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第31卷 第2期
2014, 31(2): 167-1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1
摘要:
采用热处理温度为160,180,200℃,热处理时间为2,4,6 h的高温热处理工艺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竹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分别在160,180,200℃下处理4 h后的竹材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越高和时间越长,竹材中木质素质量分数也越高,综纤维素、α-纤维素质量分数呈现下降的趋势,竹材的纵向抗弯强度呈减小趋势,并且抗弯弹性模量呈减小趋势。200℃,6 h热处理竹材与未处理竹材相比,木质素质量...
采用热处理温度为160,180,200℃,热处理时间为2,4,6 h的高温热处理工艺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材进行改性处理,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竹材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将分别在160,180,200℃下处理4 h后的竹材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表征。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越高和时间越长,竹材中木质素质量分数也越高,综纤维素、α-纤维素质量分数呈现下降的趋势,竹材的纵向抗弯强度呈减小趋势,并且抗弯弹性模量呈减小趋势。200℃,6 h热处理竹材与未处理竹材相比,木质素质量...
2014, 31(2): 172-17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2
摘要:
荻草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是一种高大直立的多年生高生物量草类。通过对荻草茎秆动态润湿模型、表面自由能的研究,探索荻草茎秆被胶黏剂胶合及作为人造板原材料的可能性。运用接触角测试仪,分别测定脲醛树脂(U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和酚醛树脂(PF)在荻草茎秆内、外表面的接触角,拟合出动态润湿模型。利用扩散渗透系数K,比较3种胶黏剂对荻草茎秆的润湿能力。运用表面张力仪测试荻草茎秆内、外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3种胶黏剂在荻草内、外表面的润湿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接触角随时...
荻草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是一种高大直立的多年生高生物量草类。通过对荻草茎秆动态润湿模型、表面自由能的研究,探索荻草茎秆被胶黏剂胶合及作为人造板原材料的可能性。运用接触角测试仪,分别测定脲醛树脂(U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和酚醛树脂(PF)在荻草茎秆内、外表面的接触角,拟合出动态润湿模型。利用扩散渗透系数K,比较3种胶黏剂对荻草茎秆的润湿能力。运用表面张力仪测试荻草茎秆内、外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3种胶黏剂在荻草内、外表面的润湿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接触角随时...
2014, 31(2): 178-18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3
摘要:
通过集成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影像数据与地面通量台站的观测数据,基于遥感的植被光合模型(VPM),估测了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2011年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总初级生产力(PGP)。研究表明:VPM模型估测的PGP(PGPVPM)在季节变化趋势上和通量站点数据获得的PGP(PGPobs)保持一致,VPM模型估算的2011年毛竹林总初级生产力为1 848.54 g·m-2,通量塔数据获得的2011年毛竹林总初级生产力为1 899.69 g·m-2,相对误差为2....
通过集成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卫星影像数据与地面通量台站的观测数据,基于遥感的植被光合模型(VPM),估测了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2011年的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总初级生产力(PGP)。研究表明:VPM模型估测的PGP(PGPVPM)在季节变化趋势上和通量站点数据获得的PGP(PGPobs)保持一致,VPM模型估算的2011年毛竹林总初级生产力为1 848.54 g·m-2,通量塔数据获得的2011年毛竹林总初级生产力为1 899.69 g·m-2,相对误差为2....
2014, 31(2): 185-18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4
摘要:
为了探究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外来物种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遥感监测,以WorldView-2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深圳市薇甘菊进行遥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orldView-2影像进行薇甘菊的最佳波段组合为364波段(近红外波段、海岸波段、红色波段),薇甘菊的制图精度为83.33%,用户精度为81.08%,总体精度为87.5%,且其他地物类型的分类精度也比较高,都达到80%以上,取得较好的监测结果,突破了人工调查周期长,主观性强等缺点,在监测手段、方法以及...
