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14年  第31卷  第4期

论文
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WS-FJ9对杨树光合作用和生物量的影响
李冠喜, 吴小芹, 叶建仁
2014, 31(4): 570-57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2
[摘要](2390) [HTML] (396) [PDF](496)
摘要:
为研究Burkholderia multivorans WS-FJ9对杨树Populus的促生机制, 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对接菌后的杨树叶片的光合指标及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 同时对杨树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及杨树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处理期内, 接种WS-FJ9菌株处理的净光合速率(Pn), 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 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Ci)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 PnTr在整个处理期均高于对照, Gi在整个处理期均低于对照,...
毛竹林叶面积指数和郁闭度空间分布协同克里格估算
赵晓, 吕玉龙, 王聪, 李亚丹, 杜华强
2014, 31(4): 560-56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1
[摘要](3541) [HTML] (578) [PDF](557) [施引文献] (6)
摘要:
在地面调查的基础上, 利用协同克里格插值法对研究区内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叶面积指数(LAI, leaf area index)和冠层郁闭度(CC, canopy closure)2个冠层参数进行空间分布估算研究, 并与普通克里格插值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球状模型可以用来反映LAI和CC的空间变异, 且两者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特征。②协同克里格插值得到的LAI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为0.635 1, 而CC的决定系数R2为0.428 5;与普通克里格法相...
9个阔叶树种叶绿素估测模型
朱旭珍, 丁丽霞, 李梦, 金雨菲, 邹红玉, 程乾
2014, 31(4): 577-5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3
[摘要](3231) [HTML] (586) [PDF](566) [施引文献] (3)
摘要:
为了方便快速准确地测量树木叶片的叶绿素质量分数, 对9个阔叶树种的叶片采样, 利用CCM-200测得的叶绿素指数(CCI值)和叶片厚度因子建立叶绿素的估算模型, 将估算结果与萃取法测量叶绿素质量分数比较, 分析发现:仅利用CCM-200测得的叶绿素指数估算叶绿素a, 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线性模型误差较大, 叶绿素指数与叶绿素a, 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的决定系数(R2)均在0.610左右, 相关性不是很显著。当用比叶质量(SLW)来反映叶片厚度, 与叶绿素指数一起作为自变量, 分别建...
东苕溪喜旱莲子草群落研究
蔡一村, 宁泽倩, 刘美华, 俞飞, 胡燕飞, 钟主琼
2014, 31(4): 583-58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4
[摘要](3350) [HTML] (442) [PDF](493) [施引文献] (7)
摘要:
通过对浙江省东苕溪江8个河段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群落及伴生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的基础上, 分析该入侵种在不同河流段生境中的重要值及对入侵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东苕溪流域, 喜旱莲子草茎长平均为41.85~62.83 cm, 节间距平均为4.00~6.28 cm, 平均分枝数为6.35~82.00个。临安市东湖村采样点喜旱莲子草重要值最高, 为56.09%;但伴生植物种类最少, 为2种。杭州市余杭区陡家门采样点该入侵种重要值较低, 但伴生种种...
西湖风景名胜区森林群落结构特征与动态
张洋, 慎佳泓, 张方钢
2014, 31(4): 589-59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5
[摘要](3516) [HTML] (676) [PDF](639) [施引文献] (7)
摘要:
以西湖风景名胜区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 在样方法野外调查的基础上, 进行组平均聚类, 划分出8个群落类型, 分别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马尾松-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林、朴树 Celtis sinensis-珊瑚朴C. julianae林、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林、木荷Schima superba-苦槠林、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林、毛竹Phyllostachys...
秋色叶树种在杭州行道树中的应用
杨莉莉, 刘盈盈
2014, 31(4): 597-60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6
[摘要](3956) [HTML] (623) [PDF](707) [施引文献] (16)
摘要:
对浙江省杭州市(主城区)主要道路秋色叶行道树的种类、分布、叶色的物候变化等进行了深入调研, 对行道树种在杭州市道路绿地中的应用现状、物候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杭州市行道树中秋色叶树种有3万多株, 其中较为常见的有11种, 它们分别为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乌桕Sapium sebiferum, 银杏Ginkgo biloba, 无患子Sapindus ...
稳定风速和阵风交错作用下的林木风倒分析
贾杰
2014, 31(4): 604-61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7
[摘要](2910) [HTML] (475) [PDF](534) [施引文献] (4)
摘要:
风倒是形成林隙的主要原因, 是发生频率较高、波及范围较广、造成损失较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因此, 研究风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相关理论模型的不足, 利用动力学理论建立了林木风倒的非线性动态模型, 分别从稳定风速作用和阵风作用2个方面对林木的风倒机理进行了研究, 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获得了林木发生风倒的判断条件。结果表明:稳定风速和阵风作用下林木发生风倒的条件不同, 且互为补充。基于理论分析, 以西加云杉Picea sitchensis为例进行数值计算, 得到了风倒的标准风速值, 研究结果可...
