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1年  第38卷  第1期

北亚热带麻栎林土壤植硅体碳储量研究
王霞, 胡海波, 程璨, 张帅, 陈建宇, 卢洪霖
2021, 38(1): 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83
[摘要](1706) [HTML] (256) [PDF](112)
摘要:
目的  研究北亚热带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土壤植硅体碳(PhytOC)质量分数及剖面分布规律,探讨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植硅体碳储量的差异。  方法  以江苏省句容市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按照0~10、10~20、20~40、40~60 cm分层取土壤样品,测定植硅体和植硅体碳质量分数,并估算麻栎林土壤植硅体碳储量。  结果  土壤有效硅质量分数为45.7~153.3 mg·kg−1,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各分层之间有效硅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不同林龄麻栎林土壤有...
晋西黄土区不同水文年土壤水分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分析
孙占薇, 马岚, 梅雪梅, 刘京晶, 王福星, 张金阁, 燕琳
2021, 38(1): 10-2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60
[摘要](1244) [HTML] (786) [PDF](85)
摘要:
目的  晋西黄土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水分是制约植被生长的重要因子。为深入了解该区域土壤水分年际变化,明确制约该区域土壤储水量的关键因子,探讨晋西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在生长季节内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方法  以定位观测法为主,对人工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天然三角槭Acer buergerianum林和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草地生长季(5−10月)内0~400 cm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在此基础上,根据含水量标准差对土壤进行活跃层划分,...
长期菌渣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交互效应
陈文博, 王旭东, 石思博, 季诗域, 叶正钱, 任泽涛, 刘璋
2021, 38(1): 21-3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39
[摘要](1771) [HTML] (301) [PDF](61)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期尺度上不同比例菌渣化肥配施对水稻Oryza sativa生育时期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方法  在水稻田间长期定位试验条件下,设置化肥水平为常规施肥量的0%(C0)、50%(C50)、100%(C100),渣相对用量0%(F0)、50%(F50)、100%(F100)各3个水平,共9个处理,分析了水稻主要生育时期各处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活性变化,以及菌渣化肥配施对土壤酶活性的交互效应。  结果  土壤酶活性随水稻生育时期的变化呈现出明显规律性,过氧化氢酶、蔗...
污泥与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施用量对林地土壤重金属质量分数及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胡自航, 赵霞, 董晓芸, 郑景明, 蒋丽伟
2021, 38(1): 31-3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62
[摘要](1265) [HTML] (309) [PDF](59)
摘要:
目的  研究了城市污泥与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在人工林地施用2 a后重金属质量分数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以期为城市污泥产品在林业上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榆树Ulmus pumila林地设计随机区组试验,根据堆肥中污泥含量设置4种混合堆肥施加量水平(0、15、30、60 t·hm−2),施用2 a后采集土样测定其中铬、铅、铜、锌、镉和镍等7种重金属指标(总量及形态)、土壤微生物碳氮质量分数、土壤呼吸强度及4种土壤酶活性等7种土壤微生物指标,分析不同施肥量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固定化木质素降解菌对园林废弃物堆肥的影响
孟童瑶, 李素艳, 邹荣松, 余克非, 付冰妍, 揭阳
2021, 38(1): 38-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19
[摘要](1792) [HTML] (452) [PDF](86)
摘要:
目的  以生物质炭和米糠为载体,将木质素降解菌No.11通过固定化的方式制备促进园林废弃物堆肥腐熟的固体菌剂。  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接菌量(5%、10%、15%、20%、25%)、保护剂体积分数(0、4%、8%、12%、16%、20%)、含水率(5%、10%、15%、20%、25%)的优化范围,再通过正交试验在该范围内寻找固体菌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以市售常见有效微生物复合菌(EM菌)菌剂为对比,将制得的菌剂添加到园林废弃物堆肥中,探究其对木质素、纤维素降解和相关酶活力的影响。  结...
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空间结构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龙俊松, 汤孟平
2021, 38(1): 47-5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67
[摘要](1645) [HTML] (256) [PDF](86)
摘要:
目的  研究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的空间结构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常绿阔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00 m×100 m的大型固定样地,用相邻格子调查方法将样地划分为100个10 m×10 m的调查单元,对样地内林木进行实测。用聚集指数、竞争指数和树种多样性混交度描述空间结构特征,以坡度、坡向、海拔和粗糙度作为地形因子,利用方差分析分析空间结构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  结果  ①坡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竞争指数显著增大...