为了探究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外来物种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遥感监测,以WorldView-2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对深圳市薇甘菊进行遥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WorldView-2影像进行薇甘菊的最佳波段组合为364波段(近红外波段、海岸波段、红色波段),薇甘菊的制图精度为83.33%,用户精度为81.08%,总体精度为87.5%,且其他地物类型的分类精度也比较高,都达到80%以上,取得较好的监测结果,突破了人工调查周期长,主观性强等缺点,在监测手段、方法以及...
2014, 31(2): 190-19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5
摘要:
以上海崇明岛生态农业园区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田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生物量法对花菜田植被碳储量、土壤呼吸及人工管理碳源进行测定,估算花菜田碳平衡情况,旨在通过对花菜田碳平衡的估算,探讨农田碳增汇减排措施。研究表明:①花菜在1个生育期内含碳率最小值为25.73%,最大值为41.61%,平均值为34.12%。②訛植被在成熟收割时植被碳储量为5.18 t·hm-2,土壤碳储量84.74 t·hm-2。③花菜田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初期最高,然后逐渐减弱,土壤异养...
以上海崇明岛生态农业园区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田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生物量法对花菜田植被碳储量、土壤呼吸及人工管理碳源进行测定,估算花菜田碳平衡情况,旨在通过对花菜田碳平衡的估算,探讨农田碳增汇减排措施。研究表明:①花菜在1个生育期内含碳率最小值为25.73%,最大值为41.61%,平均值为34.12%。②訛植被在成熟收割时植被碳储量为5.18 t·hm-2,土壤碳储量84.74 t·hm-2。③花菜田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初期最高,然后逐渐减弱,土壤异养...
2014, 31(2): 196-20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6
摘要:
在浙江省附海镇生态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和景观生态安全理论,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区域开发强度和距环境敏感区距离等生态敏感性因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综合评价了附海镇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生态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16%,27.29%,30.46%和35.09%,并以此规划出研究区生态安全的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3种生态用地类型,进而提出了不同生态用地类型的管理措施,为附海镇生态用地提供规划依据和建设策略...
在浙江省附海镇生态用地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应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方法和景观生态安全理论,选取土地利用现状、区域开发强度和距环境敏感区距离等生态敏感性因子,结合景观格局指数,综合评价了附海镇生态敏感性程度及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生态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低度敏感区和非敏感区分别占研究区面积的7.16%,27.29%,30.46%和35.09%,并以此规划出研究区生态安全的核心保护区、控制发展区和适宜发展区3种生态用地类型,进而提出了不同生态用地类型的管理措施,为附海镇生态用地提供规划依据和建设策略...
2014, 31(2): 204-20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7
摘要:
选择贵阳市乌当区典型杜鹃Rhododendron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群落数量分析法等方法,对其不同杜鹃群丛的植物组成、结构、重要值、α多样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贵阳乌当杜鹃群落分为4种植物群丛,分别为Ⅰ:锈叶杜鹃Rhododendron siderophyllum+白栎Quercus fabrei群丛;Ⅱ:锈叶杜鹃+白栎+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群丛;Ⅲ:锈叶杜鹃+麻栎群丛;Ⅳ:锈叶杜鹃+麻栎+藤黄Garcinia hanburyi群丛。②杜鹃群落主要以锈...
选择贵阳市乌当区典型杜鹃Rhododendron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群落数量分析法等方法,对其不同杜鹃群丛的植物组成、结构、重要值、α多样性分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贵阳乌当杜鹃群落分为4种植物群丛,分别为Ⅰ:锈叶杜鹃Rhododendron siderophyllum+白栎Quercus fabrei群丛;Ⅱ:锈叶杜鹃+白栎+麻栎Quercus acutissima群丛;Ⅲ:锈叶杜鹃+麻栎群丛;Ⅳ:锈叶杜鹃+麻栎+藤黄Garcinia hanburyi群丛。②杜鹃群落主要以锈...
