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3年  第40卷  第2期

封面
2023 年 2 期封面
2023, 40(2).
[摘要](1410) [HTML] (88) [PDF](70)
摘要:
2023 年 2 期目次
2023, 40(2): 1-2.
[摘要](255) [HTML] (89) [PDF](95)
摘要:
种子生物学专题(特邀主编:赵光武)
基于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联合分析浅光休眠烟草种子暗萌发的分子网络
刘一灵, 刘奇源, 董帅, 张民, 罗燕, 李振华
2023, 40(2): 237-24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515
[摘要](780) [HTML] (121) [PDF](74)
摘要:
目的  旨在挖掘浅光休眠烟草Nicotiana tabacum种子在黑暗下的调控基因和分子网络。  方法  以浅光休眠烟草Y85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整合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挖掘其暗萌发的分子网络。  结果  胚根突出前后蛋白和(或) mRNA表达差异存在5种差异类型,其中共同上调表达的蛋白(基因)有BoGH3B、MAN1、ERD3、MLP31、FAP1等,共同下调表达的蛋白(基因)有NEC1、MFT、ECP63、SOP1、LE25、SBP65等。上述差异蛋白(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包括果...
耐贮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及生理特性
丁云倩, 朱庆祥, 汤郑豪, 金鹏, 李欣泽, 王晓敏, 赵光武
2023, 40(2): 244-2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594
[摘要](1049) [HTML] (95) [PDF](96) [施引文献] (4)
摘要:
目的  水稻Oryza sativa种子的耐贮性是与种用价值、种源和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的重要性状。研究水稻种子耐贮特性,对水稻种质资源保存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基于220份水稻品种,经过5~6 a的自然老化,通过室内标准发芽实验筛选出耐贮水稻品种,并进一步测定不同耐贮品种间的生理特性。  结果  随着自然老化时间的延长,不同水稻品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呈现逐步降低的趋势。与种子初始质量相比,常规粳稻、常规籼稻、杂交稻的发芽率平均降低了62.2%、23.4%、45.3...
活性氧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敏, 何勇
2023, 40(2): 254-26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681
[摘要](1843) [HTML] (314) [PDF](150) [施引文献] (23)
摘要: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成功整齐发芽是作物生长发育、高产稳产的第1步。活性氧(ROS)是一类多功能化合物,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介绍了ROS的种类、产生部位以及对种子萌发的“氧化窗口”效应,总结了ROS调控种子萌发的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目前ROS调控种子萌发的研究集中于:①当条件合适时,ROS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启动赤霉素(GA)等信号转导途径、抑制脱落酸(ABA)途径,调控细胞膨大,促进种子萌发;②当面临不利环境时,ROS的过量积累会对生物大分子造成氧化损...
研究论文
模拟家畜不同采食强度下高寒草甸土壤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特征
张振, 梁海彬, 陈有超, 吴晓芬, 蔡延江
2023, 40(2): 265-27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281
[摘要](608) [HTML] (99) [PDF](75) [施引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究家畜采食对高寒草甸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揭示人为干扰下高寒草甸的退化机制提供依据。  方法  用刈割留茬模拟家畜轻度采食(LD)和重度采食(HD)行为,以未放牧的草地为对照(ck),测定土壤碳、氮、磷获取的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  结果  总体上,土壤碳获取酶土壤蔗糖酶、β-葡萄糖苷酶和土壤氮获取酶脲酶的活性在不同采食强度下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呈现明显的时间变异; LD处理可显著提高纤维素二糖水解酶活性(P<0.05),而HD处理能降低纤维素二糖水解酶活性;LD处理也...