芦芽山阴坡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
武秀娟, 奥小平, 赵育鹏, 崔雪晴
2021, 38(1): 58-6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61
[摘要](1409) [HTML] (329) [PDF](44)
摘要:
目的  分析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阴坡典型天然次生林的林分空间结构,为当地天然次生林的科学经营和相似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的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芦芽山自然保护区阴坡5个不同海拔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云杉Picea spp.天然次生林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计算群落的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分析不同海拔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结果  华北落叶松-云杉天然次生林平均角尺度为0.51~0.53,林木空间分布格局以聚集分布...
雅安周公山不同发育阶段峨眉含笑的枝叶性状
彭希, 赵安玖, 陈智超, 吕佳瑶, 李曜汐
2021, 38(1): 65-7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09
[摘要](1351) [HTML] (387) [PDF](40)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的枝叶性状,可了解峨眉含笑种群枝叶之间对资源的权衡利用情况,预测枝叶性状的空间分布情况。  方法  以四川省雅安周公山不同发育阶段的峨眉含笑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主轴分析(SMA)、主成分分析(PCA)和地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峨眉含笑枝叶性状的相关性和空间特征。  结果  ①不同发育阶段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干鲜比、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厚度、1年生小枝密度、2年生小枝密度、2年生小枝干鲜比之间差异显著(P<0.05...
光照和氮素对芒萁克隆繁殖特性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王佳佳, 张明如, 伊力塔, 张汝民, 何云核
2021, 38(1): 74-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99
[摘要](1284) [HTML] (310) [PDF](27)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光照和施氮水平对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克隆繁殖特性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旨在为芒萁单优层片发育过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3种光照[透光率35.96%(L1)、13.00%(L2)和4.75%(L3)]和2种氮素水平[施氮(N1)和不施氮(N0)],比较分析光照和氮素对芒克隆繁殖特性及物量分配的影响。  结果  ①在2种氮素水平下,L2处理的根状茎芽数出现最大值,L3处理的克隆分株数显著低于L1和L2(P<0.05)...
毛竹茎秆快速生长期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基因表达分析
王灵杰, 栗青丽, 高培军, 韦赛君, 吕嘉欣, 高岩, 张汝民
2021, 38(1): 84-9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77
[摘要](2154) [HTML] (424) [PDF](111)
摘要:
目的  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快速生长期茎秆光合碳同化规律。  方法  以毛竹笋竹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毛竹茎秆和成熟叶片核酮糖-1,5-二磷酸氧合酶(Rubisco)、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NADP-苹果酸酶(NADP-ME)、NADP-苹果酸脱氢酶(NADP-MDH)、PEP羧激酶(PEP-C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双激酶(PPDK)活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链式反应(qPCR)对相应部位光合关键酶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分析。  结果  茎秆...
毛竹早期光诱导蛋白基因克隆及功能分析
娄永峰, 高志民
2021, 38(1): 93-10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37
[摘要](1464) [HTML] (474) [PDF](62)
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光诱导蛋白(ELIP)基因在竹子光保护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述竹子光保护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实生苗为材料,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克隆毛竹ELIP基因,利用qRT-PCR技术研究其在不同光照诱导下的表达谱,同时通过在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异位表达对1个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鉴定。  结果  克隆获得了3个毛竹ELIP基因(PeELIP1、PeELIP2和PeELIP3),分别编码165、179和182...
流式细胞术在测定竹类植物基因组大小中的应用
陈蓉芬, 黄坚钦, 陈荣, 徐川梅
2021, 38(1): 103-11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12
[摘要](1467) [HTML] (432) [PDF](41)
摘要:
目的  分析竹类植物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基因组大小的影响,可提高植物基因组大小测定精度。  方法  以竹类植物叶片和笋为材料,以水稻Oryza sativa为参照,设置细胞核染色时间为1、3、5、7、9、12、18、24和30 min共9个梯度,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不同组织部位及处理的基因组大小进行分析。  结果  ①对同一竹种而言,其叶片和笋流式峰形图相似,基因组大小仅存在微小差异,差值为0.04~0.20 pg。②不同竹种对染色时间要求不同,其中,唐竹Sinobambusa ...
施氮对毛竹笋营养成分的影响
张晗, 李全, 郭子武, 吕建华, 应叶青, 宋新章
2021, 38(1): 112-1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56
[摘要](1571) [HTML] (397) [PDF](32)
摘要:
目的  探讨氮沉降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品质的影响,为竹笋品质改善和人体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人工喷氮模拟氮沉降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水平的氮沉降[0 kg·hm−2·a−1(对照)、30 kg·hm−2·a−1(低氮,N30)和60 kg·hm−2·a−1(高氮,N60)]对毛竹笋不同氨基酸、营养成分(维生素C、粗纤维、粗蛋白质、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质量分数的影响。  结果  氮沉降对毛竹笋营养品质和矿质元素影响显著,氮沉降显著增加了总氨基酸、必需...