2014, 31(2): 210-2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8
摘要:
通过多样性指数、植物区系谱、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多样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种类丰富,以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为主,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比例较高,有一定残遗性;种的分布型多样,来源较广泛,特有性不明显,区系温带属性较强,热带成分比较少,表明该区温带植物区系历史起源;与相邻植物区系多样性比较,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其中泰山和昆嵛山较高,白石砬子和长白山较低,Simpson指数差异不明显;不同山地植物区系之间相似程...
通过多样性指数、植物区系谱、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多样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种类丰富,以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为主,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比例较高,有一定残遗性;种的分布型多样,来源较广泛,特有性不明显,区系温带属性较强,热带成分比较少,表明该区温带植物区系历史起源;与相邻植物区系多样性比较,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其中泰山和昆嵛山较高,白石砬子和长白山较低,Simpson指数差异不明显;不同山地植物区系之间相似程...
2014, 31(2): 217-22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09
摘要: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研究野生桂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为新品种的选育以及野生桂花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江西全南(衰退型)和福建长汀(稳定型)这2个桂花自然种群9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估。7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到330个清晰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76个,占83.64%。在物种水平,桂花的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428 3,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85 6,表明桂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研究野生桂花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为新品种的选育以及野生桂花资源的保护提供重要的依据。利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技术对江西全南(衰退型)和福建长汀(稳定型)这2个桂花自然种群96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评估。7对引物组合共检测到330个清晰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76个,占83.64%。在物种水平,桂花的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428 3,Nei's基因多样性(He)为0.285 6,表明桂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
2014, 31(2): 224-23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0
摘要:
对安徽省黄山市天然榧树Torreya grandis群体内种子表型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异进行分析研究,为优良榧树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及榧树遗传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种蒲质量、种蒲横径、种蒲纵径、种核横径、种核纵径、种核质量、种形指数、核形指数和出核率的变幅分别为5.24~12.23 g,1.963~3.018 cm,2.255~3.685 cm,1.438~2.270 cm,2.009~3.208 cm,2.30~5.19 g,0.695~0.902,0.555~0.823,34.80%~6...
对安徽省黄山市天然榧树Torreya grandis群体内种子表型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异进行分析研究,为优良榧树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及榧树遗传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种蒲质量、种蒲横径、种蒲纵径、种核横径、种核纵径、种核质量、种形指数、核形指数和出核率的变幅分别为5.24~12.23 g,1.963~3.018 cm,2.255~3.685 cm,1.438~2.270 cm,2.009~3.208 cm,2.30~5.19 g,0.695~0.902,0.555~0.823,34.80%~6...
2014, 31(2): 231-23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1
摘要:
基于森林火灾统计资料,采用加拿大森林火险天气指标系统(Canadian Forest Fire Weather Index System,CFFWIS)分析了浙江省森林火险期内森林火险天气指标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火险期内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呈递减趋势,但每场火灾的平均过火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细小可燃物湿度码(CFFM)和初始蔓延指标(IIS)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作为浙江省森林火险期火险状况的良好指标;1991-2011年,研究区森林防火期内可燃物湿度指标、火行为...
基于森林火灾统计资料,采用加拿大森林火险天气指标系统(Canadian Forest Fire Weather Index System,CFFWIS)分析了浙江省森林火险期内森林火险天气指标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火险期内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呈递减趋势,但每场火灾的平均过火面积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细小可燃物湿度码(CFFM)和初始蔓延指标(IIS)达到显著水平(P<0.05),可作为浙江省森林火险期火险状况的良好指标;1991-2011年,研究区森林防火期内可燃物湿度指标、火行为...
2014, 31(2): 238-24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2
摘要:
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真菌是很多木本植物溃疡病和枯梢病的重要病原菌。已有报道认为: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但对于葡萄座腔菌科其他真菌与山核桃干腐病的关系还没有深入研究。分离得到了山核桃干腐病相关病原菌,通过比较其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特征,将分离得到的供试菌株分为3组。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3组菌株分别鉴定为Botryosphaeria dothid...
