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敏, 何勇.
活性氧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3, 40(2): 254-26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681
|
[2] |
胡佳卉, 王小德.
羊角槭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分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5): 975-98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5.024
|
[3] |
孙玉芬, 宁惠娟, 张韶伊, 褚怡, 范义荣.
春兰与大花蕙兰杂交后代根状茎增殖与分化条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4, 31(1): 156-16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1.024
|
[4] |
鲁亚婷, 袁晓亮, 林新春, 方伟.
雷竹花芽形态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2): 161-16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2.002
|
[5] |
李淑芳, 杨建华, 范志远, 习学良, 陈宏伟.
不同处理对美国山核桃种子发芽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3): 444-44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3.015
|
[6] |
雷祖培, 余宏傲, 张书润, 林瑞丰, 康华靖.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和培养基对浙江雪胆组培苗繁殖系数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4): 662-66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4.022
|
[7] |
徐涌, 孙骏威, 陈珍.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吴茱萸组织培养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3): 500-5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3.024
|
[8] |
谭晓风, 袁德义, 袁军, 廖婷.
维生素C及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油茶花粉萌发率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6): 941-94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6.023
|
[9] |
王慧, 楼炉焕, 朱小楼.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西南卫矛和卫矛扦插生根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1): 155-15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1.025
|
[10] |
彭少兵, 王得祥.
四翅滨藜组培快繁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7, 24(3): 377-381.
|
[11] |
李纪元, 田敏, 李辛雷, 范正琪, 倪穗.
成熟龄杂交鹅掌楸再生体系的建立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5): 512-515.
|
[12] |
王月英, 郭秀珠, 陈义增, 徐剑东.
生长调节物质及营养液对5 种水培花卉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2): 232-235.
|
[13] |
徐凤兰, 杨伦增.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锥栗营养生长的调控效应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6, 23(4): 410-413.
|
[14] |
朱玉球, 黄华宏, 陆海根, 童再康.
光叶石楠组培快速繁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2): 238-240.
|
[15] |
李建贵, 黄俊华, 王强, 阮晓.
新疆地区梭梭植物叶片内源激素的季节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5, 22(3): 282-285.
|
[16] |
徐兴友, 郭学民, 蔡建国, 尹伟伦, 王华芳, .
白杜卫矛硬枝扦插前期生根试验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3): 353-356.
|
[17] |
吴月燕, 陶伟芳.
葡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2): 188-192.
|
[18] |
朱玉球, 王雪根.
黄花白芨组培快繁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2): 164-169.
|
[19] |
胡超宗, 金爱武, 张卓文.
雷竹竹鞭侧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6, 13(1): 1-4.
|
[20] |
梁根桃, 沈锡康, 方星.
多效唑对菊花株型和开花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3, 10(1): 97-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