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雨苗, 何刚辉, 马绍峰, 邵方雷, 费禹凡, 黄顺寅, 章海波.
土壤微塑料污染的生态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5): 1040-104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729
|
[2] |
王明初, 孙玉军.
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及EBLUP预测杉木树高生长过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5): 782-79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5.003
|
[3] |
巩合德, 燕腾, 彭一航, 郑丽, 马月伟.
哀牢山多花山矾幼苗在森林及模拟森林光环境条件下的生长特征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2): 237-24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2.010
|
[4] |
曹小玉, 李际平, 封尧, 张彩彩, 房晓娜.
不同龄组杉木生态公益林空间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1): 84-9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1.012
|
[5] |
曾程, 沈月琴, 朱臻, 冯娜娜.
基于造林再造林项目的杉木固碳成本收益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5, 32(1): 127-13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5.01.019
|
[6] |
郑艳霞.
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颈长尾雉冬季生境选择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1): 89-9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1.014
|
[7] |
石彦军, 余树全, 郑庆林.
6种植物群落夏季空气负离子动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2): 185-18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2.004
|
[8] |
郑勇平, 孙鸿有, 冯建民, 张建章, 冯建国, 吴隆高.
杉木优良无性系龙15与闽33双系种子园遗传改良效应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2): 201-208.
|
[9] |
张昕, 张立钦, 林海萍, 张炳欣.
引入黄瓜根围的2株生防菌株的生态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6): 649-653.
|
[10] |
胡忠军, 王淯, 薛文杰, 姜海瑞, 徐宏发.
陕西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林麝种群密度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1): 65-71.
|
[11] |
张迎辉, 姜成平, 赵文飞, 韩俊, 王迎, 王华田.
城市垂直绿化植物爬山虎的生态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6): 669-672.
|
[12] |
涂育合, 叶功富, 林武星, 赵世荣, 郑兆飞.
杉木大径材定向培育的适宜经营密度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5): 530-534.
|
[13] |
温佐吾.
不同密度2 代连栽马尾松人工林生产力水平比较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1): 22-27.
|
[14] |
陈波.
不同生境中常绿阔叶树种栲树果实性状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2): 128-133.
|
[15] |
钱国钦.
枫香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及生态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3): 289-293.
|
[16] |
周林, 傅先义, 张正跃, 马以秀, 朱国生.
江苏里下河地区池杉造林密度模型的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2): 145-150.
|
[17] |
柳新红, 胡绍庆, 周关清, 陈伟祥, 厉荣良, 陈德标, 洪震.
龙泉市兰花资源调查报告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4): 372-377.
|
[18] |
王白坡, 戴文圣, 程晓建, 王利忠, 鄢荣保, 鲍李洪, 袁荣根.
低丘红壤上良种杨梅的表现及早结高产栽培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3): 244-249.
|
[19] |
林庆富.
杉木人工林木材密度及干缩性变异规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7, 14(2): 169-173.
|
[20] |
管康林, 严逸伦, 郑钢.
杉木发育生理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05-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