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磷脂酸(phosphatidic acid,PA)是一种常见的细胞甘油磷脂,也是最简单的膜脂之一[1]。几乎所有生物体内都会产生PA,包括酵母[2]、动物[3]和植物[4]等。在植物中PA的合成主要包括2种方式:第1种是从头合成途径,3-磷酸甘油先后在3-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和溶血磷脂酸脂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发生连续2步酰化反应生成PA,这也是PA合成的主要途径[5];第2种是磷脂的降解途径,磷脂降解又可分为2种,一种是磷脂酶D通过水解某些结构磷脂直接生成PA[6−9],另一种是磷脂酶C通过水解磷脂酰肌醇生成二脂酰甘油[10],继而经二脂酰甘油激酶磷酸化生成PA[11]。PA作为一种结构膜脂,磷酸基团头部能够以“静电/氢键开关模型”的方式与蛋白质结合[12]。在该模型中,PA结合蛋白中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残基[13−17],可以吸引磷脂双分子层上的负电荷,并通过静电作用影响膜环境,继而与PA头部的磷酸基团形成氢键,产生一个稳定的蛋白质结合位点。PA这种携带负电荷并且在生理条件下呈圆锥体的独特分子构型[18],使得PA结合蛋白的结构域能够特异性的与其结合,保证了生物膜结构的稳定和功能的发挥。除了作为膜脂的一个结构成分以及甘油脂合成的前体物质,PA还是一个关键信号分子,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条件下,行使信号功能的PA含量甚微;在植物应答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胁迫过程中PA水平则会迅速升高,但这种积累往往是短暂的。这说明生物体拥有一套严格控制信号分子PA含量的机制,这对调节PA信号传递强度、维持细胞物质与能量代谢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19−22]。
尽管PA拥有多种功能,但目前对于细胞内PA含量的动态变化仍知之甚少,这主要受PA检测手段的限制。过去主要采用诸如薄层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等理化手段对其含量进行测定[23]。近年来,质谱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对包括PA在内的各种脂质的测定更准确和高效[24−25]。然而,这些理化手段都只能对组织器官中PA总量与种类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无法捕捉细胞内PA的动态与瞬时变化信息。通常认为,内质网上的PA含量相对较高,这有助于促进磷脂和三酰甘油的合成[26−27];而质膜和细胞器中行使信号功能的PA含量甚微。显然,采用理化测定会掩盖胞内PA的真实变化。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可视化分析细胞内PA的工具。
大量研究表明:生物体中PA结合蛋白种类繁多,这些蛋白中的PA结合域(phosphatidic acid binding domains,PABD)结构亦存在差异。其中一些PABD因与PA结合专一性强,被用来开发多种PA探针 [28−33]。酵母蛋白Spo20p中的PA结合域已被证实具有极强的专一性[33],只结合PA而不结合其他磷脂。目前基于这一PABD所开发的PA探针在医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但在植物中的应用却有限[34]。因此,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Spo20p中的PABD的植物PA荧光探针,为剖析植物早期应答逆境胁迫的细胞分子机制提供新工具。
-
将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种子置于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4 ℃冰箱内避光放置3 d后将其点播在湿润的土壤基质上(V营养土∶V蛭石∶V珍珠岩=3∶1∶1)。将播种后的盆栽用透明塑料盖覆盖,置于24~25 ℃室温、50%~60%湿度、14 h光照/10 h黑暗的植物培养箱中培养,7 d后揭去塑料盖间苗。
-
将拟南芥种子进行消毒,加入适量灭菌过的蒸馏水,在4 ℃冰箱内避光放置3 d,点播在1/2 MS培养基上,置于植物培养间中培养。
-
酵母蛋白Spo20p中存在一个高度专一的PA结构域(PABD),该PABD由4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只结合PA而不结合其他磷脂[33−34],因此,本研究选择该PABD与荧光蛋白融合,构建PA荧光探针。根据PAPD核苷酸序列[33]设计引物(表1)进行PCR扩增,获得与该PABD相对应的DNA片段;同时PCR扩增获得GFP基因编码区序列。随后,利用无缝克隆试剂盒(生工),将GFP和PABD片段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SY06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Kpn I和Pst I之间,获得重组质粒pSY06-GFP-PABD。PABD连接至GFP基因编码区的3′端,构成GFP-PABD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的表达由组成型启动子UBQ10驱动。重组质粒中的插入片段经菌落PCR、Kpn I和Pst I双酶切以及测序验证正确后,采用热激法将质粒转化至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GV3101,用于后续拟南芥遗传转化。