浙西北马尾松公益林分类研究与评价
周子贵, 夏淑芳, 梅丽, 吴家胜
2014, 31(4): 611-6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8
[摘要](3117) [HTML] (484) [PDF](567) [施引文献] (3)
摘要:
为了研究浙江省西北部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及高效马尾松的群落结构特征, 以浙江西北重点区域马尾松公益林群落为对象, 利用典型样地调查方法, 在聚类分析、多样性分析、相似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马尾松公益林进行全面剖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西北部马尾松公益林可分为7个类型, 其中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类型Ⅶ)多样性较大、生态效益较高; 选用常绿阔叶林和以常绿阔叶为主的阔松复合混交林(类型Ⅶ)等2个类型作为优质高效公益林目标类型, 并利用相似性分析将除以常绿阔叶为主...
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分类与编码体系研究
白降丽
2014, 31(4): 619-62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9
[摘要](3047) [HTML] (557) [PDF](453) [施引文献] (8)
摘要:
按照科学性与系统性、唯一性、实用性、兼容性、完整性和可扩展性的原则, 根据林业生态工程的系统构造和建造目的, 将林业生态工程分为生态保护型林业生态工程、生态防护型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经济型林业生态工程和环境改良型林业生态工程等4大类, 细分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等24小类。林业生态工程信息分为基础信息、设计信息和验收管理信息3大类, 并对林业生态工程进行编码, 编码结构由大类、小类、工程码和扩展码共4级8位码组成。林业生态工程信息数据项如已有相关的标准则沿用已有标准中的相应代码, 否则根据信息属性自...
农户参与林业标准化项目经营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邱方明, 沈月琴, 吕玉龙, 朱臻, 宁可
2014, 31(4): 625-63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20
[摘要](2980) [HTML] (467) [PDF](563) [施引文献] (16)
摘要:
林业标准化经营是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推进器", 同时又是加快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措施。基于浙江省安吉、临海2个县(市)的实地调查数据, 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林业标准化项目经营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林地细碎化程度、家庭是否有充足的资金、家庭有无人员接受过林业生产技术培训、所在乡镇有无林产品合作社以及对林业标准化项目未来前景预期等是影响农户参与林业标准化项目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加大林业标准化宣传力度...
基于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的竹综纤维素热解过程及动力学特性
TONGThiPhuong, 马中青, 陈登宇, 张齐生
2014, 31(4): 495-50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1
[摘要](4158) [HTML] (625) [PDF](780) [施引文献] (20)
摘要:
利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TG-FTIR)研究了竹材综纤维素在不同升温速率下(5.0, 10.0, 15.0, 20.0和30.0℃·min-1)的热解特性和热解动力学。热重分析/热重一次微分曲线(TG/DTG)表明:竹材综纤维素热解可分为干燥、快速裂解和慢速裂解等3个阶段; 随着升温速率增加, TG/DTG曲线往高温一侧移动; 竹综纤维素热解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 包括多重、平行和连续反应; 热解挥发分主要由小分子CO, H2O, CH4和CO2, 以及一些醛类、酮类、酸类、烷烃、醇类和酚类等有...
2个种源邓恩桉木材纤维特性及变异
郭东强, 叶露, 周维, 刘媛, 陈健波, 卢翠香, 项东云
2014, 31(4): 502-50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2
[摘要](3686) [HTML] (664) [PDF](593) [施引文献] (23)
摘要:
采用木材离析方法对2个邓恩桉Eucalyptus dunnii种源木材纤维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邓恩桉胸径生长与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纤维长度大致成正态分布, 种源A和种源B纤维长度均值分别为986.44 μm与908.91μm, 种源A长度在700~1 700 μm的纤维数量占纤维数的97.11%, 种源B为86.67%。在个体水平上分布范围较广, 为纤维长度的改良提供可能, 纤维长度呈自髓心向外逐渐增加。种源A和种源B纤维宽度均值分别为25.71 μm与19.30 ...
新开发的禾本科通用性分子标记的检测与评估
李兵娟, 肖国辉, 许在恩, 郭小勤
2014, 31(4): 508-5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3
[摘要](3300) [HTML] (673) [PDF](491) [施引文献] (5)
摘要:
为开发更多的适用于禾本科Poaceae植物通用性分子标记, 丰富竹类植物的遗传信息, 依据禾本科单拷贝同源基因(COSⅡ)已知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了14对引物, 以此引物对刚竹属Phyllostachys植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 并对部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所有引物可以在至少1个材料中得到特异性扩增, 其中7对引物在5个供试材料中均能扩增到产物, 13对引物在5个样本中表现出多态性, 占引物总数的92.9%。对部分扩增产物进行测序, 所测序列均为特异性扩增序列。同一引物在不同样本中...
