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彭健健, 王增, 张勇, 刘海英, 顾光同, 彭欣怡, 吴家森, 叶子豪, 张申, 尚世宇.
杨梅人工林相容性单株生物量模型构建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2, 39(2): 272-27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272
|
[2] |
周雨苗, 何刚辉, 马绍峰, 邵方雷, 费禹凡, 黄顺寅, 章海波.
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生态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5): 1040-104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729
|
[3] |
梁森苗, 王伟, 戚行江, 张玉, 王君虹, 郑锡良, 胡桂仙.
‘早佳’杨梅的果实品质形成规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3): 559-56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3.023
|
[4] |
沈利芬, 项伟波, 范彩廷, 金鹏, 周明兵, 徐川梅.
杨梅开花生物学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2): 278-28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2.016
|
[5] |
颜晓捷, 黄坚钦, 邱智敏, 努尔阿米娜·热合曼, 朱旻华, 吴家森.
生草栽培对杨梅果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6): 850-854.
|
[6] |
张利, 何新华, 陈虎, 李一伟, 张超兰.
铅胁迫下杨梅根系分泌有机酸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5): 663-666.
|
[7] |
黄丽霞, 袁位高, 江波, 朱锦茹, 彭佳龙.
不同经营方式下杨梅林分空间结构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2): 209-214.
|
[8] |
孟赐福, 曹志洪, 姜培坤, 徐秋芳, 周国模.
叶面施硼矫正杨梅缺硼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5): 543-547.
|
[9] |
王白坡, 程晓建, 符庆功, 喻卫武, 王慧.
浙江省杨梅产地环境条件评价及无公害生产关键措施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5): 550-554.
|
[10] |
何新华, 陈力耕, 郭长禄.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杨梅遗传转化研究初报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433-436.
|
[11] |
张昕, 张立钦, 林海萍, 张炳欣.
引入黄瓜根围的2株生防菌株的生态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6): 649-653.
|
[12] |
孟赐福, 姜培坤, 曹志洪, 徐秋芳, 周国模.
杨梅的硼素营养及施硼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6): 684-688.
|
[13] |
张迎辉, 姜成平, 赵文飞, 韩俊, 王迎, 王华田.
城市垂直绿化植物爬山虎的生态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6): 669-672.
|
[14] |
李秀庭, 邱程明, 王白坡, 章新华, 沈爱巧.
日光大棚促成杨梅提早成熟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2): 154-158.
|
[15] |
王白坡, 王利忠, 邱程明.
浙江省杨梅优株资源库的建立及初步表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2, 19(4): 433-436.
|
[16] |
王白坡, 郑勇平, 黎章矩, 喻卫武.
浙江省杨梅资源的利用及生态效益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55-160.
|
[17] |
王白坡, 戴文圣, 程晓建, 喻卫武, 王利忠, 鲍李洪, 鄢荣保.
8 种经济树种在低丘红壤上的表现及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4): 358-364.
|
[18] |
王白坡, 钱银才, 潘文贤, 姚建祥, 顾志康, 沈湘林.
果梅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1): 1-5.
|
[19] |
钱银才, 姚建祥, 蒋小凡, 沈湘林, 王白坡.
板栗早果丰产栽培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4): 324-326.
|
[20] |
陆志敏, 王显家, 何晨光.
优良笋材两用竹种乌芽竹的初步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1): 1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