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4年  第41卷  第5期

封面
2024 年 5 期封面
2024, 41(5).
[摘要](152) [HTML] (47) [PDF](27)
摘要:
目次
2024 年 5 期目次
2024, 41(5): 1-2.
[摘要](116) [HTML] (39) [PDF](22)
摘要:
农林产品碳足迹碳减排专题(特邀主编:周国模)
5种主要出口竹笋产品碳足迹评估与减排路径分析
董灵慧, 毛凤成, 周宇峰, 顾蕾, 周天焕, 李正才, 周国模
2024, 41(5): 887-8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277
[摘要](496) [HTML] (106) [PDF](50)
摘要:
目的  评估竹笋产品碳足迹,挖掘竹笋产品减排潜力,促进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  方法  基于2022—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湖州市安吉县的实地调查数据,对5种不同类型的竹笋出口产品(调味笋、手剥笋、笋干丝、水煮笋、鲜食笋)种植、生产和分销阶段进行碳足迹评估,识别碳排放热点,进行减排路径设计,并基于情景假设计算减排量;结合中国2015—2023年竹笋产品出口情况,估算中国历年竹笋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与碳排放强度。  结果  ①5种竹笋产品的碳足迹从大到小依次为调味笋(1.387 4 ...
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分析
李文寒, 柳飞扬, 张梦, 顾蕾, 周国模
2024, 41(5): 898-90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56
[摘要](384) [HTML] (71) [PDF](37) [施引文献] (1)
摘要:
目的  探讨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期制定种植业固碳减排方案,促进浙江省种植业低碳绿色转型。  方法  基于浙江省种植业的能源投入数据,使用碳排放系数法评估2006—2021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的时空演变规律,结合对数平均权重迪氏指数模型(LMDI)对种植业碳排放变化进行驱动因素分析,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2—2040年的种植业碳排放量。  结果  ①2006—2021年,浙江省种植业碳排放量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年际变化率为−1.80%,累计碳排放总量...
当前农产品碳标识实施困境及推广路径探讨
黄炜, 张虹影, 肖相泽, 林朗, 王诚
2024, 41(5): 909-91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373
[摘要](311) [HTML] (82) [PDF](21)
摘要:
实施农产品碳标识能够促进农业领域精准高效降碳,支持农业生态价值实现,创新农业收入模式,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在中国,农产品碳标识的实施探索起步较晚,政府顶层指导不足,有必要加快实施进程。本研究着重分析了农产品碳标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一方面,农产品碳足迹核算能力薄弱,核算标准未健全,数据基础单薄,导致核算结果不完整和不一致,可比性也很低。另一方面,农产品碳标识实施驱动力不足,农业生产者认知、能力及动力有限,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不强,相关标准、制度未建立健全,导致核算和认证结果的可信度都有限,资金...
研究论文
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碳汇时空演变及对极端降水的响应
杨宁馨, 毛方杰, 杜华强, 李雪建, 孙佳倩, 赵吟吟, 郑兆东, 腾先锋, 叶峰峰
2024, 41(5): 919-92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41
[摘要](438) [HTML] (109) [PDF](47)
摘要:
目的  模拟并分析浙江省丽水市森林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时空演变趋势,揭示其对极端降水的响应机制,为丽水市森林固碳潜力时空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综合样地调查、遥感观测、InTEC模型,模拟3种气候情景(RCP 2.6、RCP 4.5和RCP 8.5)下1979—2079年丽水市森林NEP时空格局,分析极端降水时空特征,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极端降水对NEP 的影响。  结果  ①1979—2015年丽水市极端降水频率和强度呈增加趋势。未来气候情景下除RCP 2.6之外,RC...
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典型林分空间结构综合评价
袁梓馨, 郭秋菊, 艾训儒, 姚兰, 朱江, 王蕾, 向钦
2024, 41(5): 928-9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62
[摘要](439) [HTML] (93) [PDF](23)
摘要:
目的  综合评价湖北省金子山国有林场4种林分的空间结构,确定影响该区域林分结构的主要因素,为精准提升区域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和森林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基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天然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a var. sinensis人工林和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人工林实测样地数据,选取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密集度等林分空间结构指标,应用单位圆综合评价体系对4种典型林分进行综合评...
