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杨, 林韧安, 袁超群, 马丽娅, 王佳囡, 朱玉球, 高燕会.
铁皮石斛自交和杂交亲和性的细胞学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4): 618-62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4.006
|
[2] |
张远, 李火根, 蒋祥英, 戴其生, 张焕朝1, 宋宏林, 张井义.
土壤因子对杂交鹅掌楸幼林生长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1): 94-10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1.013
|
[3] |
贾思振, 杨恒伟, 颜志明, 魏跃.
高温胁迫下水杨酸对菊花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3): 449-45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3.011
|
[4] |
孙玉芬, 宁惠娟, 张韶伊, 褚怡, 范义荣.
春兰与大花蕙兰杂交后代根状茎增殖与分化条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1): 156-1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1.024
|
[5] |
张帆, 万雪琴, 朱小琼, 姜炎圻, 高龙, 陈其兵.
自然低温对慈竹和撑绿杂交竹生理特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1): 17-2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04
|
[6] |
蔡伟建, 高捍东, 白士杰.
杂交新美柳幼苗光合特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3): 340-3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3.004
|
[7] |
俞继英, 张阳, 郑锦凯, 王春, 徐宏磊.
蝴蝶兰黄花系品种Phalaenopsis‘Taipei Gold’和 P.‘Sara Gold’杂交及其后代的遗传表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4): 550-5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4.012
|
[8] |
周庐萍, 崔永一.
光照强度和营养液电导率对微型水培菊花苗生长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4): 554-55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4.013
|
[9] |
金潇潇, 陈发棣, 陈素梅, 房伟民.
20个菊花品种花瓣的营养品质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1): 22-2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1.004
|
[10] |
赵志新, 乔瑞芳, 季孔庶.
镉胁迫对不同家系杂交鹅掌楸生长及抗性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5): 667-673.
|
[11] |
郑勇平, 郑泉, 俞继英, 张瑛, 范文锋.
春石斛杂交育种及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1): 137-141.
|
[12] |
李大威, 郭素娟, 翟明普.
杂交榛和欧洲榛扦插生根关键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1): 89-94.
|
[13] |
胡斌, 樊军锋, 高建设, 周永学.
美洲黑杨与青杨、川杨和卜氏杨人工杂交及杂种苗生长和抗病性状测定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9, 26(6): 778-783.
|
[14] |
张飞, 房伟民, 陈发棣, 赵宏波, 贾文珂.
切花菊花器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相关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3): 293-297.
|
[15] |
李纪元, 田敏, 李辛雷, 范正琪, 倪穗.
成熟龄杂交鹅掌楸再生体系的建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5): 512-515.
|
[16] |
范志远, 习学良, 方文亮, 张雨, 赵廷松.
种间杂交3 个优良早实核桃新品种的选育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5): 518-523.
|
[17] |
汤定钦, 井上诚, 近藤明, 井出雄二.
日本扁柏部分双列杂交试验的RAPD遗传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3): 235-242.
|
[18] |
林同龙.
杉木杂交后代胸径生长和木材体积质量的遗传变异及联合选择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42-145.
|
[19] |
张建章, 游昌顺, 吕锦松.
杉木半双列杂交后代生长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8, 15(2): 138-144.
|
[20] |
梁根桃, 沈锡康, 方星.
多效唑对菊花株型和开花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3, 10(1): 97-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