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9年  第26卷  第6期

研究论文
阻燃型竹丝成形材燃烧动力学和燃烧性能
傅深渊, 程书娜, 赵广杰, 高建荣, 胡飚, 栾复友
2009, 26(6): 767-773.
[摘要](3817) [PDF](305)
摘要:
使用锥形量热仪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阻燃剂磷酸氢二铵[(NH4)2HPO4]处理与未处理竹丝,并分别用三聚氰胺苯酚甲醛(MPF)共缩聚树脂和酚醛(PF)树脂浸渍所得竹丝成形材的燃烧反应过程。采用化学动力学法建立了4种竹丝成形材在燃烧过程中质量损失率和时间的动力学模型,并分析比较了4种试件的质量损失率、热释放总量、释热速率、释烟总量、一氧化碳释放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等燃烧性能和燃烧反应表观活化能Eα。结果显示,当4种试件在质量损失率大于60%以后,均出现燃烧拐点。阻燃剂磷酸氢二铵能有效提高竹丝成形材的阻燃性能,燃烧温度735 ℃时,4种试件的阻燃效果依次为:经磷酸氢二铵处理的MPF树脂竹丝成形材>经磷酸氢二铵处理的PF树脂竹丝成形材>未经磷酸氢二铵处理的MPF树脂竹丝成形材>未经磷酸氢二铵处理的PF树脂竹丝成形材。图3表4参11
酶处理对响叶杨木材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影响
韩书广, 周兆兵, 江华, 张洋
2009, 26(6): 774-777.
[摘要](3659) [PDF](185)
摘要:
为了研究分析酶处理工艺对杨木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影响,利用木材表面动态润湿模型研究了酶处理前后响叶杨Populus adenopoda木材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变化情况,以及酶处理用量和处理时间对其动态润湿性能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酶处理方法能提高杨木表面动态润湿性能。在相同条件下,水、甘油和二碘甲烷等3种试剂在酶处理后的杨木表面的K值(与液体湿润速度有关的衰减速率常数)的增幅分别达11.5%,7.3%和4.1%;随着酶用量的增加,以及酶处理时间的延长,杨木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改善效果更加明显。图2表3参8
美洲黑杨与青杨、川杨和卜氏杨人工杂交及杂种苗生长和抗病性状测定
胡斌, 樊军锋, 高建设, 周永学
2009, 26(6): 778-783.
[摘要](3633) [PDF](232)
摘要:
采取室内切枝水培杂交法开展了以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69号和57号为母本,青杨P. cathayana,川杨P. szechuanica和卜氏杨P. purdomii为父本的杨树派间人工杂交及杂种苗生长和抗病性状测定研究。结果表明:5个杂交组合坐果率、种子发芽率最高可达55%和20%,最低仅为20%和5%,可配性差异较大;5个杂交组合杂种苗生长存在极显著性水平差异;69号 × 川杨、69号 × 卜氏杨2个杂交组合杂种苗在苗高、地径生长方面表现最好,其平均苗高分别为2.87和2.38 m,平均地径分别为2.57和2.13 cm,且均与以57号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的杂种苗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故可以此初选出优良新品种单株;5个杂交组合杂种苗普遍发病,发病率均达100%,以69号为母本的3个杂交组合杂种苗表现出较低的感病指数,抗黑斑病能力优于以57号为母本的2个杂交组合。表4参26
帽儿山地区10年生白桦种源试验
高玉池, 魏志刚, 杨传平, 刘桂丰, 刘关君
2009, 26(6): 784-791.
[摘要](3889) [PDF](166)
摘要: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10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种源试验林14个种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和纤维素质量分数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种源4个性状的遗传参数比较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东方红、帽儿山和乌伊岭种源为优良纤维材种源,其纤维素质量分数遗传增益分别为5.29%,9.96%和2.85%,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43.26%,38.07%和36.96%。各种源性状与对应的地理气候因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主要受温度和日照的影响,即白桦生物性状的地理变异的实质是对温度和日照时间的高度适应。聚类分析将14个种源划分为3个种源区,即大兴安岭种源区、辽东种源区和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种源区。图1表6参24
东部沿海地区苦楝果实的性状变异
教忠意, 唐凌凌, 王保松, 隋德宗
2009, 26(6): 792-796.
