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为落叶乔木,是含油率极高的胡桃科Juglandaceae高档干果,其果实为世界四大名优坚果之一[1-2]。因其口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是中国山核桃主产区之一,种植历史悠久[3]。近几十年来,临安山核桃产业迅猛发展,现有种植面积已达5.3万 hm2,已成为当地林农重要的经济来源[4]。山核桃在临安广泛种植,但由于各镇林地有着不同的土壤特征,导致经济效益存在较大差异,即使在同一乡镇,产量大小年份的情况也依然存在[5]。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山核桃产业的发展。国内对于山核桃生长规律、规范施肥、产量提升等方面多有研究。杨慧思等[6]发现:山核桃产地土壤中大量及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变异规律有着对应关系;张红桔等[7]揭示了山核桃产区主要养分因子和产量的关系以及空间分布特征;丁立忠等[8]研究结果指出:近10 a临安7 个山核桃主产镇的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呈升高趋势,而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养分现状不容乐观。但是有关水解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在山核桃产区空间上的分布特点还没有详细的报道和深入研究。水解酶与土壤中营养物质循环、能量转化以及环境质量等密切相关,并参与了土壤环境中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9]。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灵敏地反映不同区域土壤中物质循环的速率,这种速率极大程度影响着林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同时,水解酶活性能表征土壤养分转化的潜力,度量土壤污染程度和生产力,是人们评价土壤质量和土壤健康的重要经验指标之一[10],因此,对土壤水解酶活性空间分布特点的研究十分重要。
本研究分析山核桃林土壤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分布特点,并通过地统计方法揭示土壤养分与水解酶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为林农掌握土壤肥力特性及养分转化潜力,合理经营山核桃林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土壤pH平均为5.76,最小为4.50,说明山核桃林地土壤主要为酸性土壤,且酸化较为严重。土壤有机质为5.41~98.08 g·kg−1,平均为37.39 g·kg−1;土壤有效磷为0.52~22.43 mg·g−1;土壤速效钾为22.06~466.07 mg·g−1;土壤碱解氮为28.62~192.53 mg·g−1。研究区域土壤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pH。土壤酶活性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BH、XYL、AG、NAG、LAP、BG、PHOS,其中CBH、XYL为高度变异,AG、NAG、LAP、BG、PHOS为中等变异(表1)。根据ZHANG等[22]对变异系数的划分,当变异系数<10%时为弱变异,在10%~90%时为中等变异,>90%时则为高度变异。研究区域有效磷质量分数变异系数>90%,具有明显的变异性,为高度变异。这可能是由于山核桃产区地势起伏较大,在雨水冲刷后有效磷极易流失,且林农施用磷肥量不均匀,土壤利用率较低,常年累积造成。土壤pH变异系数为10.28%,变异较小,与张红桔等[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山核桃林地土壤总体pH比较接近。
项目 有机质/
(g·kg−1)有效磷/
(mg·kg−1)速效钾/
(mg·kg−1)碱解氮/
(mg·kg−1)pH AG/
(mol·g−1·h−1)最小值 5.41 0.52 22.06 28.62 4.50 0.12 最大值 98.08 22.43 466.07 192.53 7.48 1.67 平均值 37.39 4.23 113.77 132.40 5.76 0.35 标准差 15.38 3.90 72.58 43.47 0.59 0.30 变异系数/% 41.15 92.20 63.80 32.83 10.28 88.12 项目 BG/
(mol·g−1·h−1)CBH/
(mol·g−1·h−1)XYL/
(mol·g−1·h−1)LAP/
(mol·g−1·h−1)NAG/
(mol·g−1·h−1)PHOS/
(mol·g−1·h−1)最小值 4.58 0.04 0.17 0.10 0.15 18.31 最大值 192.62 63.06 62.91 32.95 93.60 1042.63 平均值 47.06 8.14 7.44 4.44 17.75 160.43 标准差 31.50 8.09 6.91 3.62 15.27 89.10 变异系数/% 66.95 99.48 92.98 81.54 86.07 55.54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of soil properties
-
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与7种水解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有效磷与BG 、NAG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BH呈显著正相关(P<0.05);pH与CB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BG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PHOS、XYL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速效钾与7种水解酶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表2)。土壤酶主要来源于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根系的分泌,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可以直接影响土壤动植物长势、微生物的活性与分布,整合了土壤理化条件的信息[23],因此土壤水解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密切相关,水解酶活性也通常被作为土壤质量的生物活性指标[24]。