结合背负式激光雷达和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的云南松单木胸径和树高提取
许珊珊, 李常春, 张超
2024, 41(5): 939-94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07
[摘要](409) [HTML] (157) [PDF](37) [施引文献] (1)
摘要:
目的  探索基于背负式激光雷达(BLS)和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ULS)技术获取林分三维点云的优势,利用LiDAR360 MLS和LiDAR360软件实现单木胸径和树高的精准测量,确定效果较优的单木分割和提取方法。  方法  以云南省富民县罗免乡6个半径为15.0 m的圆形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天然纯林样地为例,采用最近迭代点算法(ICP)融合BLS和ULS点云,利用LiDAR360 MLS和LiDAR360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去噪、点云分类、归一化和单木分割,并提取单木胸径...
2种水分条件下华北落叶松林的林下日蒸散量变化差异
韩新生, 王晓, 王彦辉, 李振华
2024, 41(5): 949-95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251
[摘要](276) [HTML] (49) [PDF](21)
摘要:
目的  探讨土壤湿度对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下日蒸散变化的影响,为理解林地蒸散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及制定林水协调管理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以宁夏六盘山半干旱区叠叠沟小流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设置了遮断降水输入(防水处理)和自然降水输入2种处理,人为加大土壤湿度梯度,分析2种土壤湿度条件下气温、太阳辐射、降水量等因子对林下日蒸散量的影响。  结果  在8、9、10月,自然降水的林下日蒸散量分别为67.06、36.32、29.49 mm...
坝上地区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层水文效应
蔚阿龙, 温慧, 丛日春, 侯美娟, 李瀚之
2024, 41(5): 959-96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535
[摘要](312) [HTML] (54) [PDF](31)
摘要:
目的  坝上地区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区,研究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可以为该区域植被的恢复、经营以及水土保持提供依据。  方法  在张家口市和平林场内选择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 principis-rupprechtii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林(杨桦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白桦林(落桦混交林) 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测定凋落物层的各项生态水文指标。  ...
大别山北缘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其耦合关系
夏霁晖, 冶佩霞, 杨海, 张圣全, 靳珊珊, 周梦丽, 闫东锋
2024, 41(5): 970-97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61
[摘要](338) [HTML] (45) [PDF](21)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别山北缘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变异,研究叶功能性状指标之间的耦合关系,为解析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大别山北缘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种常见的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常绿、落叶、乔木、灌木)的叶片,测定其叶绿素含量(以SPAD表示)、干鲜比、氮质量分数、磷质量分数、钾质量分数、氮磷比、叶面积、比叶面积共8个叶功能性状指标,分析了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及其相关性。  结果  不同生活型木本植物叶功能性状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常绿和落叶...
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林下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
南国卫, 王静慧, 秦淑莹, 韩磊, 何馨雨
2024, 41(5): 978-98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28
[摘要](369) [HTML] (81) [PDF](33) [施引文献] (2)
摘要:
目的  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恢复年限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指数,探讨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林下草本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区域植被恢复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空间替代时间的方法,以陕西省子长市不同恢复年限(7、12、22、45 a)的刺槐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法对不同恢复年限刺槐林林下草本层的物种组成进行调查,采用冗余分析(RDA)对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①不同恢复年限刺...
昆明市游憩性绿地鸟类多样性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李兰英, 高敏, 袁迪, 单新钰, 易凯源, 张喆
2024, 41(5): 986-99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604
[摘要](358) [HTML] (74) [PDF](23)
摘要:
目的  分析昆明市不同游憩性绿地鸟类群落组成差异及其原因,研究城市绿地环境对鸟类群落的影响。  方法  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对昆明市3种游憩性绿地(建城区公园绿地、街旁绿地和社区绿地)进行鸟类调查,使用冗余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3种游憩性绿地繁殖季节和非繁殖季节不同居留型鸟类多样性与绿地环境因子的关系。  结果  ①3种游憩性绿地共记录到鸟类176种31 058只,隶属于17目53科,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2种。②公园绿地鸟类物种丰富度、多度和...