[摘要](3719) [PDF](134)
摘要:
对苏鲁两省沿海地区10个产地苦楝Melia azedarach果实长、果实宽、果实长宽比、果实千粒质量、核果长、核果宽、核果长宽比和核果千粒质量8个果实性状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产地间和产地内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产地间变异系数为2.15% ~ 18.53%,均小于产地内家系间变异系数。产地间广义遗传力为59.68% ~ 96.06%,亦均小于产地内家系间的广义遗传力。说明苦楝产地间和产地内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且产地内家系间变异> 产地间变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苦楝产地果实性状受经度和纬度双重影响,主要呈现以纬度为主,以经度为辅的变异模式,聚类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判断。苦楝产地内和产地间丰富的遗传变异为选育抗风耐盐等优良品种提供了资源基础。图1表4参9
不同种源鱼腥草形态变异规律
吴令上, 斯金平, 蓝云龙, 诸燕, 吕达
2009, 26(6): 797-801.
[摘要](4250) [PDF](158)
摘要:
揭示全国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主产区种质资源形态变异规律,为选育鱼腥草优良品种提供依据。对23个种源鱼腥草叶片、花、果实和地上茎等性状进行系统调查,分析各性状间及它们与地理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鱼腥草叶片形态、植株花果数、果序长度、果序直径、果柄长度、蒴果数、种子数、株植株高度和地径等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叶片形态和植株花果数变异最大,植株高度和种子数次之;形态特征间存在明显相关性,根据形态特征可将不同种源鱼腥草划分为2个类型;2个类型在主要挥发油成分、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及生理等性状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鱼腥草种质资源在形态、化学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为鱼腥草种质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巨大潜力。图1表4参6
油茶开花习性的观察研究
曾燕如, 黎章矩, 戴文圣
2009, 26(6): 802-809.
[摘要](4143) [PDF](207)
摘要:
对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期变异、授粉习性、落花落果过程及其影响因子的多年多点试验研究表明:①影响油茶花期因子有遗传因子和气候因子,前者决定花期类型,如早、中、晚花类型,性状稳定;气候因子主要是9月平均气温决定“入秋”早迟和花期早迟,进而影响授粉条件和次年产量。②油茶自花不孕,辅助授粉坐果率普遍高于自然授粉,随着花期推迟两者差距越大,说明开花授粉受花期气候和授粉媒介双重影响。不同单株间双列交配,出现一些平均坐果率高的母本、父本植株和坐果率高的特殊交配组合,说明单株间花粉活力和交配亲和力存在差异。③油茶花期长,在正常情况下,花后10 d开始落花,高峰在花后30 d内。早、中花类开花时气温高,花期集中,坐果率高,落花也集中;晚花类相反,花期长,坐果率低,落花分散。3 - 10月为落果期,前期落果主要为受精不良、胚珠发育停滞;8 - 10月为后期落果高峰期,落果数可占总落果量的50%,对产量影响极大,主要是病害引起。表8参9
输营养液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
杨淑贞, 李国会, 杜晴洲, 温国胜
2009, 26(6): 810-814.
[摘要](3973) [PDF](251)
摘要:
为了防止柳杉瘿瘤病的蔓延对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健康的影响,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输营养液。通过对柳杉新梢生长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以及对柳杉瘿瘤分布格局的调查,研究了输营养液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月到10月期间,输营养液柳杉的新梢相对生长量比对照的大5.7%;在8月输营养液柳杉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值比对照的大3.7%,10月两者均迅速降低;8月输过营养液柳杉的光系统Ⅱ光量子效率(Fv/Fm)值是对照柳杉的1.29倍;目前试验柳杉枝的瘿瘤以直径1 ~ 3 cm的中瘿瘤最多,直径<1 cm和直径>6 cm的瘿瘤分布很少。输营养液在一定程度能改善天目山柳杉健康状况。图5表2参11
不同楸树品种的抗旱性鉴定
王改萍, 岑显超, 彭方仁, 杨红宁
2009, 26(6): 815-821.
