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分结构综合反映了林分发展的过程,也是森林未来发展的驱动源泉,已成为分析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因子[1]。林分结构包括非空间结构和空间结构,非空间结构用来描述林分平均特征,不受林分相对位置的约束,而空间结构是林木在林地上的分布格局及其属性在空间上的排列方式[2],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林分的稳定性、发展的可能性和经营空间的大小[3],对森林的演替趋势具有决定性作用[4],因此,空间结构已成为森林结构研究的热点[5]。分析森林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科学制定合理的经营措施。芦芽山是汾河和桑干河的发源地,是中国暖温带残存的天然次生林分布区中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存在大面积完好、典型的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云杉Picea spp.为建群种组成的属于演替后期相对稳定的群落[6]。前人针对该林分已做了许多研究,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群落的种间联结性[7]、林内土壤温度及含水量的季节差异[8]、树木径向生长[9-10]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11-12]等,对其林分空间结构的研究仍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以该地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为对象,通过计算其混交度、角尺度、大小比数,以及林分空间结构指数研究不同海拔该林分的结构特征,旨在为该地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依据,同时为相似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空间结构的优化经营奠定理论基础。
HTML
-
在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阴坡海拔1950~2550 m范围内选取起源相同、林龄相近,未经人为扰动的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按1 950、2 050、2 150、2 350和2 550 m海拔梯度布设样地,每个海拔4个样地,样地面积为20 m×20 m。每个样地内,对胸径5 cm以上的活树进行每木检尺,记录树种、胸径、树高、枝下高、冠幅,并对每株树进行定位。同时在每个海拔的样地内选取主要优势树种的3株优势木,采用生长锥在树干基部钻取髓心,根据3株优势木年龄的均值确定林龄。样地基本概况见表1。
海拔/m 坡度/(°) 坡位 林龄/a 林分密度/(株·hm−2) 平均树高/m 平均胸径/cm 郁闭度 1 950 29 中下部 105 950 13.0 22.91 0.70 2 050 23 中下部 115 1200 17.5 25.27 0.65 2 150 30 中部 100 1600 12.2 19.53 0.70 2 350 22 中下部 120 1425 16.5 21.98 0.75 2 550 15 中部 115 1952 13.4 21.45 0.75 Table 1. Survey of sample plots
-
角尺度
${W_i} = \dfrac{{\sum\limits_{j = 1}^n {{Z_{i\!j}}} }}{n}$ 。其中:Wi为第i株参照树的角尺度;α为参照树与2个最近相邻木夹角的较小角,αj为第j个α角,α0为标准角(72°),当αj<α0时,Zij=1,当αj>α0时,Zij=0;n为参照树的相邻木株数,本研究n=4。Wi反映了林木的水平分布格局,取值为0、0.25、0.50、0.75或1.00,代表林木处于绝对均匀、均匀、随机、不均匀或绝对不均匀状态。林分随机分布的角尺度为[0.475,0.517],角尺度小于0.475的分布为均匀分布,大于0.517的分布则为聚集分布。大小比数
${U_i} = \dfrac{{\sum\limits_{j = 1}^n {{K_{i\!j}}} }}{n}$ 。其中:Ui为第i株参照树的大小比数;参照树i胸径小于第j株相邻木胸径时,Kij=1,参照树i胸径大于第j株相邻木胸径时,Kij=0。Ui反映了林木个体间的大小分化程度,取值为0、0.25、0.50、0.75或1.00,代表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分别为优势、亚优势、中庸、劣势或绝对劣势。混交度
${{M_i}} = \dfrac{{\sum\limits_{j = 1}^n {{m_{i\!j}}} }}{n}$ 。其中:Mi为第i株参照树的混交度;参照树i与第j株相邻木为同种时,mij=0,参照树i与第j株相邻木非同种时,mij=1。Mi反映了树种间隔离程度,取值为0、0.25、0.50、0.75或1.00,代表混交程度分别为零度、弱度、中度、强度或极强度混交。林分空间结构指数
