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晗, 李全, 郭子武, 吕建华, 应叶青, 宋新章.
施氮对毛竹笋营养成分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 38(1): 112-1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00256
|
[2] |
向玉勇, 陶琴, 于士军, 张元昶.
金银花尺蠖幼虫粪便营养成分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0, 37(5): 971-97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624
|
[3] |
张曾, 单胜道, 吴胜春, 宋成芳.
炭化条件对猪粪水热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8, 35(3): 398-4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8.03.002
|
[4] |
毛玉明, 乔卫阳, 武克壮, 虞木奎, 成向荣.
林窗大小对白背三七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6, 33(1): 88-9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6.01.012
|
[5] |
王喜周, 应跃跃, 陈学智, 张昊, 姚晓伟.
全叶榕营养成分分析及黄酮的测定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3, 30(2): 304-30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3.02.024
|
[6] |
徐小博, 贾文庆, 刘会超.
牡丹品种间花瓣营养成分差异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2, 29(5): 729-73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2.05.015
|
[7] |
余筱洁, 金晓燕, 周存山, 杨虎清, 何志平, 王允祥.
红肉和白肉枇杷果仁营养成分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1, 28(1): 149-15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1.01.024
|
[8] |
郑蓉, 郑维鹏, 方伟, 黄耀华, 张闪闪.
绿竹笋形态性状与营养成分的产地差异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0, 27(6): 845-85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0.06.007
|
[9] |
景芸, 梁一池, 杨华.
不同锥栗无性系果实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2): 176-179.
|
[10] |
姜培坤, 徐秋芳, 罗煦钦, 王俊奇.
雷竹笋重金属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4): 424-427.
|
[11] |
姜培坤, 徐秋芳.
雷竹笋硝酸盐含量及其与施肥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1): 10-14.
|
[12] |
仲山民, 何照斌.
黑桃果实营养成分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4, 21(3): 295-298.
|
[13] |
余学军, 刘力, 金爱武, 方伟, 何优珍.
苦竹叶制茶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3, 20(1): 63-66.
|
[14] |
刘力, 林新春, 叶丽敏.
雷竹不同栽培类型竹笋的蛋白质组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1, 18(3): 271-273.
|
[15] |
姜培坤, 俞益武, 张立钦, 许小婉.
雷竹林地土壤酶活性研究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2): 132-136.
|
[16] |
姜培坤, 俞益武.
雷竹叶营养元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00, 17(4): 360-363.
|
[17] |
邱永华, 邵小根, 张发根, 华文礼, 包丽文.
水竹笋物理性状和营养成分分析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9, 16(2): 200-202.
|
[18] |
何钧潮, 方伟, 卢学可, 楼金善, 李小武.
雷竹双季丰产高效笋用林的地下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5, 12(3): 247-252.
|
[19] |
方伟, 何钧潮, 卢学可, 陈健华.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2): 121-128.
|
[20] |
胡超宗, 金爱武, 郑建新.
雷竹地下鞭的系统结构
.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1994, 11(3): 264-2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