[摘要](4448) [PDF](175)
摘要:
利用人工气候室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了7个楸树Catalpa bungei品种和梓树C. ovata的生长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旨在研究楸树抗旱特性。供试材料为各品种的1年生扦插苗,分别在4种不同聚乙二醇(PEG)6000质量浓度0(ck),40,80和120 g·L-1下进行处理,研究与抗旱性相关的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差异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楸树进行了抗旱性的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抗旱性较强的为光叶楸、梓树和金丝楸,其次为周楸2号和南阳楸,而楸树原种、圆基长果楸和豫楸1号的抗旱性最弱。且发现抗旱能力中等的周楸2号和南阳楸随水分胁迫强度的增加,其抗旱能力逐渐降低,但其他树种的抗旱性在不同水分强度下表现基本一致。从隶属函数以及聚类分析结果的一致性来看,40和80 g·L-1 PEG 6000处理的结果更适合对楸树抗旱性的评价。图1表3参16
5种常绿阔叶树幼苗的抗旱性比较
韩艳, 林夏珍
2009, 26(6): 822-828.
[摘要](4164) [PDF](139)
摘要:
为了发展节水型园林及为干旱地区绿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干旱胁迫对大叶桂樱Prunus zippeliana,石栎Lithocarpus glaber,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和红叶石楠 红罗宾Photinia glabra × P. fraseri‘Red Robin’5种常绿阔叶树幼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干旱胁迫对幼苗地上部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比较5种树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5种树幼苗的影响有差异,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5种树幼苗地上部形态均发生相应改变,叶片相对水分亏缺增大,失水率减小,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质量分数上升,且变化幅度因树种和胁迫时间而异。综合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同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比较,结果为:樟树<木荷<石栎<红叶石楠红罗宾<大叶桂樱。图1表5参21
不同立地条件下木荷容器苗与裸根苗造林对比试验
刘伟, 周善松, 张先祥, 冯建国, 吴雪梅
2009, 26(6): 829-834.
[摘要](3589) [PDF](201)
摘要:
在好、中、差3种立地条件下,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容器苗与裸根苗进行成活率、树高和胸径生长量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不同处理木荷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差异极显著,立地条件与苗木类型间的互作效应也极显著。采用容器苗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极显著大于裸根苗造林;不同立地条件下造林成活率、6年生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表现为:好的立地条件>中等的立地条件>差的立地条件,差异达极显著;经造林成本比较,容器苗比裸根苗造林成本低14.6%。研究认为,采用容器苗造林,木荷成活率高,生长量大,造林成本低,防护效果较好,在绿化造林中值得推广。表5参26
浙皖两地牡丹的栽培及应用现状
郑艳伟, 范义荣, 郭晨瑛, 范庆君, 张庆宝
2009, 26(6): 835-841.
[摘要](4132) [PDF](162)
摘要:
对安徽南部及浙江等地的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品种、种植面积、管理技术及应用开发形式等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以期为浙皖两地牡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调查共记录了16个传统观赏品种,其中10个为《中国牡丹品种图志(西北·西南·江南卷)》记录品种,6个为新记录品种;凤丹品系中选育的新品种有10个。自然条件下,传统栽培的牡丹品种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引进品种,引种牡丹品种在适应性上差异显著,推广应用时应注意品种的选择;浙皖两地牡丹应用的主要形式为牡丹专类园,但开发方式多样。江南牡丹的发展亟待建立一个品种资源库,使得牡丹资源收集、品种的规范命名、引种及培育工作能够有计划地开展。表4参21
贵州高原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征
魏媛, 张金池, 俞元春, 喻理飞
2009, 26(6): 842-848.
[摘要](4044) [PDF](318)
摘要:
为了研究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的生物学特性,采集贵州花江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内不同恢复阶段(祼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和乔木群落阶段)的土壤样品,采用微生物培养法分析了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季节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随着退化喀斯特植被的恢复,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总数明显上升,表现为乔木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草本群落阶段>裸地阶段;土壤剖面上土壤微生物数量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趋势,具体表现为A层>B层(P<0.05);从季节变化上来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及其总数季节变化明显,夏季达最大(6.16 × 106,1.11 × 105,3.16 × 105及6.59 × 106个·g-1),冬季最小(3.42 × 106,0.45 × 105,1.75 × 105及3.64 × 106个·g-1),总体上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的特点(P<0.05)。根际和根外变化明显,表现为根际>非根际(P<0.05)。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数量,使土壤质量得以提高。图2表2参21
巢式PCR检测油茶根腐病菌的研究
李河, 宋光桃, 何末军, 郝艳, 周国英
2009, 26(6): 849-853.
