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第40卷 第3期
2023, 40(3): 465-47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56
摘要:
目的 花香是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最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对桂花MYB-related基因家族成员OfMYB1R47在芳香挥发物形成过程中的功能进行鉴定,可为桂花花香合成的转录调控机制研究提供新的基因节点。 方法 以桂花‘日香 桂’O. fragans ‘Rixianggui’和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材料,以前期的花香转录组数据筛选出的MYB-related家族基因OfMYB1R47为目标基因。通过基因序列和系统进化树、实时荧光定量PCR (RT...
2023, 40(3): 475-48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782
摘要:
目的 探索了结实型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花瓣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为提高桂花园林赏花价值与经济用花价值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以‘潢川金 桂’O. fragrans ‘Huangchuan Jingui’为材料,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气相色谱法测定内源乙烯释放,流式细胞法检测核DNA变化,以及检测桂花开放及衰老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等生理指标变化。 结果 ①桂花花瓣中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 氢质量摩尔...
2023, 40(3): 481-49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264
摘要:
目的 研究OfABFs基因家族成员在桂花‘堰虹桂’Osmanthus fragrans ‘Yanhonggui’不同组织和花开放进程中的表达模式,筛选参与调控花开放的关键成员。 方法 在桂花基因组 数据库中筛选出相关OfABFs基因序列,克隆序列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分析OfABFs基因在‘堰虹桂’不同组织及花开放进程中的时空表达模式。 结果 筛选得到5条OfABFs基因序列 。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出:桂花OfABFs蛋白具有亲水性,较不稳定,无信号肽段;预测其蛋白二...
2023, 40(3): 492-50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783
摘要:
目的 对桂花Osmanthus fragrans乙烯合成路径氨基环丙烷羧酸氧化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oxidase, ACO)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以探索参与桂花花瓣乙烯合成的关键ACO家族成员。 方法 以桂花品种 ‘柳叶金桂’O. fragrans‘Liuye Jingui’为参考基因组,对桂花OfACOs家族进行鉴定、进化分析、基因结构分析以及根、茎、叶、芽和不同开花阶段的表达模式分析。 结果 通过蛋白保守...
2023, 40(3): 502-51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533
摘要:
目的 揭示蚂蚁活动对热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探索土壤动物介导“地—气”碳交换的生物学机制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以西双版纳小 果野芭蕉Musa acuminata群落为研究对象,设置蚂蚁巢穴与非蚁巢地2种处理,采用Li-6400-09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并分析蚂蚁筑巢引起土壤温湿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及碳氮库组分的改变对土壤呼吸动态的影响。 结果 ①蚁巢地土壤呼吸速率(7.19 μmol·m−2·s−1)是非蚁巢地(5.24 μmol·m−2·s−1)的1.37倍;②蚁巢地与非蚁巢地土壤呼吸均...
2023, 40(3): 511-5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17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为喀斯特石漠化区植被恢复和土壤肥力提高提供依据。 方法 在滇东石漠 化区选取云南松纯林、云南松人工混交林、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样地0~10、1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的碳、氮、磷质量分数,计算其化学计量比并用冗余分析工具分析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因子。 结果 滇东喀斯特区云南松林土壤碳、氮 、磷质量分数均值分别为2.94、0.26、0.46 g·k...
2023, 40(3): 520-53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94
摘要:
目的 连作障碍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不同植物耐受连作障碍能力存在差异,特别是禾本科 Poaceae植物很少有连作障碍的研究报道。为此,从植物角度出发,分析不同植物(科)连作3季后7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旨在探究不同植物耐连作障碍的机制。 方法 分别选择豆 科Fabaceae、葫芦科Cucurbitaceae、茄科Solanaceae每科各2种以及5种禾本科植物模拟连作的盆栽试验,分别采集第1季和第3季植物收获后的根区土壤,分析土壤pH,有效氮、磷,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
2023, 40(3): 531-53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87
摘要:
目的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矿物调理剂对天目小香薯Ipomoea batatas产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短期影响,探明影响土壤微生物养分限制的主要因素,为改善南方丘陵红壤肥力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设置空白对 照(ck),以白云石、钾长石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矿物调理剂3 (W1)和6 t·hm−2(W2) 2个处理。于天目小香薯收获期测定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土壤化学性质及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 结果 与ck相比,矿物调理剂显著降低 了土壤交换性酸(P<0...