${I_{{\rm{FSS}}}} = \left\{\! \!{\begin{array}{*{20}{l}}{{{[\overline M(100 - \overline U) \times 2\overline W]}^{0.333\;3}},\overline W \leqslant50}\\{{{[\overline M(100 - \overline U) \times 2(100 - \overline W)]}^{0.333\;3}},\quad \overline W > 50}\end{array}} \right.$ 。其中:0≤IFSS≤100,0≤$\overline M $ ≤100,0≤$\overline U $ ≤100,0≤$\overline W $ ≤100。$\overline M = 100\left( {\dfrac{{\sum\limits_{i=1}^{N} {{M_i}} }}{N}} \right)$ ,$\overline W = 100\left( {\dfrac{{\sum\limits_{i=1}^{N} {{W_i}} }}{N}} \right)$ ,$\overline U = 100\left( {\dfrac{{\sum\limits_{i=1}^{N} {{U_i}} }}{N}} \right)$ ,其中:N为样地树木株数。
2.1. 野外调查
2.2. 数据分析
-
芦芽山阴坡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按相对多度筛选出群落优势度较高的物种仅为华北落叶松和云杉,因此在针对树种进行空间结构计算时,仅针对优势树种进行。群落及各树种平均角尺度及其参数分布见表2,仅海拔2 150 m处群落的平均角尺度为0.51,其余海拔处林分的平均角尺度为0.52~0.53,可见,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几乎均为聚集分布型,但聚集程度较低。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群落的角尺度整体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不同海拔间未表现出明显差异。5个海拔群落中Wi=0的频率很低,甚至不存在,说明该林分中林木很均匀分布的情况极少,而Wi=0.5的频率均为最高,占比均在40%以上,说明该天然林分中林木大多处于随机分布状态,Wi=0.75与Wi=1.00角尺度的频率之和稍大于Wi=0与Wi=0.25角尺度的频率之和,说明不均匀分布的状态稍多于均匀分布的状态。
海拔/m 树种 不同角尺度Wi下的分布频率 平均值 0 0.25 0.50 0.75 1.00 1 950 华北落叶松 0 0 0.60 0.2 0.20 0.65 云杉 0 0.36 0.36 0.21 0.07 0.50 群落 0 0.28 0.41 0.21 0.10 0.53 2 050 华北落叶松 0 0.12 0.56 0.20 0.12 0.58 云杉 0 0.25 0.75 0 0 0.44 群落 0 0.17 0.61 0.14 0.08 0.53 2 150 华北落叶松 0.02 0.20 0.53 0.23 0.02 0.51 云杉 0 0.17 0.50 0.28 0.06 0.56 群落 0.02 0.21 0.51 0.24 0.02 0.51 2 350 华北落叶松 0 0.29 0.57 0.14 0 0.46 云杉 0 0.19 0.51 0.26 0.04 0.54 群落 0 0.22 0.50 0.24 0.04 0.53 2 550 华北落叶松 0 0 1.00 0 0 0.50 云杉 0.02 0.18 0.51 0.27 0.02 0.52 群落 0.02 0.17 0.53 0.26 0.02 0.52 Table 2. Species angle index of L. principis-rupprechtii-Picea spp. secondary forests
不同海拔的2种优势树种的角尺度特征表现不尽相同,华北落叶松的角尺度为0.46~0.65,云杉的角尺度为0.44~0.56,华北落叶松在2 350 m处表现为均匀分布,低海拔以聚集分布为主,高海拔以随机分布为主;云杉则在2 050 m处呈均匀分布,低海拔以随机分布为主,高海拔以聚集分布为主。随海拔的升高,华北落叶松分布株数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云杉则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且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的株数分别在海拔2 150和2 550 m达到最大,在其株数较多的海拔均呈聚集分布。2个树种的角尺度均在Wi=0.50时的分布频率最大,优势树种在林分中都属于随机分布。
-
芦芽山阴坡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各海拔群落平均大小比数为0.47~0.52,整体均接近中庸状态,说明林内林木胸径的差异不明显,大小分化不严重,且不同海拔群落各大小比数所占的频率相差不大,约20%(表3)。