对土壤水解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指标及pH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与7种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机质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都与酶的作用有关[25]。水解酶可以吸附在土壤有机质上,以酶-腐殖质复合物的形式从土壤中提取出来,并仍可保留有活性。土壤碱解氮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其含量受人为施肥的影响较大[26]。山核桃林农为提高产量大量撒施氮肥。氮素供应的增加可以使植物细胞原生质合成加快,细胞数量增多,有了更多的水解酶产出渠道。此外,土壤微生物也会通过分泌多种水解酶固定氮素[27]。PHOS与有效磷质量分数和pH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由于PHOS会参加土壤磷的矿化作用过程,使土壤有机态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无机态磷,有效磷质量分数增加。pH是控制土壤中磷有效性和PHOS活性的关键因子,在山核桃林地土壤酸化的环境下,pH小幅降低可能有利于植物对有效磷的吸收,PHOS参与矿化作用的活性增强[28]。
水解酶 有机质 有效磷 速效钾 碱解氮 pH AG 0.355** 0.061 0.060 0.419** 0.102 BG 0.406** 0.172** 0.066 0.354** 0.147* CBH 0.356** 0.158* 0.060 0.275** 0.196** XYL 0.302** 0.088 −0.090 0.278** −0.283** LAP 0.170** 0.042 −0.015 0.230** −0.028 NAG 0.431** 0.267** 0.114 0.357** 0.109 PHOS 0.272** 0.123* 0.007 0.346** −0.286** 说明:*P<0.05, **P<0.01 Table 2.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soil hydrolase activities and soil nutrient factors and pH
-
7种土壤水解酶活性在山核桃林地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异质性(表3)。在GS+ 9.0中进行方差变异函数拟合,分别选用最优模型。不同水解酶拟合模型的差异,表示相应的酶在土壤中的空间变化规律不同。本研究中,AG、BG、CBH、LAP、NAG、XYL活性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性,活性均呈现斑块状分布;不同水解酶活性区域分布呈现差异性,块基比分别为55%、42%、56%、49%、66%、47%、78%,说明它们的变异情况主要受到人为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影响。PHOS块基比为78%,具有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其活性空间分布主要受随机因素如施肥方式和耕作强度的影响[29]。本研究中, 虽然各酶活性的空间自相关性存在差异,但变程均大于最小采样距离,因此,本研究所选择的采样距离能够反映土壤水解酶活性在研究区域最小尺度下的空间变异特征。从土壤水解酶活性的空间分布情况来看(图1):活性较高的区域位于临安区西北方向的岛石镇。该镇有中国“山核桃第一镇”的美称,这可能与当地特色生态化经营方式有关,如:林下种植茶Camellia sinensis、黑麦草Lolium perenne、油菜Brassica napus等适生植物,丰富林下土壤生态结构的同时起到涵养水肥、改良酸性土质的作用;林间饲养家禽吃掉害虫、消灭虫卵,产生的鸡粪也可作为有机肥为山核桃树生长提供养分。这些特色经营方式都为植物根系发育、土壤微生物的快速新陈代谢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而提高了相关水解酶参与复杂生化反应的活性。
水解酶 函数模型 块金值(C0) 基台值(C+C0) 块基比[C0/(C+C0)] 变程 决定系数 AG 球状模型 0.050 0.090 0.55 9.63 0.46 BG 指数模型 136.800 324.400 0.42 8.76 0.65 CBH 指数模型 0.140 0.250 0.56 1.60 0.43 XYL 高斯模型 0.080 0.170 0.47 2.12 0.37 LAP 高斯模型 10.970 21.960 0.49 11.20 0.73 NAG 高斯模型 197.150 294.260 0.66 27.30 0.45 PHOS 球状模型 0.032 0.041 0.78 14.60 0.54 Table 3. Theoretical model of semi-variance function of soil hydrolase activities and its related parameters
根据全局莫兰指数,AG、BG、CBH、XYL、LAP、NAG、PHOS等7种水解酶活性在空间分布上都存在相关性(Ig>0),且存在高低值聚集区域。在本研究中,7种水解酶活性在高低值聚类上呈现出了相似的特点,岛石镇为水解酶活性高值聚集(high-high)区域,部分水解酶(如AG)在太阳镇北部也有高值聚集的现象;低值聚集(low-low)区域多位于清凉峰以及河桥、龙岗、昌化三镇交界处附近(图2)。在冗余分析结果中,高低值聚集区域样点的水解酶活性在第1轴有明显的分离,第1轴和第2轴分别有82.92%和14.42%的贡献度(图3)。结果显示:碱解氮、有机质、pH与水解酶活性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水解酶活性高低值聚类结果和土壤肥力分值高低值聚类情况相似,说明土壤水解酶活性大小和周围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山核桃林地土壤常年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经营干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为当地经营方式的不同,如氮肥、有机肥的投入是增加土壤肥力较为直接的方式,因此各区域出现高低值聚集的现象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当地肥力水平以及施肥情况。