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米Zea mays是主要的食品、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在粮食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容重作为玉米商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成为国际贸易中质量分级的重要因素[1]。容重由单位容积内的粒数和质量决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玉米整株的外形、吐丝期、抽雄期、灌浆期等[1]。前人研究发现:籽粒灌浆率是影响作物籽粒容重的关键因素[2]。授粉 2~3周后,籽粒的灌浆速度较快,内部物质在此期间迅速积累[3]。由于玉米胚乳质量占籽粒质量的85%,玉米籽粒的饱满度主要受胚乳的影响[3]。胚乳细胞的增殖和发育决定了籽粒的质量和品质,玉米胚乳的发育包括籽粒库容建成和籽粒库充实[4]。籽粒库容的建成主要是胚乳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扩张,以及胚乳细胞中淀粉颗粒的发育;籽粒库的充实主要通过淀粉的持续合成和积累,以及胚乳中淀粉颗粒的逐渐膨胀[5]。胚乳淀粉质量分数为70%~75%[5],由此可知,玉米中淀粉质量分数与容重紧密相关,容重可以反映籽粒的品质和成熟度[6]。以往研究对玉米品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方面,对容重的研究较少。
籽粒容重与其他品质性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玉米中,吴春胜等[7]发现籽粒容重与蛋白质、脂肪含量负相关;张丽等[8]发现容重与蛋白质、淀粉含量正相关;张静等[9]发现容重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与脂肪、淀粉含量正相关;而DORSEY-REDDING等[10]则发现容重与淀粉含量负相关。综上所述,玉米容重与其他品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存在争议。
前期通过数量性状基因座(QTL)或全基因组关联 (GWAS) 分析发现容重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玉米中具有高度遗传性,并且筛选到一些关键 QTLs、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或基因[11−16]。在玉米中,ZHANG等[11]对 B73 × Mo17构建的IBMSyn10 DH群体对容重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筛选到17个候选基因,其中包括 ATHB-4 (Zm00001d044081)。DING等[17]利用 Chang 7-2 × Zheng 58 构建的 225 个自交系群体通过混合模型(MLM)进行 QTL 分析,鉴定到 5 个与容重相关的 QTLs。LIU等[18]利用 10 个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 QTL 分析,在玉米中鉴定出 70 个 QTLs。由于容重是一个复杂的数量性状,目前关于控制容重的关键基因鉴定进展缓慢。
本研究使用 517份玉米种质对容重与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直链淀粉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选取极端种质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 分析,挖掘控制容重的关键基因,为容重调控机制研究和高容重新品种选育提供候选基因和优异种质。
-
从表1可见:玉米籽粒容重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在东阳,分别为 904.00和 254.55 g·L−1。东阳容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临安的变异系数最小。经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分析后,容重为431.41~798.55 g·L−1,变异系数降至 8.47%。粗蛋白质量分数最大值在乐东,最小值在东阳。东阳粗蛋白质量分数的变异系数最大,临安的变异系数最小。经 BLUP 分析,粗蛋白质量分数为6.17%~17.89%,变异系数降至 10.09%。粗脂肪质量分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在东阳,分别为 14.57%和 2.01%。东阳的粗脂肪质量分数变异系数最大,而临安最小。经 BLUP 分析,粗脂肪质量分数为 2.64%~12.99%,变异系数降至 29.01%。粗淀粉质量分数最大值在乐东,最小值在东阳。东阳的变异系数最大,临安的变异系数最小。经 BLUP 分析,粗淀粉质量分数为 12.45%~71.25%,变异系数降至 11.04%。直链淀粉质量分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在东阳,分别为 36.44% 和 2.66%。东阳的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变异系数最大,而临安最小。经 BLUP 分析,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在 5.70%~32.68%,变异系数降至 26.44%。支链淀粉质量分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均在乐东,分别为65.94%和18.66%。经 BLUP 分析,支链淀粉质量分数为 16.65%~61.79%,变异系数降至 16.65%。直支比最大值在东阳,最小值在乐东。东阳的变异系数最大,而乐东的变异系数最小。经 BLUP 分析,直支比为 0.16~2.30,变异系数降至 33.08%。