[摘要](3686) [PDF](151)
摘要:
为建立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根腐病菌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体系,扩增层生镰刀菌核糖体DNA 基因间隔序列(ITS)区并测定其序列,比较该序列与GenBank中近似种的ITS序列差异,设计了特异性引物GF1和GR2,利用该对引物与ITS1和ITS4进行巢式PCR扩增检测层生镰刀菌。结果显示,巢式PCR对层生镰刀菌的检测灵敏度可达100 ag基因组DNA,比常规扩增方法提高了1万倍。利用设计的GF1/GR2特异性引物与ITS区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可灵敏地扩增出油茶根腐病菌层生镰刀菌DNA。图4参22
竹焦油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活性初探
王品维, 童森淼, 廖文莉, 马建义, 沈哲红, 叶良明
2009, 26(6): 854-858.
[摘要](4049) [PDF](145)
摘要:
以竹炭生产副产物竹焦油为活性成分,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竹焦油对1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室内盆栽药效试验表明,体积分数50%竹焦油乳油在质量浓度为2 000 mg·L-1对黄瓜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的预防效果达到79.13%,治疗效果达到78.36%;对黄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分别为42.38%和46.98%,其防效与对照药剂200 mg·L-1三唑酮没有显著差异。竹焦油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表5参15
城市街道绿地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抑菌功能
罗英, 李晓储, 黄利斌, 何小弟, 蔡丹丹, 唐亮
2009, 26(6): 859-864.
[摘要](4328) [PDF](274)
摘要:
通过对不同配置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分析研究,为城市绿地植物的选择、配置、布局等提供有力的依据,并为构建最佳的城市绿地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在秋冬季节对江苏省淮安市城市街道绿地不同配置模式的植物群落抑菌功能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并计算。结果表明,秋季10月上旬不同植物群落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淮海西路处理2-5(乔木层为大叶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和雪松Cedrus deodara,灌木层为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黄杨Buxus sinica,地被为葱兰Zephyranthes candida)和北京北路处理1?鄄4(乔木层为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灌木层为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复层配置植物群落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率分别达51.93%和47.10%。合理的植物群落配置的抑菌效果在秋冬季节对改善街道空气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图1表7参10
长白山天然林不同树种树高曲线对比研究
赵俊卉, 刘燕, 张慧东, 亢新刚
2009, 26(6): 865-869.
[摘要](3894) [PDF](173)
摘要:
以Weibull方程为基础模型,使用1 680株标准木数据,分别为长白山主要的7个树种建立了树高曲线方程。研究发现,针叶树种的树高曲线具有较高的精度,决定系数R2均在0.8以上,而阔叶树的精度较低,尤其椴树Tilia amurensis和榆树Ulmus pumila的R2低于0.5。对比针阔叶树的树高曲线发现,在胸径较小时,阔叶树的树高普遍较高,而在胸径较大时,针叶树的树高较大。从相邻径阶的树高之差来看,针叶树的径阶树高生长量普遍较大。由于相同径阶的林木,径阶树高生长量越大,其材积生长量越大。因此,在林分调整采伐时,应尽量保留径阶树高生长量较大的林木。单纯从木材收获的角度出发,在长白山地区,相同径阶下主要针叶树种的采伐顺序应为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红松Pinus koraiensis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图2表2参8
基于遥感的临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顾蕾, 吴春骏, 王鑫
2009, 26(6): 870-876.
[摘要](4454) [PDF](168)
摘要:
以浙江省临安市为研究区,利用1991年、1998年和2007年3期遥感获取资料和地形图,对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动态度以及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变化进行探讨分析,并结合自然、社会经济和制度等因素分析了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临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现为耕地锐减,建设用地大幅增加,林地小幅减少,水域略增。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动态度以及各土地利用类型的转移程度差异较大。图1表4参1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分析
张春英, 林从华, 洪伟, 吴承祯, 何春玲, 陈莺娇
2009, 26(6): 877-883.
