殖生长和生根的基本培养基、6-苄基腺嘌呤(6-BA)和萘乙酸(NAA)不同质量浓度配比、白砂糖质量浓度及pH值等关键因子的研究,优化火焰南天竹茎段离体培养再生体系。  结果  WPM+0.50 mg·L-1 6-BA+0.10 mg·L-1 NAA为火焰南天竹不定芽诱导的理想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率为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