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沈汉, 郑成忠, 邱勇斌, 汪清华, 华克达, 缪强, 范艳如, 姜景民, 韦一, 刘军.
10年生香椿生长与形质性状的种源变异及选择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4, 41(3): 597-60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481
|
[2] |
周俊杰, 王艺光, 董彬, 赵宏波.
桂花OfPSY、OfPDS和OfHYB基因启动子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1): 64-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110
|
[3] |
刘小勇, 史常青, 赵廷宁, 邢富强, 王璞, 郝佩雯, 张晶晶, 王晶, 孙慧杰.
基于夏秋两季黑麦草光合特性的喷播基质含水量阈值分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1): 198-20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116
|
[4] |
向玉勇, 孙星, 殷培峰.
寄主植物、温度对金银花尺蠖幼虫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2): 311-3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16
|
[5] |
张勇, 胡海波, 王增, 黄玉洁, 吕爱华, 张金池, 刘胜龙.
凤阳山4种森林土壤在不同温度培养下活性有机碳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2): 243-25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2.007
|
[6] |
NGUYENThiHuongGiang, 张齐生.
竹集成材高频热压过程中板坯内温度的变化趋势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2): 167-17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2.001
|
[7] |
朱景乐, 杨超伟, 杜红岩, 李芳东, 孙志强, 杜兰英.
2个杜仲无性系光合能力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5): 704-70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5.007
|
[8] |
张玲菊, 高亭亭, 章晓玲, 斯金平.
5个种源铁皮石斛的光合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3): 359-36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3.009
|
[9] |
袁军, 谭晓风, 姜志娜, 杨巧丽, 李泽.
3个油茶新品种的光合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4): 527-5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4.007
|
[10] |
蒋挺, 林夏珍, 刘国龙, 李美琴, 刘胜龙.
波叶红果树种子萌发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5): 682-687.
|
[11] |
车文瑞, 马履一, 王瑞辉, 樊敏, 段劼.
北京3个园林观赏树种苗木耗水特性初探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5): 609-613.
|
[12] |
易传辉, 陈晓鸣, 史军义, 周成理.
蝴蝶滞育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504-510.
|
[13] |
李晓平, 周定国.
温度对稻草部分理化性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5): 528-532.
|
[14] |
王军辉, 张守攻, 马常耕, 刘娇妹, 陈永国, 陈海庆.
云杉强化育苗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3): 350-354.
|
[15] |
苏明申, 叶正文, 吴钰良, 李胜源, 钱进, 张均强.
温度对桃品种破眠效应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1): 12-15.
|
[16] |
邓恒芳, 王克勤.
土壤水分对石榴光合速率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3): 277-281.
|
[17] |
应叶青, 吴家胜, 戴文圣, 黎章矩.
柃木苗期光合特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366-370.
|
[18] |
高建社, 符军, 刘永红, 陈竹君.
氮磷肥配施效应对杜仲光合与蒸腾特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3): 254-257.
|
[19] |
陈国瑞, 叶林, 王伟, 俞益武, 李天佑.
浙北不同森林类型调温调湿效应的异同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43-150.
|
[20] |
陈国瑞, 李天佑, 俞益武, 蒋秋怡.
杭州常绿阔叶林对林内近地层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51-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