葡萄座腔菌科Botryosphaeriaceae真菌是很多木本植物溃疡病和枯梢病的重要病原菌。已有报道认为:山核桃干腐病病原菌为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但对于葡萄座腔菌科其他真菌与山核桃干腐病的关系还没有深入研究。分离得到了山核桃干腐病相关病原菌,通过比较其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rDNA ITS)序列特征,将分离得到的供试菌株分为3组。根据形态学特征和基于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3组菌株分别鉴定为Botryosphaeria dothid...
2014, 31(2): 246-2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3
摘要:
以发光二极管(LED)蓝光(B), 红蓝组合光(RB)(红:蓝=8:3和7:3)和白光(W)为光源, 研究了不同光质、不同补光时间对设施越冬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蓝光有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红蓝83光可促进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形成;白光可提高果实叶绿素、总黄酮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红蓝73光有利于总多酚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②蓝光能促进果实横向生长, 红光能促进果实纵向生长, ...
以发光二极管(LED)蓝光(B), 红蓝组合光(RB)(红:蓝=8:3和7:3)和白光(W)为光源, 研究了不同光质、不同补光时间对设施越冬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蓝光有利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红蓝83光可促进可溶性总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的形成;白光可提高果实叶绿素、总黄酮和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红蓝73光有利于总多酚和可溶性蛋白的合成;②蓝光能促进果实横向生长, 红光能促进果实纵向生长, ...
2014, 31(2): 254-26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4
摘要:
采用盆栽3年生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幼苗研究了酸雨(pH 4.0, Tr1), 柳杉凋落物(60 g, Tr2)以及酸雨和柳杉凋落物复合作用(Tr3)对其叶片色素质量分数和反射光谱的影响, 并对柳杉叶片色素质量分数与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和反射光谱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Tr1, Tr2和Tr3处理下, 柳杉叶片叶绿素a质量分数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1.6%, 26.1%和39.1%, 说明酸雨增强了凋落物化感作用对柳杉叶绿素a质量分数的抑制作用, 加快了其降解速...
采用盆栽3年生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幼苗研究了酸雨(pH 4.0, Tr1), 柳杉凋落物(60 g, Tr2)以及酸雨和柳杉凋落物复合作用(Tr3)对其叶片色素质量分数和反射光谱的影响, 并对柳杉叶片色素质量分数与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光谱和反射光谱参数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Tr1, Tr2和Tr3处理下, 柳杉叶片叶绿素a质量分数比对照分别降低了11.6%, 26.1%和39.1%, 说明酸雨增强了凋落物化感作用对柳杉叶绿素a质量分数的抑制作用, 加快了其降解速...
2014, 31(2): 264-27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5
摘要: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简称VOCs)释放规律的影响, 采用称量控水法对迷迭香进行干旱胁迫试验, 设置轻度、中度、重度干旱水平、复水和对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迷迭香VOCs释放总量减少, 但种类增加;轻度、中度、重度处理VOCs总量分别是对照的99.6%, 69.4%, 43.2%。迷迭香VOCs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 占总量的46.0%以上;各干旱处理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与对照...
为了探讨干旱胁迫对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简称VOCs)释放规律的影响, 采用称量控水法对迷迭香进行干旱胁迫试验, 设置轻度、中度、重度干旱水平、复水和对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迷迭香VOCs释放总量减少, 但种类增加;轻度、中度、重度处理VOCs总量分别是对照的99.6%, 69.4%, 43.2%。迷迭香VOCs主要是萜烯类化合物, 占总量的46.0%以上;各干旱处理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与对照...