项目 地点 容重/(g·L−1) 质量分数/% 直支比 粗蛋白 粗脂肪 粗淀粉 直链淀粉 支链淀粉 均值±标准差 东阳 606.84±101.03 12.48±2.08 4.98±2.00 62.73±9.64 21.87±8.94 40.83±10.64 0.60±0.32 乐东 692.46±69.45 13.98±2.08 5.01±1.70 64.23±6.00 21.89±6.77 42.35±8.30 0.55±0.21 临安 712.90±52.82 12.77±1.35 5.03±1.17 64.88±4.25 21.06±6.85 43.75±8.06 0.52±0.21 BLUP 664.42±56.29 13.17±1.33 5.04±1.46 63.21±6.98 22.10±5.84 41.46±6.90 0.58±0.19 数值范围 东阳 254.55~904.00 7.66~20.30 2.01~14.57 19.95~72.46 2.66~36.44 4.98~65.13 0.07~3.00 乐东 366.67~840.00 9.05~20.70 2.46~13.61 34.36~77.08 3.20~34.12 18.66~65.94 0.06~1.10 临安 431.82~871.43 9.72~17.91 3.13~12.00 36.76~72.17 4.36~31.50 20.70~64.65 0.07~1.17 BLUP 431.41~798.55 6.17~17.89 2.64~12.99 12.45~71.25 5.70~32.68 16.65~61.79 0.16~2.30 变异系数/% 东阳 16.65 16.66 40.13 15.37 40.88 26.07 53.39 乐东 10.03 14.85 33.83 9.34 30.95 19.59 37.44 临安 7.41 10.58 23.29 6.55 32.50 18.41 40.06 BLUP 8.47 10.09 29.01 11.04 26.44 16.65 33.08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for maize test weight and other quality traits
-
如图1所示:容重主要分布在 650.00~700.00 g·L−1,群体分布呈标准正态分布。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和直支比分别主要分布在 12.00%~13.00%、4.00%~5.00%、64.00%~68.00%、24.00%~27.00%,40.00%~46.00%,0.60~0.80内。粗蛋白、粗淀粉质量分数的群体分布呈正态分布,粗脂肪、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和直支比的群体分布呈偏态分布。
-
品质性状作为因变量,品种和环境作为自变量进行分析(表2)发现:容重、粗脂肪和粗淀粉质量分数受品种、环境以及品种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极显著影响(P<0.01)。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质量分数受品种影响极显著(P<0.01),但不受环境以及品种与环境间交互作用的影响。粗蛋白质量分数、直支比受品种和环境的显著影响(P<0.01或P<0.05),但不受品种和环境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
性状 变异来源 平方和 F P 性状 变异来源 平方和 F P 容重 品种 415221.072 100.721 <0.001** 直链淀粉 品种 4869.787 135.622 <0.001** 环境 159948.328 38.799 <0.001** 环境 91.143 2.538 0.112 品种×环境 13620.659 3.304 0.003** 品种×环境 65.838 1.834 0.140 粗蛋白 品种 171.774 50.379 <0.001** 支链淀粉 品种 5845.288 86.835 <0.001** 环境 94.612 27.749 <0.001** 环境 59.727 0.887 0.347 品种×环境 4.487 1.316 0.268 品种×环境 80.387 1.194 0.311 粗脂肪 品种 317.333 171.032 <0.001** 直支比 品种 3.630 71.754 <0.001** 环境 14.765 7.958 0.005** 环境 0.284 5.613 0.018* 品种×环境 7.527 4.057 0.007** 品种×环境 0.038 0.758 0.518 粗淀粉 品种 6118.363 164.49 <0.001** 环境 330.135 8.876 0.003** 品种×环境 240.086 6.455 <0.001** 说明:*表示P<0.05;**表示P<0.01。 Table 2. Joint analysis of kernel test weight and other quality traits of maize inbred lines in different experimental sites
-
相关性分析(图2)显示:容重与粗蛋白、粗脂肪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容重与直支比之间无相关性。粗蛋白、粗脂肪质量分数与粗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粗蛋白与粗脂肪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粗淀粉与直链淀粉、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直支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直支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支链淀粉质量分数与直支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