2023, 40(3): 540-54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60
摘要:
目的 探讨施用有机肥和炭基肥对甘薯Ipomoea batatas坡耕地土壤氮磷径流流失量及形态的影响,探索径流养分流失量和土壤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 设计,共设置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常规化肥、50%质量分数有机肥+50%质量分数化肥(有机肥50%替代)、炭基肥,在5个时间点测定甘薯坡耕地径流及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磷质量浓度及质量分数,计算氮磷流失量与流失系数。 结果 径流总氮、颗粒态氮、硝态氮和铵态 氮质量浓度存在峰值效应,不同径流的产流中有机肥50%替代和炭基肥效应不同。与...
2023, 40(3): 550-55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81
摘要:
目的 探讨桉树人工林适应季节性干旱的水分利用来源策略,为桉树产业的可持续经营管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以雷州半岛 分布面积最大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 grandi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旱雨季典型月份尾巨桉木质部水、各土层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氢稳定同位素值(δD)和氧稳定同位素值(δ18O),并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量化尾巨桉旱雨季对各土层土壤水或地下水的利用比例,深入探讨了尾巨桉旱雨季水分利用来源的差异。 结果 当地大气...
2023, 40(3): 560-56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51
摘要:
目的 预测不同气候条件下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及迁移,确定影响樟子松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为樟子松合理引种与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根据200 个樟子松分布点和20个环境变量,利用R语言中ENMeval数据包优化最大熵模型(MaxEnt)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当前气候条件下樟子松在中国潜在分布进行模拟,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和方差膨胀因子分析结合预建模结果对环境因子的筛选,综合Jackknife检验和相关系数,...
2023, 40(3): 569-57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33
摘要:
目的 研究晋西黄土区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刺槐-油松人工混交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栎类Quercus spp.天然次生林的植物组成及植物多样性指标,探讨不同林分类型、不同密度条件下灌草植物多样性,为晋西黄土区植被建设和功能提升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通过野外调查 ,对低密度(800~1 200株·hm−2)、中密度(1 200~1 600株·hm−2)、高密度(1 600~2 000株·hm−...
2023, 40(3): 579-58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39
摘要:
目的 探析云南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生态质量变化,可为进一步保护和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持。 方法 基于遥感生 态指数(IRSEI)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从时间和空间2个维度对云南省的生态质量变化规律及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 ①从时间尺度上看,云南省199 0—2020年遥感生态指数整体变化为“W”型,呈现先减小、小幅回升后再减小、后又持续增加的变化趋势,并于2000和2010年2次跌至最低水平,30 a间遥感生态指数降低了0.038,线性拟合斜率为−0.008;②从空间尺度上...
2023, 40(3): 589-5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55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栎属Quercus单木生长模型,分析栎树生长特征,为栎属植物质量精准提升、结构优化与合理经营提供依据。 方法 汇总整理栎 属3个树种(槲栎Q. aliena、麻栎Q. acutissima、栓皮栎Q. variabilis)解析木各阶段生长量信息,分析栎树单木树高、材积、胸径生长特征;选取4个理论生长方程、1个经验方程及3个胸径处树皮厚度方程拟合并检验栎树单木的树高、材积、胸径与树皮厚度,优选出适应性最强、稳定性最高的模型。 结果 ①各栎树单木生长过程符合一般林 木...
2023, 40(3): 598-60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521
摘要:
目的 不同植物物种或类群(优势种、常见种、偶见种与稀有种)往往具有不同的生态学特性。通过对不同物种或类群的径级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物种共存机制。 方法 基于浙江九 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 hm2常绿阔叶林长期监测样地,通过点格局分析等方法,对24种植物和不同类群的径级结构以及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 结果 ①15种植物以及常见种、偶见种 和稀有种为小径级个体居多的“L”型分布,3种植物为单柱型分布,3种植物为间歇型分布,3种植物和优势种的径级结构为近似正态分布;②多数物...
2023, 40(3): 608-6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41
摘要:
目的 阐明浙江省台州市乔木林1994—2019年25 a间3个树种组(松类、杉类和阔叶类)之间的结构变化规律以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为今后森林结构调控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6期台 州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建立非线性方程组自约束树种结构模型,模拟25 a来3个树种组的株数比例和材积比例变化规律,并预测其变化趋势。 结果 ①台州市松类受松材线虫Burs 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以及自然演替中的不利因素影响其比例持续降低,杉类的比例在1999—2004年...
2023, 40(3): 617-62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70
摘要:
目的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病是威胁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安全最为严重的病害。本研究利用地理栅格模型及地图代数运算来模拟和表达驱动变量,构建松材线虫病测报系统,并以县域与地理栅格单元双尺度形成空间连续化测报。 方法 集成对松材线 虫病扩散传播有影响的地形地貌、气象、寄主、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等地理栅格空间数据集,基于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的机器学习方法构建模型,将测报得出的扩散风险概率与松科Pinaceae植物易感性叠加进行感染概率地图代数运算,基于地理栅格表达分...