外源油菜素内酯对毛竹实生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启程, 余学军
2021, 38(1): 120-12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61
[摘要](1862) [HTML] (592) [PDF](31)
摘要:
目的  研究外源喷施油菜素内酯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未来毛竹种植栽培及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方法  以毛竹实生苗为试材,通过水培试验,设置6种不同质量浓度油菜素内酯溶液处理[0(对照)、0.050 0、0.010 0、0.005 0、0.001 0、0.000 5 mg·L−1],比较处理间毛竹实生苗生长性状、光合色素、光合特性以及抗氧化系统等的差异。  结果  从整体上看,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在不同程度上对毛竹实生苗...
油用牡丹‘凤丹’不同生育期矿质元素的动态变化
徐桠楠, 宋程威, 张利霞, 郭丽丽, 段祥光, 刘曙光, 侯小改
2021, 38(1): 128-13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303
[摘要](1547) [HTML] (407) [PDF](42)
摘要:
目的  研究油用牡丹‘凤丹’Paeonia ostii ‘Feng Dan’不同生育期矿质元素动态变化规律,为油用牡丹的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方法  以8年生油用牡丹‘凤丹’为材料,测定根、茎、叶以及不同生育期果荚和种子的矿质元素,分析矿质元素积累分配特性以及矿质元素分配的相关性。  结果  生育期内油用牡丹‘凤丹’根、茎、叶中的磷持续下降,根和叶中的氮持续降低,钾和镁在不同器官内变化趋势不同。铁在不同器官内的质量分数均大于其他微量元素,除铜外,其他微量元素在根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2种刺柏属彩色树叶色参数与色素变化
王玥, 裴顺祥, 孙敬爽, 郭慧, 吴莎, 吴迪, 褚洋, 辛学兵
2021, 38(1): 138-1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90
[摘要](1289) [HTML] (378) [PDF](17)
摘要:
目的  研究刺柏属Juniperus彩色树叶色参数与色素变化规律。  方法  以欧洲刺柏‘金叶疏枝’Juniperus communis ‘Gold Cone’ (JC)和鹿角桧‘金叶’Juniperus×media ‘Pfitzeriana Aurea’ (JM) 2年生扦插苗为对象,测定不同季节叶色参数(L*、a*、b*)、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和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叶色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回归方程。  结果  ①不同季节欧洲刺柏‘金叶疏枝...
稻草在LiCl/DMSO中的溶解及再生性能
吴文娟, 刘慧君, 李博文, 闫雪晴, 徐露, 谢东甲
2021, 38(1): 147-15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63
[摘要](1913) [HTML] (427) [PDF](38)
摘要:
目的  以球磨稻草(水稻Oryza sativa秸秆)为原料,通过氯化锂/二甲亚砜(LiCl/DMSO)溶剂体系处理,探讨球磨稻草在LiCl/DMSO溶剂体系中的溶解行为及再生特点。  方法  选取稻草叶、带节的秆、不带节的秆、全秆等4个部位,设置0.5、1.0 h球磨时间,设置LiCl质量分数为2%、4%、6%、8%的LiCl/DMSO溶剂体系进行溶解后再生,按照标准方法测定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灰分等化学成分,通过碱性硝基苯氧化来测定木质素结构单元的产率,分析木质素的缩合程度,采用...
神农架林区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
曹嘉铄, 邓政宇, 胡远东, 吴妍
2021, 38(1): 155-16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79
[摘要](1806) [HTML] (374) [PDF](62)
摘要:
目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神农架林区森林保护工程陆续实施,使得神农架林区景观格局发生显著变化。需要分析这些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以探究保护工作成效,同时为林区未来生态环境保护与土地合理利用对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方法  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以神农架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6、2007、2018年共3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格局分布重心模型与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了神农架林区1996−2018年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力。  ...
基于图斑精细化管理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效果评估
罗梦琦, 段倩, 姜雅琼, 刘霞, 李想, 吴镇宇, 胡续礼
2021, 38(1): 165-17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68
[摘要](1763) [HTML] (402) [PDF](44)
摘要:
目的  探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后治理效果。  方法  以山东省蒙阴县张家村小流域为例,以水土保持基础图斑和效果图斑为单元,基于高分辨率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等技术,通过调查测定和野外复核,对比分析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实施前后土地利用、林草植被覆盖、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流失状况变化。  结果  ①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后图斑变化数量共339个,变化面积870.60 hm2,变化方向主要为坡耕地/旱梯田转变为果园,其次为坡耕地变转为旱梯;②基础年林草覆盖率31.13%,评估年...