海拔/m 树种 不同大小比数Ui下的分布频率 Ui平均值 0 0.25 0.50 0.75 1.00 1 950 华北落叶松 0.60 0.20 0 0.20 0 0.20 云杉 0.14 0.43 0.29 0.14 0 0.36 群落 0.17 0.28 0.17 0.24 0.14 0.47 2 050 华北落叶松 0.32 0.20 0.20 0.24 0.04 0.37 云杉 0 0.13 0.25 0.25 0.38 0.72 群落 0.22 0.17 0.19 0.25 0.17 0.49 2 150 华北落叶松 0.20 0.28 0.12 0.22 0.18 0.48 云杉 0.06 0.22 0.22 0.22 0.28 0.61 群落 0.15 0.26 0.15 0.21 0.22 0.52 2 350 华北落叶松 0.57 0.29 0 0 0.14 0.21 云杉 0.13 0.21 0.17 0.28 0.21 0.56 群落 0.19 0.22 0.15 0.24 0.20 0.51 2 550 华北落叶松 1.00 0 0 0 0 0 云杉 0.20 0.20 0.17 0.26 0.18 0.50 群落 0.23 0.19 0.16 0.24 0.17 0.48 Table 3. Species neighborhood comparison of L. principis-rupprechtii-Picea spp. secondary forests
2种优势树种大小比数在不同海拔表现不同。随着海拔的升高,华北落叶松先由亚优势状态发展为中庸状态,后由中庸状态发展为优势状态;云杉则先由近亚优势状态发展为劣势状态,后发展为中庸状态,且2种优势树种均在其株数达到最大的海拔处表现为中庸状态。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在大小比数Ui=0或Ui=0.25时的分布频率均最大,云杉除在1 950 m时大小比数在Ui=0.25时的分布频率最大外,其余海拔均为Ui=0.75或Ui=1.00时分布频率最大。可见,华北落叶松在不同海拔的林分中均处于优势或亚优势状态,云杉处于劣势状态,华北落叶松的竞争力明显大于云杉。
-
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群落的平均混交度呈下降趋势,可见随海拔升高混交程度由强变弱,树种的组成趋于单一化。群落的混交度频率分布规律在不同海拔间差异较大(表4),海拔1 950 m时,以中强度混交为主,中强度混交比例之和达到86%以上,海拔 2 050 m以上,以零度和弱度混交为主。零度和弱度混交比例之和达到60%以上,且混交度Mi=0的频率随海拔升高逐渐增加,可见优势树种随海拔增加单种聚集现象加剧,进而导致了高海拔处林分整体处于弱度混交。
海拔/m 树种 不同混交度Mi下的分布频率 Mi平均值 0 0.25 0.50 0.75 1.00 1 950 华北落叶松 0 0 0 0.40 0.60 0.90 云杉 0 0.29 0.50 0.14 0.07 0.50 群落 0 0.14 0.34 0.24 0.28 0.66 2 050 华北落叶松 0.20 0.52 0.20 0 0.08 0.31 云杉 0 0.63 0 0 0.38 0.53 群落 0.14 0.50 0.14 0 0.22 0.42 2 150 华北落叶松 0.55 0.22 0.12 0.10 0.02 0.20 云杉 0 0.11 0.22 0.61 0.06 0.65 群落 0.39 0.21 0.15 0.16 0.09 0.35 2 350 华北落叶松 0 0 0 0.43 0.57 0.89 云杉 0.45 0.45 0.11 0 0 0.16 群落 0.39 0.39 0.09 0.06 0.07 0.26 2 550 华北落叶松 0 0 0 0 1.00 1.00 云杉 0.82 0.17 0.01 0 0 0.05 群落 0.79 0.16 0.01 0 0.04 0.09 Table 4. Species mingling degree of L. principis-rupprechtii-Picea spp. secondary forests
随着海拔的升高,华北落叶松的混交状态由强变弱,后又变强,云杉则除2 150 m海拔处为强度混交为主外,其余海拔均为中弱度混交为主。可能是随着海拔的升高,华北落叶松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云杉则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进而其数量在增加时的海拔处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单种聚集现象,因而呈弱度混交状态。
-
林分空间结构指数能够很好地反映不同林分所处的状态。图1可看出:随着海拔的升高,芦芽山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空间结构指数逐渐减小,可见低海拔林分的空间结构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