纳帕海典型草甸群落土壤有机碳储量及碳组分变化特征
刘攀, 陆梅, 李聪, 吕晶花, 杨志东, 赵旭燕, 陈志明
2023, 40(2): 274-28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77
[摘要](641) [HTML] (86) [PDF](856) [施引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索不同地下水位埋深引起纳帕海典型草甸湿地土壤碳组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为理解高原湿地土壤碳循环过程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  2020年11月,在纳帕海湿地选择地下水埋深由高到低的疏花早熟禾Poa pratensis群落、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群落和云雾薹草Carex nubigena群落3种典型草甸群落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土壤总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颗粒有机碳的质量分数以及沿土层的分布特征,并分析碳组分与植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因子之间...
土壤养分异质性对入侵植物节节麦与小麦竞争关系的影响
王宁, 付亚军, 邵靖, 薛云云
2023, 40(2): 285-29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70
[摘要](534) [HTML] (120) [PDF](64) [施引文献] (6)
摘要:
目的  土壤养分异质性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会对植物间的竞争关系造成影响。分析土壤养分异质性对入侵植物竞争能力的影响,可为其入侵危害研究提供参考。  方法  以入侵杂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及其主要危害作物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试材,设置同质性及异质性养分条件,结合de Wit取代实验方法,依据株高、叶面积及生物量等指标,探讨了土壤养分异质性对节节麦生长发育及其与小麦竞争关系的影响。  结果  ①土壤养分异质性促进了小麦和节节麦幼苗株高、叶面积及单株分...
海绵热解炭固定化微生物吸附-降解餐饮废水中油脂的研究
马淑雯, 刘鑫, 周小琴, 方晓波, 郑华宝, 毛浩楠, 杨雨, 孟祺绅, 张成
2023, 40(2): 293-30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38
[摘要](665) [HTML] (124) [PDF](75) [施引文献] (5)
摘要:
目的  随着餐饮行业的迅速发展,餐饮废水油脂对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因此对餐饮废水油脂的治理刻不容缓。  方法  以废弃海绵为原料,经热解炭化制得吸附性能良好的海绵热解炭(SPCx,x为热解温度),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形貌、结构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利用SPCx吸附废水中大豆油,研究了热解温度、废水pH和度等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SPC600吸附剂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基于此,...
腐熟花生壳和腐植酸复合园林废弃物堆肥对紫苏出苗的影响
宋天宇, 张璐
2023, 40(2): 304-31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292
[摘要](471) [HTML] (113) [PDF](88) [施引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配比的腐熟花生Arachis hypogaea壳和腐植酸改良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的效果,以及改良后的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作为育苗基质对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出苗的影响,探究有利于紫苏育苗的最佳配比基质,为园林废弃物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正交设计,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腐熟花生壳(0、1.5%、3.0%)和腐植酸(0、3.0%、6.0%)添加至园林废弃物堆肥产品中,通过测定基质理化性质,观察其复合效果;通过测定紫苏出苗率、出苗速度、单株叶片数、死亡率...
毛竹Ph-TElncRNA1的鉴定及对靶基因的调控
赵佳敏, 余璐, 丁一倩, 周明兵
2023, 40(2): 314-32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96
[摘要](568) [HTML] (113) [PDF](82)
摘要:
目的  旨在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Ph-TElncRNA1靶基因的表达模式,初步分析lncRNA的功能。  方法  基于高温、低温、紫外、高盐胁迫处理毛竹实生苗全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在胁迫下差异表达的lncRNA。通过CNCI、Pfam、CPC2、PLEK等4个软件对lncRNA的编码特性进行分析,用LncRNATar软件鉴定lncRNA的靶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lncRNA和靶基因在紫外胁迫下和叶片着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  结果  筛选到1个在...
白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洁, 朱锡彭, 王腾斐, 朱建军, 李文俊, 邢丙聪, 郑颖
2023, 40(2): 321-32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690
[摘要](1017) [HTML] (145) [PDF](66) [施引文献] (4)
摘要:
目的  采用简单重复序列间扩增(ISSR)和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等2种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种源白及Bletilla striat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关系,为白及种质的鉴定、分类、保护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从100个ISSR引物和238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用Popgene 32.0计算来自浙江、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32个不同种源白及的遗传多样性参数和遗传距离,用NTSYS-pc 2.10e进...