晋西黄土区典型造林整地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
朱洪盛, 赵炯昌, 池金洺, 王子涵, 王丽平, 王正泽, 于洋
2024, 41(5): 996-10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14
[摘要](313) [HTML] (91) [PDF](20)
摘要:
目的  探究晋西黄土区典型造林树种和水平阶整地措施对0~180 cm土层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为植被恢复及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晋西黄土残塬区蔡家川流域典型工程措施水平阶以及主要造林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5—9月生长季开展土壤水分定位监测,并采用配对试验,对自然坡面刺槐林地与侧柏林地土壤水分进行同步观测,分析不同植被和水平阶整地综合影响下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对降雨事件的响应,评价...
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累积的影响
邵帅, 王中乾, 潘灵强, 郑云游, 郑旭理, 田立斌, 徐秋芳
2024, 41(5): 1005-101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626
[摘要](394) [HTML] (65) [PDF](33)
摘要:
目的  揭示亚热带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扩张过程中,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残体碳累积,调控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的规律。  方法  以微生物残体标志物——氨基糖为研究对象,探究浙江省安吉县灵峰寺国有林场常绿阔叶林、毛竹-阔叶混交林和毛竹纯林的表层土壤(0~10 cm)微生物残体碳的累积效应,以及与有机碳的关联特征。  结果  毛竹扩张过程中,土壤真菌残体碳、细菌残体碳和总微生物残体碳质量分数均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了36.76%、35.13%和40....
浙江九龙山香果树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骆争荣, 郑伟成, 唐战胜, 蔡臣臣, 陈旭波, 郑子洪
2024, 41(5): 1013-102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532
[摘要](294) [HTML] (51) [PDF](20)
摘要:
目的  揭示珍稀植物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生境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信息及其影响因素,为香果树的保护和繁育提供参考。  方法  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了34个香果树群落生境的土壤细菌和真菌种类,分析海拔、坡向、土壤理化性质和香果树群落特征对土壤细菌和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结果  α多样性分析表明:九龙山香果树生境土壤细菌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5.87,Simpson指数均值为0.98;土壤真菌Shannon-Wiener指数均值为4.88,Simps...
锰改性生物质炭对砷铅在大蒜中积累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王瑞萍, 杨兴, 高玉蓉, 陆扣萍, 何丽芝, 吴家森, 王海龙
2024, 41(5): 1024-103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584
[摘要](314) [HTML] (112) [PDF](21)
摘要:
目的  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是当前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之一。如何有效同步钝化土壤中的砷和铅已成为研究热点。  方法  以稻壳为原料制备原始生物质炭,并通过高锰酸钾改性制得锰改性生物质炭。使用大蒜Allium sativum为指示植物,进行盆栽试验,以评估不同施用量(10和30 g·kg−1)下原始生物质炭和锰改性生物质炭对土壤中砷和铅生物有效性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施用各比例和种类的生物质炭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速效钾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和pH (P<0.05),同时降低了...
黄槽毛竹叶绿体基因组及毛竹种下分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比较
刘萱, 邹龙海, 周明兵
2024, 41(5): 1037-104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10
[摘要](317) [HTML] (65) [PDF](17)
摘要:
目的  对黄槽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f. luteosulcata叶绿体基因组进行组装、注释和分析,并与其他毛竹Ph. edulis种下分类群比叶绿体遗传信息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  方法  利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数据组装了黄槽毛竹的叶绿体基因组序列并进行了基因结构注释,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进行其组成、密码子偏好性、重复序列等分析。通过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比较不同毛竹种下分类群的系统进化关系和基因组序列差异。  结果  黄槽毛竹的叶绿体基因组是长度为139 6...
香榧种实生长早期枝叶和种实矿质元素质量分数及积累量动态分析
叶淑媛, 曾燕如, 曹永庆, 田苏奎, 喻卫武
2024, 41(5): 1047-105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583
[摘要](570) [HTML] (191) [PDF](20)
摘要:
目的  探究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种实早期生长阶段枝叶与种实矿质元素质量分数、积累量的关系,为科学施肥,提升香榧种仁品质及产量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2+17) a香榧试验林(砧木为2年生,嫁接后生长了17 a),采集3月上旬至7月上旬当年生侧枝(含叶片)及2代种实,对枝叶、种实中氮、磷、钾、钙、镁、锌、锰、铜质量分数及积累量动态变化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香榧种实早期生长阶段,种实横纵径、单果干鲜质量及含水率在4月上旬前无...