通过主成分分析,容重较高、粗淀粉质量分数较高、粗蛋白质量分数较低的种质被划分为 A 组,而容重较低、粗淀粉质量分数较低、粗蛋白质量分数较高的种质被划分为 B 组(图3A),说明 A 组和 B 组之间的基因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在主成分分析中,PC1 可解释 43.9% 的表型,PC2 可解释 15.7% 的表型(图3B)。与 A 组相比,B1、B2、B3、B4中分别有1 847、4 729、2 273、1 918个基因上调,而 B1、B2、 B3 、 B4 中分别有 391 、 350 、 433 、 352 个基因下调(图3C~D)。经过韦恩分析发现:其中140个基因在B组中共同上调,19个基因受到下调。对上述159个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发现分别有 50 和 47 个基因富集于细胞过程、生物过程的代谢,54 个基因富集在细胞构造及组成中,46 个基因分别具有结合和催化活性的分子功能(图3E)。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有 7 个基因富集于糖酵解/葡萄糖生成(ko00010),5 个基因富集于光合生物碳固定(ko00710),8 个基因富集于碳代谢(ko01200),7 个基因富集于氨基酸生物合成中的碳固定(ko01230) (图3F)。
为了进一步挖掘控制容重和品质性状的关键基因,从与碳代谢、光合组织中的碳固定以及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相关途径中筛选出 8 个候选基因,通过 RT-qPCR 或 RNA-Seq 进行了验证分析。通过 RT-qPCR 分析,编码6-磷酸海藻糖合酶6的 Zm00001d043468 在 B2 中的表达量是 A2 的 3.7 倍。RNA-Seq 数据中,Zm00001d043468 的表达水平在 B 组中较 A 组升高 2.8 倍,而通过RT-qPCR检测发现该基因在 B 组中的表达量是 A 组的 2.7 倍 (图4A)。通过 RT-qPCR 分析,编码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同源基因-3的Zm00001d028709在B1和B4组的表达量是 A1 组的51倍。通过 RNA-Seq 分析发现,Zm00001d028709 的表达水平在 B 组较 A 组升高 3.1 倍,而RT-qPCR分析显示该基因在 B 组中表达量是 A 组的 4.9 倍 (图4B)。通过RT-qPCR 分析,编码葡萄糖-6-磷酸/磷酸转运体-2 的 Zm00001d021653 在 B4 组的表达量是 A4 组的 21.4 倍。通过 RNA-Seq分析发现 Zm00001d021653 的表达水平在B 组较 A 组升高 10.2 倍,而RT-qPCR实验验证发现该基因在 B 组表达量是 A 组的 4.6倍 (图4C)。通过 RT-qPCR 分析,编码普鲁兰酶型淀粉脱支酶 1 的 Zm00001d004438 在 A4 组的表达量是 B3 组的 1.4 倍。通过 RNA-Seq 分析发现 Zm00001d004438在A 组的表达量较 B 组升高 2.3 倍,而使用RT-qPCR验证发现该基因在 A 组的表达量是 B 组的1.9倍 (图4D)。通过 RT-qPCR分析,编码己糖激酶-6 的 Zm00001d043511 在 B3 组的表达量是 A2 组的 6.9 倍。通过 RNA-Seq 分析发现Zm00001d043511在 B 组的表达量较A 组升高 2.1 倍,而RT-qPCR验证该基因在 B 组表达量是 A 组的 2.6 倍 (图4E)。通过RT-qPCR分析,编码2-脱氢-3-脱氧磷酰辛酸醛缩酶的 Zm00001d041775 在 B2 中的表达量是A2的17倍。通过 RNA-Seq 分析发现Zm00001d041775在 B 组中的表达量较 A 组升高 3.4 倍,而 RT-qPCR检测该基因在B 组的表达量是 A 组的 3.4 倍 (图4F)。通过RT-qPCR分析,编码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叶绿体二氢脂酰赖氨酸-残基乙酰转移酶组分-4的 Zm00001d032224 在 B4 组的表达量是A2组的 46.9倍。通过 RNA-Seq 分析发现 Zm00001d032224 在B 组的表达量较 A 组升高 1.8倍,而 RT-qPCR检测该基因在B 组的表达量是 A 组的 4.6倍 (图4G)。通过 RT-qPCR 分析,编码细胞膜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C2的Zm00001d035156在B4组的表达量是A4组的25.6倍。通过 RNA-Seq分析发现:Zm00001d035156在B组的表达量较A组升高 2.8 倍,而RT-qPCR显示该基因在B组的表达量是 A 组的3.4倍 (图4H)。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RT-qPCR和 RNA-Seq 检测基因表达的趋势是一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RT-qPCR 和 RNA-Seq 数据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 为 0.831 8 (图4I)。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est weight and other quality traits and candidate gene mining in 517 maize germplasms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45
- Received Date: 2024-01-28
- Accepted Date: 2024-04-16
- Rev Recd Date: 2024-04-12
- Available Online: 2024-07-12
- Publish Date: 2024-07-12
-
Key words:
- maize /
- kernel test weight /
- quality traits /
- regulation mechanism
Abstract:
Citation: | YANG Zhangyu, CHEN Xiaoyang, LI Yan, LI Xinze, BAI Kangjie, LUO Yao, ZHAO Guangwu, SHI Junsheng, HAN Qinghui.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est weight and other quality traits and candidate gene mining in 517 maize germplasms[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4, 41(4): 669-67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