用途 引物名称 引物序列(5′→3′) PABD基因合成 ZYP301 CCTGCTAATTTCAAGGCTAATTCATTGCTGTTCGCTCGAGATCTGAGTCCGGACTGCAGGTTGGATCCGGTACCGAGCT ZYP302 GAAGACGTGATAGGCTACATGTGAAGCTTAAATCCTTGAGGAATAAAATCCACAAACAACTTCACCCAAA ZYP303 TGCTTCCTGAACAATTGTCCATTCTAGATTCTGTCTTGTTGATATCAAGACCTGCTAATTTCAAGGCTAA ZYP304 GTACCCAAGCTTCACATGTAGCCTATCACGTCTTCTGCTTCCTGAACAATTGTCC ZYP305 CACAAACAACTTCACCCAAACTGTCGGTTCGATGACGCCACTAAGACTAGTTAAGGTACCGGCGTAATCATGGTC PABD基因克隆 ZYP308 TCCGGACTCAGATCTCGAGC ZYP309 AGCTATAGTTCTAGATCTAGATTAACTAGTCTTAGTGGCGTC GFP基因克隆 ZYP306 TATCGATGGCGCCAGCTGAGGATGGTGAGCAAGGGCGA ZYP307 AGATCTGAGTCCGGACTTGTACAGCTCGTCCATCCGGACTCAGATCTCGAGC 转基因拟南芥鉴定 MSY01 TGGTGTTAGTTTCTAGTTTGTGCG MSY02 TCATCATGACAGATCTGCGC 表达量分析 ZYP389 GACCACTACCAGCAGAACACC ZYP390 CTTGTACAGCTCGTCCATGC Table 1. Sequence of related primers
-
以哥伦比亚野生型拟南芥(WT)为植物材料,利用农杆菌花序侵染法转化拟南芥。将获得的T1代拟南芥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均匀铺在含有草铵膦(10 mg·L−1)和特美汀(50 mg·L−1)的1/2 MS筛选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将具有除草剂抗性的阳性苗移栽到土壤中继续培养,3周后提取叶片DNA并设计引物(表1)进行PCR鉴定,对T2和T3代转基因株系进行除草剂抗性的遗传分析,最终筛选得到纯合单插入位点转基因株系。
-
以在1/2 MS培养基中生长7 d的转基因拟南芥根系作为测定材料,使用高纯度RNA提取试剂盒(全式金)提取RNA并对其进行纯度检测和浓度测定。取等量RNA,使用反转录试剂盒(翌圣)进行单链cDNA的合成。选择拟南芥肌动蛋白基因Actin为内参基因,设计引物(表1)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并对数据采用2−∆∆Ct法进行分析。
-
将野生型和转基因株系种子点播在1/2 MS方形培养基上,竖直培养6 d后,挑选长势均匀一致的幼苗(每个基因型,20株),分别转移至含有0和50 mmol·L−1 NaCl的1/2 MS固体培养基中继续竖直培养,7 d后观察表型。
-
将在1/2 MS方形培养基上竖直培养6 d的幼苗分别浸泡在含有0、2和10 μmol·L−1 PA的1/2 MS液体培养基中,依次处理5、10、15和20 min后,利用荧光显微镜(ZEISS,Axio Imager 2)对拟南芥根尖分生区PA的分布进行观察并拍照。
-
将含PA荧光探针的拟南芥转基因株系种子点播在1/2 MS方形培养基上,竖直培养6 d,选择均匀一致的幼苗分别浸泡在含有100 mmol·L−1 NaCl、10 mmol·L−1 NaHCO3和兼含两者的1/2 MS液体培养基中,处理5、10和15 min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区PA的分布。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fluorescent probe for phosphatidic acid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355
- Received Date: 2023-06-08
- Accepted Date: 2023-07-28
- Rev Recd Date: 2023-07-27
- Available Online: 2024-01-19
- Publish Date: 2024-02-20
-
Key words:
- phosphatidic acid /
- fluorescent probe /
- transgene /
- saline-alkaline stress /
- Arabidopsis thaliana
Abstract:
Citation: | MA Shuyan, ZHENG Yueping, ZHENG Zhifu. Gen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fluorescent probe for phosphatidic acid in Arabidopsis thaliana[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4, 41(1): 104-11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