2023, 40(3): 627-63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36
摘要:
目的 将大蒜油加工制备成大蒜油微乳液,以期提高大蒜油的稳定性,并开发新型植物源灭藻剂。 方法 运用相转变 法和拟三元图探讨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种类以及质量比(Km)对大蒜油微乳液体系形成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考察了以最优条件制备的大蒜油微乳液在不同温度、不同pH以及5 000和10 000 r·min−1离心条件下的稳定性,并进行了大蒜油微乳液抑藻实验。 结果 最佳制备条件为25 ℃、以吐温 80 (Tween 8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和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三者质量比为1∶...
2023, 40(3): 636-64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46
摘要:
目的 以适应性较强的挺水、浮水、沉水等观赏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组合的水生观赏植物对不同质量浓度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 方法 从2020 年4月下旬开始,以挺水植物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水葱Scirpus validus,浮水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睡莲 Nymphaea tetragon,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进行不同种植组合处理,比较这些组合处理植物在低、中、高3...
2023, 40(3): 648-65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71
摘要:
目的 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根系、新鲜枝叶、凋落物及土壤浸提液对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的化感作用,筛选毛竹-药用植物复合经营体系的适生经济物种。 方法 选择药用植 物浙贝母作为目标植物,开展不同质量浓度(0.005、0.010、0.020、0.050和0.100 kg·L−1)毛竹(根系、新鲜枝叶、凋落物和0~20 cm土壤浸提液)的化感作用试验。 结果 ①根系浸提液对浙贝母的生长性状 (株高、生物量和叶面积)、光合色素(叶绿...
2023, 40(3): 658-66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36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产区黄精Polygonatum spp.的遗传多样性,为其资源保护及品种选育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方法 使用相关序列 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来自华东(浙江、福建、安徽、江西)、西北(河北、陕西)、华中(湖南)、西南(四川、贵州、云南)等4个居群的47份黄精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结果 对88对SRAP引物进行筛选,有 7对可用于黄精种质资源的SRAP-PCR分析,共得到159条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40条。物种水平上,多态性比率为88.05%,有效等位基因...
2023, 40(3): 665-67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42
摘要:
目的 为黄薇Heimia myrtifolia不同组织及不同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分析筛选最适内参基因。 方法 选取黄薇盛 花期的根、茎、叶、花,以及5种不同干旱处理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借助RT-qPCR技术对黄薇转录组数据筛选的9个候选内参基因进行分析,并利用软件geNorm、BestKeeper、NormFinder和RefFinder综合评价候选基因的表达稳定性。最后选取2个与胁迫相关的基因CSLD和SOD,对所选内参基因进行验证。 结果 geNorm、BestKeep er和...
2023, 40(3): 673-67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82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日龄湖羊Ovis aries羔羊瘤胃上皮细菌多样性及菌群组成差异,为幼龄反刍动物早期断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用10只出 生体质量相近的初生湖羊羔羊,分别于日龄30 d (D30)和45 d (D45)各屠宰5只以获得瘤胃上皮组织,对其进行测序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结果 D45组羔羊瘤胃上皮细菌的操作分 类单元(OTU)个数显著多于D30组羔羊(P<0.05),Chao1指数D45组有增加的趋势(P=0.07)。与D45组相比,D30组羔羊瘤胃细菌弯曲杆菌属Campylob...
2023, 40(3): 680-68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59
摘要:
目的 研究经双乙烯亚胺(BEI)灭活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灭活制剂保护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抗WSSV感染的效果,以期为白斑综合征的防治提供有效的免疫方法。 方法 应用BEI 对WSSV和WSSV超声破碎液进行灭活,通过口服和注射分别对克氏原螯虾进行免疫,再对其进行抗WSSV感染的效果研究。 结果 WSSV在BEI处理24 h可 以被完全灭活,通过口服途径用灭活制剂免疫克氏原螯虾7 d后攻毒,克氏原螯虾死亡率显著下降,且口服免疫的效果要好于注射免疫...
2023, 40(3): 685-69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624
摘要:
目的 城市绿地土壤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生态效益及各项功能的发挥。分析中外城市绿地土壤研究文献,梳理与总结中国城市绿地土壤研究重点及未来发展方向。 方法 检索中国知 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和科学网(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12—2021年关于城市绿地土壤的研究文献,利用CiteSpace从发文量、国家及机构分布、代表人物及热点内容、研究重点内容、研究发展趋势及前沿等方面,阐明该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及动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