岛石镇高值聚集,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岛石镇山核桃林氮肥、有机肥常年投入量高于清凉峰等区域,同时岛石镇明确规定当地所有山核桃林地禁用除草剂,防止除草剂的不合理使用破坏产区生态平衡,影响山核桃产量。另一方面,岛石镇相对其他镇海拔较高,大部分产区山高树茂,年降水量充沛,林下、林间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较为完整,因此土壤微生物活动旺盛,作物根系发达,从而成为水解酶活性的高值聚集区。而清凉峰以及河桥、龙岗、昌化交界处的冒尖山、石柱山、云台山、鸡哺山等区域地势极为陡峭,当地山核桃林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养分较为贫乏,相对其他区域处于较低的水平,水解酶活性受到影响,产生低值聚集。杭瑞高速经过清凉峰镇与龙岗镇南部,该区域交通便利,人类活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当地存在铅锌矿、钨钼矿以及铜矿等正在开发的金属矿[30]。采矿活动产生的粉尘、废水和尾矿渣可能会对土壤水解酶活性和分布造成一定影响[31]。
-
据浙江省地方标准,山核桃林地土壤样地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位于丰富等级的样地分别占64%、56%、23%、45%,绝大部分样点各养分指标等级处于中等以上(表4),能够满足山核桃的生长发育需求,但是由于各区域土壤中养分比例以及酸碱度的不同,综合肥力状况也有所差异。在主成分分析结果中,IIF均值为91.67,变幅为35.29~277.05,变异系数为42.73%。第1主成分解释了48.39%的总变异,第2主成分解释了26.50%的总变异,第3主成分解释了17.12%的总变异(表5)。采用类平均法对土壤肥力分值(IIF)进行系统聚类,将259个样本分为4类,即第Ⅰ类IIF≥146.83,第Ⅱ类87.11≤IIF<146.83,第Ⅲ类59.72≤IIF<87.11,第Ⅳ类IIF<59.72,分别对应土壤肥力高、较高、中、低4个等级。结果显示:IIF变异系数为42.73%,属于中等变异,但其中有174个样本处于中低水平,肥力相对较差。从采样区域土壤肥力分值所占比例来看,山核桃林地有58.7%的样地土壤肥力低于平均水平,有32.7%的样地土壤肥力为Ⅰ和Ⅱ等级,大部分样地土壤肥力处于Ⅲ、Ⅳ等级,说明大部分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还有提高的空间。从使用IIF绘制的空间分布图来看,岛石镇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在所有山核桃产区中最高,该区域的土壤管理方法值得借鉴。沈一凡等[32]研究了近10 a山核桃林地主要分布区域的土壤养分变化情况,发现林地土壤酸化的现象一直在加重,肥力也有不断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大多数山核桃林农缺乏相关技术指导和对立地环境的认知,长期施用以氮素为主的化学肥料造成的。而且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山核桃林地不断扩张,但大多数新兴产区酸化严重,土壤宜肥、宜种性较差。针对这一现象,还需要增施有机肥,并施用一定量的石灰,逐渐改善各地土壤酸化的情况,规范林地生草管理和生态化采收技术,以稳步提升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
项目 碱解氮 有效磷 速效钾 有机质 质量分数/(mg·kg−1) 占比/% 质量分数/(mg·kg−1) 占比/% 质量分数/(mg·kg−1) 占比/% 质量分数/(g·kg−1) 占比/% 缺乏 <80 6 <5 12 <80 34 <10 7 中等 80~120 30 5~10 32 80~110 43 10~40 48 丰富 >120 64 >10 56 >110 23 >40 45 说明:土壤肥力指标丰缺等级参考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 2205—2019《山核桃分区施肥技术规范》 Table 4. Level of soil fertility indexs and the proportion of each level
因子 主成分得分 第1主成分(48.39%) 第2主成分(26.50%) 第3主成分(17.12%) 有机质 0.144 0.268 0.225 有效磷 0.071 0.451 0.116 速效钾 0.027 0.481 0.046 碱解氮 0.061 0.040 0.652 AG 0.160 −0.058 0.039 BG 0.205 0.017 −0.299 CB 0.182 0.064 −0.393 XYL 0.177 −0.240 0.042 LAP 0.122 −0.238 0.345 NAG 0.179 0.111 −0.130 PHOS 0.184 −0.219 0.100 Table 5. Principal component contribution rates and each factor scor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hydrolase activities and soil fertility evaluation of Carya cathayensis forests in Lin’an District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417
- Received Date: 2021-06-08
- Rev Recd Date: 2021-10-11
- Available Online: 2022-05-23
- Publish Date: 2022-05-23
-
Key words:
- Carya cathayensis /
- enzyme activity /
- spatial variation /
- high and low clustering /
- soil fertility
Abstract:
Citation: | XIE Linfeng, LING Xiaoxiao, HUANG Shengyan, GAO Haozhan, WU Jiasen, CHEN Junhui, HUANG Jianqin, QIN Hua.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hydrolase activities and soil fertility evaluation of Carya cathayensis forests in Lin’an District[J]. Journal of Zhejiang A&F University, 2022, 39(3): 625-63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4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