毛竹KDO8PS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晶体生长
张凤雪, 徐英武, 张智俊, 肖冬长, 王超莉, 屈亚平
2014, 31(4): 515-52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4
[摘要](3312) [HTML] (646) [PDF](554) [施引文献] (2)
摘要:
3-deoxy-D-manno-octulosonate(KDO)8-phosphate synthase(KDO8PS)[EC 4.1.2.16]是KDO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新鲜实生苗为材料, 分离得到竹子KDO8PS基因。通过对不同物种来源的KDO8PS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和半定量RT-PCR技术对该基因进行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将PeKDO8PS基因构建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并在大肠...
基于ISSR分子标记技术的山核桃幼胚DNA甲基化初步研究
李顺福, 胡恒康, 张秋露, 徐艳玲, 张启香
2014, 31(4): 521-52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5
[摘要](2788) [HTML] (421) [PDF](460) [施引文献] (2)
摘要:
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扩增(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 DNA分子标记技术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不同发育阶段幼胚(第9周至13周)的DNA进行甲基化状态检测。结果表明:17个引物在各个发育时期山核桃幼胚样品中共扩增检测到的128个甲基化位点。甲基化比例随着幼胚的发育逐渐升高, 5个时期幼胚甲基化比例依次为23.44%, 25.78%, 28.90%, 40.62%和42.19%。进一步研究表明:5个时期均存在全甲基化位点和半甲基化位点,...
薄壳山核桃‘马汉’雄蕊发育特性及花粉储藏活力
杨先裕, 黄坚钦, 徐奎源, 夏国华, 袁紫倩, 凌骅, 王正加
2014, 31(4): 528-53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6
[摘要](3347) [HTML] (729) [PDF](557) [施引文献] (13)
摘要:
为解决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花期花粉的采集和有效保存等问题, 系统观测雄蕊开花习性, 采用荧光染色反应(FCR)法研究了不同散粉期花粉生活力差异, 以及不同储藏条件(室温密封、室温密封干燥; 4℃密封、4℃密封干燥; -70℃密封、-70℃密封干燥)和储藏时间对花粉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①4月26日薄壳山核桃雄蕊花萼开裂, 5月6日花药由绿变黄, 5月7-9日雄蕊进入散粉期, 5月8日散粉量最大, 占花粉总量的75%, 至5月10日花粉基本散尽, 花药变黑、小花开始脱落; ...
藜麦叶片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及基因型差异
陆敏佳, 蒋玉蓉, 陈国林, 毛前, 陆国权
2014, 31(4): 534-54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7
[摘要](4249) [HTML] (805) [PDF](632) [施引文献] (58)
摘要:
为了优化藜麦Chenopodium quinoa叶片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和分析基因型间的差异, 为藜麦黄酮的开发和高黄酮的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3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 探讨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藜麦叶片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并采用最佳提取条件, 对10个不同基因型品种藜麦的叶片黄酮得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藜麦叶片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体积分数70%乙醇, 1:40料液比, 80℃水浴下回流浸提0.5 h。在优化条件下, 1次提取工艺得率达85%以上。各因素对叶片黄酮提取...
外源竹炭对土壤硝酸根离子的吸附效应
沈泉, 沈颖, 徐秋芳, 王炀波
2014, 31(4): 541-5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8
[摘要](3119) [HTML] (643) [PDF](529) [施引文献] (2)
摘要:
生物质炭巨大的活性表面, 可吸附土壤中的硝酸根等阴离子养分。采用竹炭作为试验材料, 以自然土壤和人为耕作土壤为试验土壤, 用硝酸钾溶液浇施模拟施肥, 通过离子色谱测定浇施后所得滤液中硝酸根离子的含量, 分析竹炭对土壤中硝酸根离子的吸附效果。试验设计如下:自然土壤加入的竹炭百分比为0, 1%, 2%, 3%, 4%(竹炭直径 < 1 mm), 耕作土壤加入的竹炭百分比为0, 1%, 3%, 5%(竹炭直径为1~2 mm), 2种竹炭颗粒(1~2 mm和 < 1 mm)比较试验时加入的竹炭量为3%。...