紫薇LiCMB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尚林雪, 王群, 张国哲, 赵雨, 顾翠花
2023, 40(2): 330-33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33
[摘要](551) [HTML] (120) [PDF](107) [施引文献] (3)
摘要:
目的  克隆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iCMB1基因并分析其在紫薇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表达,探讨LiCMB1基因的表达特性。  方法  利用简单克隆技术从紫薇中克隆得到LiCMB1的基因序列,通过ExPasy等在线工具对其进行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使用MEGA 6.0构建系统进化树,结合紫薇花芽分化的表型观察和石蜡切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花芽分化的不同时期及不同组织和器官中LiCMB1基因的表达。  结果  LiCMB1基因属于MADS-b...
间作模式对社区花园可食植物生理特性及铅吸收的影响
颜越, 金荷仙, 王瑛, 陈超怡, 范颖佳, 柳丹
2023, 40(2): 338-34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65
[摘要](486) [HTML] (96) [PDF](67) [施引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间作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的社区花园受铅污染土壤中的植物生理特性及对重金属铅的吸收特征,以期筛选出降低可食植物对重金属铅吸收的最佳种植模式。  方法  以东南景天以及可食植物青芹Apium graveolens、上海青Brassica chinensis、辣椒Capsicum annuum和樱桃萝卜Raphanus sativus为研究材料,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平山苗圃开展盆栽试验。以单作为对照,分析间作东南景天对可食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及可食植物的铅吸收转...
文冠果不同种质资源的叶片解剖结构分析及抗旱性评价
许慧慧, 刘肖娟, 王孟珂, 毕泉鑫, 王利兵, 于海燕
2023, 40(2): 348-35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202
[摘要](768) [HTML] (118) [PDF](45) [施引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评价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um不同种质资源在干旱地区的适应能力,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筛选抗旱文冠果种质提供依据。  方法  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文冠果种质资源圃内前期筛选的200份丰产型文冠果种质资源的叶片为材料,通过制作石蜡切片对叶片解剖结构进行观测,测定了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蜡质层厚度等13个与文冠果抗旱性相关的指标,并基于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的方法评价不同文冠果种质资源的抗旱性。  结果  文冠果叶片解剖结构指标之间具有显著的相...
光强对菘蓝生长、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李鑫垚, 黄佳彬, 郭巧生, 刘俐君, 龚敏, 苏勇, 陆李仙, 赵坤
2023, 40(2): 356-36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263
[摘要](678) [HTML] (154) [PDF](56) [施引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究光强对大青叶基原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生长、药材大青叶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大青叶基原植物菘蓝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方法  在100%全光照、60%全光照、20%全光照下种植菘蓝,观测菘蓝生长旺盛期叶片生长情况,同时测定大青叶靛蓝、靛玉红、总黄酮、总多糖、总游离氨基酸等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  结果  菘蓝叶片生长与光强呈正相关,100%全光照组的菘蓝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叶面积均为最高;大青叶靛蓝、总黄酮、总多糖质量分数均随着光强...
乐昌含笑种源不同林龄生长变异及早期选择
韦如萍, 晏姝, 郑会全, 王润辉, 胡德活
2023, 40(2): 365-37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57
[摘要](544) [HTML] (105) [PDF](43) [施引文献] (3)
摘要:
目的  研究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主要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幼林期与近成熟林期主要性状的相关性,探析乐昌含笑种源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  方法  利用种植于广东省韶关市国有曲江林场和九曲水林场的乐昌含笑种源试验林多个年度的观测数据,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估算、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胸径、树高及材积生长性状在林龄为3、6、11、14 a的遗传变异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早期选择的适宜林龄范围。  结果  种源试验林的保存率在林龄为11~14 a有较明显下降;各林龄...