[摘要](4503) [PDF](179)
摘要:
采用变换矢栅转换过程中像元尺度的方法,对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指数的尺度效应进行分析,并利用分维数方法选取最佳的像元尺度值。结果表明:蔓延度指数、邻近相似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是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而单调递减,递减的速率在10 ~ 50 m区间上较快,在50 ~ 500 m区间的减少较慢;连接度、结合度、均匀度和优势度指数随着像元尺度的增加出现了各自不同的变化曲线;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而言,矢栅转换的像元尺度选择30 m较为合理。图5表1参18
浙江省森林旅游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研究
蔡碧凡, 俞益武, 方躬勇, 孟明浩, 朱云杰, 钱圆
2009, 26(6): 884-890.
[摘要](4640) [PDF](178)
摘要:
为科学地分析和掌握浙江省各森林旅游区的动态变化与经营管理成效,并客观公正地评价其质量水平,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浙江省森林旅游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进行研究。指标体系包括目标层、项目层、要素层和指标层等4个层次,具体有5个项目27个要素62个指标,同时对各个指标设立了具体的评价标准。表9参12
浙江国家森林公园自导式解说服务游客满意度研究
包亚芳, 孙治
2009, 26(6): 891-895.
[摘要](4010) [PDF](124)
摘要: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影响浙江国家森林公园自导式解说服务满意度的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自导式解说服务满意度较低,特别是“园内解说性印刷品”方面;对解说满意度影响贡献率最大的因子是“解说牌示的设置与设计”。 为提升竞争力,应提高浙江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牌示设计水平,注重牌示布置;增加免费解说性印刷品投入等。表3参9
文献综述
木材识别方法研究综述
汪杭军, 张广群, 祁亨年, 李文珠
2009, 26(6): 896-902.
[摘要](4000) [PDF](169)
摘要:
介绍了人工知识、对分检索和穿孔卡片检索等3种传统木材识别方法和数据库检索识别方法。指出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木材识别方法的优点,它将成为木材识别的一种趋势。根据识别过程将该方法按照给定木材的类型、识别的特征和分类器等3种方式进行分类,并给出了每种类型详细的分类和当前研究的进展。最后,对今后木材识别研究在语义特征提取、语义特征与纹理特征的结合、树种指纹挖掘、无切片识别和设备研制等5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图1参40
鸟击防范研究
苏秀, 朱曦
2009, 26(6): 903-908.
[摘要](3884) [PDF](188)
摘要:
鸟击灾害会给民航部门和军方造成巨大损失。介绍了鸟击的危害和鸟击的预防,主要包括飞机的防击设计、机载驱鸟系统、鸟类的监控与预警和机场鸟害生态学防治等方面,并提出机场鸟击防范重在综合治理,要将机场鸟击防范与生态学、航空航天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结合起来,努力减少鸟击灾害的发生。同时,应在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机场鸟类风险评价的实用数学模型,为机场鸟击防范提供定量依据。参46
问题讨论
FORECAST模型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接程月, 辛赞红, 信晓颖, 江洪, 魏晓华
2009, 26(6): 909-915.
[摘要](5103) [PDF](342)
摘要:
数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很好地帮助科学家和政府决策人员进行规划和预测。最近几十年来,数学模型、经验模型和基于过程的计算机模型的大量涌现,为现代生态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过程模型就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林业模型。FORECAST模型,是一个基于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的林分水平模型。它可以模拟多种管理策略对森林的影响,而且能够预测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帮助我们制定合适的管理策略,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化管理服务。主要从FORECAST模型的发展概况、原理、方法和实际应用,并针对目前该模型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了简介。图2表1参14
研究简报
发现于清凉峰的浙江新记录树种——华榛
李根有, 叶喜阳, 马丹丹, 张宏伟, 张芬耀
2009, 26(6): 916-917.
[摘要](3755) [PDF](193)
摘要:
报道了发现于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种浙江新记录植物——华榛Corylus chinensis Franch.。图1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