毛竹林生态系统植硅体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李蓓蕾, 宋照亮, 姜培坤, 周国模, 李自民
2014, 31(4): 547-5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09
[摘要](4109) [HTML] (731) [PDF](585) [施引文献] (17)
摘要:
在浙江省临安市青山、安吉县船坝、新昌县巧英和新昌县大市聚等4个地点选取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叶及林地土壤, 运用微波消解及Walkley-Black方法, 研究不同岩性土壤上发育的同一竹龄毛竹竹叶和同一岩性土壤上发育的不同竹龄毛竹竹叶中植硅体的产生和分布规律, 为毛竹林植硅体碳汇调控提供科学参考。结果表明:①毛竹竹叶中植硅体质量分数为50.8~99.1 g·kg-1, 基本上是由上部到下部递减, 在不同岩性间的差异表现为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玄武岩>页岩。②毛竹竹叶中植硅体...
施肥对水田和旱地有机碳和黑碳的影响
邵兴华, 王爱斌
2014, 31(4): 554-55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10
[摘要](2950) [HTML] (508) [PDF](712) [施引文献] (6)
摘要:
在30多年的长期肥料试验区, 研究了水田、旱地等2种利用方式下, 有机肥、化肥, 及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对耕层土壤有机碳和黑碳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30多年稻Oryza sativa-稻-休闲耕作(水田), 早玉米Zea mays-晚玉米-冬闲制耕作(旱地)后, 无论水田、旱地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 耕作层(0~20 cm)有机碳质量分数均高于单施化肥、不同化学肥料配施、单施有机肥以及不施肥, 说明相对于其他施肥处理, 有机无机肥配施为最佳施肥措施。黑碳质量分数红壤旱地集中在2.72...
良种油茶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朱国华, 吴黎明, 颜福花, 倪荣新
2014, 31(4): 632-6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21
[摘要](12691) [HTML] (704) [PDF](627) [施引文献] (14)
摘要:
采用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中的动态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等方法, 研究了良种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栽植从第1年开始到第30年为一个经济生产时段的生产成本构成, 主要动态经济指标(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设计产量和价格收益率的盈亏平衡点, 以及销售收入和生产成本等不确定因素对净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a的生产时段中, 按7%基准贴现率和2010-2012年茶油市场平均价格60.00元·kg-1计算, 累计净现值为4.38万元·hm-2, 内部收益率为12....
文献综述
竹炭导电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张文标, 徐冲霄, 闫国祺, 张扬芳, 曾彤彤, 程辉武, 包立根
2014, 31(4): 639-6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22
[摘要](5568) [HTML] (774) [PDF](675) [施引文献] (16)
摘要:
分析了竹炭导电机制主要由离子引起或π电子移动以及与形成石墨化程度有关的研究, 从竹林立地条件、竹材部位、炭化工艺、竹炭微观结构、竹炭粒径大小及竹炭的基本理化性能指标等方面分析其对竹炭导电的影响, 再综述了竹炭及其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竹炭电容器电极等领域应用研究进展, 最后从竹炭生产技术、导电理论及应用领域存在的不足, 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的4个方向。
研究简报
日本紫藤开花进程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与含量的变化
王琦, 王丹, 张汝民, 高岩
2014, 31(4): 647-6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23
[摘要](4437) [HTML] (662) [PDF](1123) [施引文献] (13)
摘要:
为探讨植物花期香气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变化, 采用动态顶空气体循环采集法和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TDS-GC-MS)联用技术对日本紫藤Wisteria floribunda不同开花时期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日本紫藤鲜花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萜烯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酚类、芳香烃类和烷烃类等34种化合物; 其释放量在花蕾期较少(229.68峰面积单位), 初开期逐渐增加(378.16), 盛开期最高(605.57), 其中萜烯类数量最多(10~12种), ...
金钱松叶片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胡文杰, 高捍东
2014, 31(4): 654-65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24
[摘要](3582) [HTML] (677) [PDF](557) [施引文献] (7)
摘要:
为分析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叶片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金钱松叶片挥发油,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金钱松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 以面积归一法计算各个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挥发油中检测出49个化合物, 占挥发油总量的93.35%。其主要成分是:(+)-α-蒎烯(31.72%), 石竹烯(18.57%), β-瑟林烯(6.16%), α-衣兰油烯(5.71%), β-榄香烯(5.64%), α-愈创木烯(5.28%), β-桉叶烯(...
美国山核桃叶的抗菌作用
叶申怡, 阮夏云, 樊莹, 张欢帅, 井长怡, 毛胜凤, 张爱莲
2014, 31(4): 658-66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4.025
[摘要](3212) [HTML] (507) [PDF](550) [施引文献] (4)
摘要:
对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叶进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以期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天然杀菌剂。美国山核桃叶经体积分数为75%乙醇提取后, 采用系统溶剂法将抽提物分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5个不同极性的提取物。采用滤纸片法, 检测以上提取物对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 根霉菌Rhzopus oryzae, 青霉菌Penicillium sp., 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枯草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