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伟成, 郑彦超, 盛海燕, 楼毅, 于辉.
浙江庆元巾子峰国家森林公园植被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393
|
[2] |
王黎, 徐郝, 俞云栋, 张海珍, 高燕会, 沈笑, 金晨莺, 陈轶敏.
基于SCoT标记的朱顶红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5): 930-9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614
|
[3] |
王罗云, 何彩云, 罗红梅, 张建国, 段爱国, 曾艳飞.
沙棘7个亚种与26个重要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9, 36(4): 670-67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006
|
[4] |
柴晓娟, 郭玮龙, 陈慧, 王俊荣, 谢德志, 金水虎.
蔺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 34(3): 552-55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7.03.022
|
[5] |
毕志宏, 魏敏静, 刘莹莹, 杨传平, 魏志刚.
样本数量对白桦群体遗传参数估算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4): 564-57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4.003
|
[6] |
刘跃钧, 张媛, 蒋燕锋, 刘京晶.
黄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6): 1085-109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6.023
|
[7] |
吴月燕, 陶巧静, 李波, 许丹叶.
西洋杜鹃SRAP体系优化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6): 844-85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6.007
|
[8] |
张振, 张含国, 张磊, 朱航勇, 李雪峰.
兴安落叶松基本群体与育种群体RAPD多样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1): 130-13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1.022
|
[9] |
高燕会, 樊民亮, 骆文坚, 黄华宏, 童再康.
濒危树种金钱松RAPD体系的建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5): 815-82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5.023
|
[10] |
范繁荣.
濒危植物白桂木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2): 266-2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2.017
|
[11] |
顾翠花, 王守先, 田苗.
紫薇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6): 903-90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6.016
|
[12] |
王祖良, 丁丽霞, 赵明水, 程晓渊, 沈乾.
濒危植物天目铁木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3): 304-308.
|
[13] |
李洁, 熊智, 张成刚.
云南尼泊尔桤木遗传多样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1): 16-21.
|
[14] |
曹福亮, 花喆斌, 汪贵斌, 张往祥.
野生银杏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8, 25(1): 22-27.
|
[15] |
俞慈英, 陈叶平, 袁燕飞, 李万兴, 袁峥峥.
舟山海岛普陀樟等3种特有树种种质资源清查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413-418.
|
[16] |
吴祝华, 施季森, 席梦利, 刘光欣.
百合种质资源花粉形态及亲缘关系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4): 406-412.
|
[17] |
唐娟娟, 范义荣, 朱睦元.
黄山松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23-26.
|
[18] |
林夏珍, 赵建强.
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综述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4): 441-444.
|
[19] |
梁月荣, 田中淳一, 武田善行.
茶树品种资源遗传多态性RAPD 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215-218.
|
[20] |
李根有, 楼炉焕, 吕正水, 顾振强, 吴丽君.
泰顺县野菜种质资源与利用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4): 429-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