2014, 31(2): 272-27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6
摘要:
为揭示林地覆盖经营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退化机理, 给退化雷竹林恢复提供参考, 探讨了短期覆盖(覆盖1 a), 休养式覆盖(覆盖3 a休养3 a), 长期覆盖(覆盖6 a)和不覆盖雷竹林2年生和3年生立竹叶片主要养分含量及其相关性和养分再吸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覆盖经营年限雷竹林立竹成熟叶主要养分含量和再吸收率总体上2年生立竹大于3年生立竹。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2年生和3年生立竹成熟叶、老化叶氮、磷、钾和镁质量分数均有较明显的影响(P<0.05), 其中, 短...
为揭示林地覆盖经营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退化机理, 给退化雷竹林恢复提供参考, 探讨了短期覆盖(覆盖1 a), 休养式覆盖(覆盖3 a休养3 a), 长期覆盖(覆盖6 a)和不覆盖雷竹林2年生和3年生立竹叶片主要养分含量及其相关性和养分再吸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同覆盖经营年限雷竹林立竹成熟叶主要养分含量和再吸收率总体上2年生立竹大于3年生立竹。林地覆盖经营对雷竹2年生和3年生立竹成熟叶、老化叶氮、磷、钾和镁质量分数均有较明显的影响(P<0.05), 其中, 短...
2014, 31(2): 280-28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7
摘要: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石竹Phyllostachys nuda和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等4种竹子为研究对象, 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黄酮质量分数, 并采用DPPH·(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和ABTS+·[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测定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以考察竹叶黄酮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随季节和竹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毛...
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 石竹Phyllostachys nuda和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等4种竹子为研究对象, 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黄酮质量分数, 并采用DPPH·(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和ABTS+·[2, 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测定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 以考察竹叶黄酮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随季节和竹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毛...
2014, 31(2): 285-29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8
摘要:
以彩叶芋Caladium bicolor 2个品种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 通过人工低温处理(0~20℃), 研究彩叶芋叶片中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 计算其半致死温度。2种彩叶芋品种叶片的半致死温度均较高。相对电导率与抗寒性呈负相关, 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SOD活性与抗寒性呈正相关。研究分析表明:各个指标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品种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
以彩叶芋Caladium bicolor 2个品种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 通过人工低温处理(0~20℃), 研究彩叶芋叶片中的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 计算其半致死温度。2种彩叶芋品种叶片的半致死温度均较高。相对电导率与抗寒性呈负相关, 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SOD活性与抗寒性呈正相关。研究分析表明:各个指标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品种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
2014, 31(2): 291-29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19
摘要: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 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 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 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照比较, 树高因子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 而胸径、单株材积因子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且生态疏伐的影响较卫生伐影响大。由此可见, 给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以足够的生长空间, 虽然对林分树高因子生长没有影响, 却能有效地促...
为解决成熟期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生长受抑制问题, 选择生态疏伐、卫生伐等2种处理对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进行抚育间伐, 运用方差分析的方法, 对60块标准地中杉木生长量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态疏伐、卫生伐与对照比较, 树高因子生长影响不显著(P>0.05), 而胸径、单株材积因子生长影响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 且生态疏伐的影响较卫生伐影响大。由此可见, 给成熟期的杉木人工纯林以足够的生长空间, 虽然对林分树高因子生长没有影响, 却能有效地促...