抵消机制背景下企业森林碳汇需求价格模拟
杨虹, 龙飞, 朱臻, 潘瑞, 沈月琴
2021, 38(1): 173-18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306
[摘要](1190) [HTML] (283) [PDF](26)
摘要:
目的  从森林碳汇需求角度,测算与分析企业减排成本、森林碳汇需求价格及政策影响因素,以期更全面了解森林碳汇的市场需求潜力,推进森林碳汇市场的发展。  方法  以北京、上海、湖北、广东4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为案例区,选择火电、化工、钢铁3个碳排放密集型代表行业,通过方向性距离函数方法计算89家2 759个样本减排单位的碳边际减排成本,进而采用罗宾斯坦恩博弈模型测算森林碳汇的需求价格,运用云模型测度不同行业和地区企业的森林碳汇需求价格并模拟政策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结果  样本结果显示:火...
景区环境与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
张建国, 刘雨潇
2021, 38(1): 184-19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43
[摘要](1333) [HTML] (355) [PDF](36)
摘要:
目的  研究景区环境感知和运动体验与健康功效的关系。  方法  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衢州市柯城区灵鹫山森林运动小镇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采用结构方程进行分析,研究森林运动型景区环境感知和休闲运动体验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的影响。  结果  ①森林运动小镇景区环境感知满意度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均值为0.26。对游客环境恢复性感知4个维度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延展性(0.29)>魅力性(0.27)>兼容性(0.25)>远离(0.23),对4个维度...
狼毒的种群生态与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骆望龙, 张勃, 方强恩
2021, 38(1): 193-2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34
[摘要](2085) [HTML] (497) [PDF](44)
摘要: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旨在探讨种群发展动态、分布及其与生境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对理解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是退化草地的典型毒杂草之一,开展狼毒种群生态与繁殖生物学研究能为该毒草型退化草地控制与修复、草地资源管理以及草地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综述了狼毒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种群扩散与定植方面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狼毒的繁育系统特征、传粉综合征以及繁殖分配策略,讨论了狼毒的化感作用和种群生态功能,最后结合当前...
十字花科植物蜡质形成特性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陆伟杰, 郑伟尉, 吴砚农, 臧运祥
2021, 38(1): 205-21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138
[摘要](2582) [HTML] (501) [PDF](105)
摘要:
十字花科Brassicaceae包含蔬菜、油料作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和染料植物等,是一类1年生、2年生或多年生的植物,是中国最重要的蔬菜和油料作物之一。蜡质的主要成分是超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十字花科植物的蜡质是其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形成的保护结构,在维持水分平衡、反射紫外线、减少外来机械损伤、降低低温伤害、抵御细菌真菌入侵、防止果实开裂与昆虫侵食等抵抗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十字花科植物蜡质类型、生理功能、遗传特性、合成与转运途径等方面进行综述,可为十字花科植物的蜡质代谢研究提供参考...
3种化学杀虫剂对筛胸梳爪叩甲幼虫的毒力测定
金京, 谢榕, 杜永斌, 吴佳昊, 周柳江, 樊建庭
2021, 38(1): 214-2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731
[摘要](1440) [HTML] (346) [PDF](8)
摘要:
目的  为明确3种化学杀虫剂对筛胸梳爪叩甲Melanotus ribricollis幼虫的防治效果,选择最适杀虫剂。  方法  采取拌土法对幼虫阶段筛胸梳爪叩甲进行室内毒力测定。选取了质量分数为5.0%的辛硫磷颗粒剂、0.5%的氟虫腈粉剂20.0%的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种药剂,分别以5个质量分数梯度均匀拌入按照1∶2的体积比混合的砂子和竹林土中,以喷洒清水作为空白对照,24 h后观察不同药剂处理后筛胸梳爪叩甲的死亡率。  结果  3种化学杀虫剂对筛胸梳爪叩甲均有一定的毒杀效果,毒力由高...
高黎贡山南段长蕊木兰天然更新研究
李贵祥, 柴勇, 和丽萍, 赵欣凤, 毕波, 马赛宇, 陈建洪
2021, 38(1): 219-22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68
[摘要](1253) [HTML] (266) [PDF](50)
摘要:
目的  长蕊木兰Alcimandra cathcartii为国家Ⅰ级保护植物。探究长蕊木兰天然更新的状况,更好地对长蕊木兰进行保护。  方法  通过设置样圆对长蕊木兰天然更新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长蕊木兰空间格局和更新。  结果  ①长蕊木兰种群内分布型的指标方差(S2)和平均数的比率(m)为4.14,显著大于1.00,表明长蕊木群个体分布不均匀,调查样圆内幼树的分布是集群型的。②长蕊木兰在8个样圆内的更新数量为67株,更新数量较少。从所更新的长蕊木兰幼苗径级分布来看,幼苗幼树、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