彩叶桂叶色变化及生理特征分析
金笑雨, 王艺光, 赵宏波, 董彬
2024, 41(5): 1056-106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60
[摘要](480) [HTML] (86) [PDF](16)
摘要:
目的  探讨彩叶桂Osmanthus fragrans Colour Group在生长过程中叶色变化及相关生理特征,为彩叶桂的品种分类、筛选和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9份彩叶桂种质材料,运用量化标准并结合聚类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类。同时,从中选择2个代表性品系(‘罗彩3号’‘Luocai 3’和‘罗彩28号’‘Luocai 28’)进行色素分布观察、组分定性、质量分数测定以及生理指标测定。  结果  基于叶片变色30%的叶色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将彩叶桂品系分为两大类共3个色系,...
元宝枫幼苗生长对不同生物质炭基质的响应
陈梦婕, 李小英, 苏小娟, 王毅雯, 武泽婷
2024, 41(5): 1066-107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09
[摘要](283) [HTML] (90) [PDF](19)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生物质炭基质对元宝枫Acer truncatum幼苗生长与幼苗养分的影响,筛选较优生物质炭及施炭量,以期为元宝枫育苗基质科学施用生物质炭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以元宝枫幼苗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对照组(ck1)为常规轻基质不加生物质炭。选取橡胶木炭、稻壳炭和竹炭3种生物质炭,分别设置30.0、50.0、70.0 g·kg−1的添加量,测定不同处理下元宝枫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光合指标、根系形态、养分等指标,通过主成分与隶属函数分析对元宝枫幼苗各指标进行综合...
底泥基质对匍匐剪股颖‘本特A-4’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夏宏蕾, 王蕾, 方朝储, 王敏艳, 刘万鹏, 沈澄, 张进
2024, 41(5): 1075-108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57
[摘要](353) [HTML] (80) [PDF](19)
摘要:
目的  河湖库塘清淤底泥用于草皮等高经济价值园林绿化植物生产,既能有效解决挤占耕地与破坏耕层问题,又能协同解决底泥等有机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难题。  方法  通过混料设计,按照底泥最大消耗原则,设置底泥、沼渣、生物质炭3种原料用量比例(体积比)分别为50%≤底泥≤100%、0≤沼渣≤50%、0≤生物质炭≤10%,共13个处理,同时设置耕作土为对照组,测定匍匐剪股颖‘本特A-4’Agrostis stolonifera ‘PENN A-4’生长指标(生物量干质量、叶绿素、根系活力)和生理指标(可...
基于形态空间格局分析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城市热环境生态网络优化研究
潘振华, 周媛, 姚婧, 宁顺斌, 罗于舒, 汪曼林
2024, 41(5): 1085-109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30505
[摘要](367) [HTML] (244) [PDF](34)
摘要:
目的  建立合理的城市热环境生态网络,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方法  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源-汇”理论,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MSPA)与景观连通性指数,分别筛选研究区内景观稳定性好、连通性高的“源”“汇”景观作为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重力模型以及水文分析模块构建和筛选研究区内的重要生态廊道,从而建立缓解城市热环境问题的多层级“源-汇”景观网络。  结果  分别筛选出24个具有重要连通性的“源”“汇”核心斑块作为重要生态源地。构建“源-源”廊道102条,“...
文献综述
植物内吞体分选转运复合物(ESCRT)调控逆境胁迫响应的研究进展
李娟, 曹岳英伦, 施林娟, 陈笔慧, 谭雅薇, 高燕丽, 曹文瀚
2024, 41(5): 1094-110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40166
[摘要](736) [HTML] (443) [PDF](42)
摘要:
逆境胁迫是导致全球农作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植物受到胁迫时,细胞内蛋白质运输途径需要迅速调整,以确保与应激反应相关的货物分子能通过内膜系统被正确递送到效应位点。真核生物的内膜系统由多种细胞器构成,这些细胞器在有序调控下被准确而高效地生成,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内吞体分选转运复合物(ESCRT)参与调控液泡前体/多囊泡体的生物学发生过程,并促使了泛素化蛋白从内吞体到液泡的运输过程。本研究重点概述了ESCRT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ESCRT的基本组成和功能,以及ESCRT在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