2014, 31(2): 296-30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20
摘要: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属Chenopodium的1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已有5 000多年的栽植历史。藜麦品种多样, 资源丰富, 以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 概述了藜麦喜湿热强光、稍耐冻、短日照, 穗状花序、自花授粉、种子繁殖及生长期等生物学特性, 耐盐碱、干旱、霜冻、病虫害等生理学特性和总多酚、皂甙、黄酮类、多糖、蛋白质与氨基酸、矿质营养素及其他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属Chenopodium的1年生草本植物, 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已有5 000多年的栽植历史。藜麦品种多样, 资源丰富, 以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 概述了藜麦喜湿热强光、稍耐冻、短日照, 穗状花序、自花授粉、种子繁殖及生长期等生物学特性, 耐盐碱、干旱、霜冻、病虫害等生理学特性和总多酚、皂甙、黄酮类、多糖、蛋白质与氨基酸、矿质营养素及其他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
2014, 31(2): 302-30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21
摘要:
为探讨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秋冬季叶色变化规律, 研究落羽杉在不同光照、温度和不同生境条件下叶色转变时的生态生理变化, 以落羽杉成龄植株为材料, 于2012年8月下旬至11月中旬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不同方位与不同生境条件下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秋冬转色期落羽杉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 树冠背阴面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向阳面, 向阳东面高于向阳西面;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 11月5日之后显著升高;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
为探讨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秋冬季叶色变化规律, 研究落羽杉在不同光照、温度和不同生境条件下叶色转变时的生态生理变化, 以落羽杉成龄植株为材料, 于2012年8月下旬至11月中旬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不同方位与不同生境条件下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和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秋冬转色期落羽杉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 树冠背阴面叶片叶绿素总质量分数明显高于向阳面, 向阳东面高于向阳西面;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 11月5日之后显著升高;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
2014, 31(2): 308-31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22
摘要:
为探讨精制前后竹醋液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不同极性萃取纤维头对VOCs的萃取效果, 采用2种不同极性萃取纤维头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精制前后竹醋液VOCs, 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2种纤维头萃取出精制前后竹醋液54和57种有机化合物, 其中竹醋原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纤维头萃取出41种, 主要为2-甲氧基-苯酚(9.03%), 4-乙基-苯酚(8.36%), 苯酚(6.48%), 聚丙烯酸酯(PA)纤维头萃取出32种, 主要为苯酚(17.23%...
为探讨精制前后竹醋液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及不同极性萃取纤维头对VOCs的萃取效果, 采用2种不同极性萃取纤维头的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萃取精制前后竹醋液VOCs, 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2种纤维头萃取出精制前后竹醋液54和57种有机化合物, 其中竹醋原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纤维头萃取出41种, 主要为2-甲氧基-苯酚(9.03%), 4-乙基-苯酚(8.36%), 苯酚(6.48%), 聚丙烯酸酯(PA)纤维头萃取出32种, 主要为苯酚(17.23%...
2014, 31(2): 315-32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23
摘要:
以5个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 foliosa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激、更新及加液和秋水仙碱等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个品种获得胚状体, 各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特选九心芥’胚产量最高;4℃低温预处理24~48 h及33~34℃高温热激处理24~48 h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更新和添加培养基处理也可促进胚状体发生, 以质量浓度为170.0 g·L-1的蔗糖起始培养48 h后添加等质量浓度9...
以5个叶用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 foliosa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游离小孢子培养过程中基因型、低温预处理、高温热激、更新及加液和秋水仙碱等对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有4个品种获得胚状体, 各品种间胚状体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特选九心芥’胚产量最高;4℃低温预处理24~48 h及33~34℃高温热激处理24~48 h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更新和添加培养基处理也可促进胚状体发生, 以质量浓度为170.0 g·L-1的蔗糖起始培养48 h后添加等质量浓度9...
2014, 31(2): 322-32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4.02.024
摘要:
建立适合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的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 为研究无患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改良等奠定基础。以南平产的无患子叶片为材料, 采用单因素法对体系中的DNA模板、镁离子、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 引物和TaqDNA聚合酶等5因素进行优化。确立了适合无患子SRAP的最佳反应体系(20 μL):1×PCR缓冲液, 50 ng模板DNA, 2.0 mmol·L-1镁离子, 0.2 mmol·L-1 dN...
建立适合无患子Sapindus mukurossi的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 为研究无患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及遗传改良等奠定基础。以南平产的无患子叶片为材料, 采用单因素法对体系中的DNA模板、镁离子、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 引物和TaqDNA聚合酶等5因素进行优化。确立了适合无患子SRAP的最佳反应体系(20 μL):1×PCR缓冲液, 50 ng模板DNA, 2.0 mmol·L-1镁离子, 0.2 mmol·L-1 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