广宁红花油茶优树综合评价及指标筛选
张恒, 袁汕, 傅志强, 陈锐帆, 申春晖, 奚如春
2023, 40(2): 374-38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76
[摘要](518) [HTML] (106) [PDF](27) [施引文献] (8)
摘要:
目的  研究广宁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经济性状遗传变异特征,筛选核心评价指标,建立优树评价预测模型,为广宁红花油茶种质资源创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广宁红花油茶核心产区初选的31株优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统计方法对其冠幅面积、单株产果量和单株产油量等20个经济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分析。  结果  参试株优树的20个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范围为3.25%~69.47%;各指标间共有38对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15对达到显著水平(P<0.05)。主成分...
伊犁河谷小叶白蜡当年生枝条生长调节特征
李东育, 俞玉, 许顺, 温兵霞, 施如康, 韩大勇
2023, 40(2): 382-38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243
[摘要](418) [HTML] (135) [PDF](51) [施引文献] (1)
摘要:
目的  当年生枝条是木本植物进行种群空间扩展、结实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反映种群进化和适应调节等重要生态学特征。研究当年生枝条的生长调节特征,可揭示植物种群的适应机制。  方法  通过分析国家Ⅱ级保护植物小叶白蜡Fraxinus sogdiana的长枝、中枝和短枝3种不同类型枝条各构件之间的异速生长关系,对不同类型枝条功能的差异性及其在种群适应调节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  不同类型枝条的叶片和茎之间具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其中在总叶面积和茎生物量关系上,长枝和中枝上均为同速生长关系(斜...
额敏县新疆野苹果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
曹羚, 金晟康, 叶尔江·拜克吐尔汉, 努尔斯娅·阿不都热苏力, 车畅
2023, 40(2): 390-39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267
[摘要](571) [HTML] (113) [PDF](62) [施引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为该地区新疆野苹果种群恢复和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法,设置20块标准样地(30 m×30 m)进行新疆野苹果个体调查,使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并运用点格局分析中的单变量函数和双变量函数分析方法,对不同龄级新疆野苹果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进行研究。  结果  ①新疆野苹果种群的年龄结构呈现类似纺锤形的非典型金字塔型,更新状况不良,种群结构不稳定。②较小年龄...
天山-帕米尔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邓卓, 李文静, 张豫芳, 董晔
2023, 40(2): 398-40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458
[摘要](876) [HTML] (218) [PDF](73) [施引文献] (3)
摘要:
目的  天山-帕米尔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在中国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屏障作用,但近30 a来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展基于自然及人为压力状态下天山-帕米尔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生态建设以及协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天山-帕米尔地区作为研究区,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以及地理探测器方法,选取20个关键指标,对天山-帕米尔地区1990—2018年的生态安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天山-帕...
南京市域绿地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许浩, 李蔚, 刘伟, 王成康
2023, 40(2): 407-4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32
[摘要](1399) [HTML] (183) [PDF](105) [施引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市域绿地不仅是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郊游憩的重要承载空间和约束城市无限蔓延的结构性空间。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特大城市,南京市域绿地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南京市域绿地动态景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进一步实现南京绿地空间结构优化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  方法  选取2000、2005、2010、2015、2020年5个时间节点的南京市土地覆盖数据,运用动态度计算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南京市域绿地格局时空演变规律,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程(PLSR)模型探...
云南省2000—2020年石漠化时空演变分析
陈棋, 张超, 田湘云, 史小蓉, 张玉薇, 王妍
2023, 40(2): 417-42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10806
[摘要](915) [HTML] (96) [PDF](100) [施引文献] (12)
摘要:
目的  在宏观尺度利用遥感手段识别和提取石漠化斑块信息,定量分析石漠化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序演变过程,可为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提供技术手段和数据支撑。  方法  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以2000、2010和2020年为研究时段,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定量提取石漠化斑块信息;通过时空演变模型分析云南省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和特征。  结果  ①研究时段内,云南省石漠化状况整体得到改善,石漠化占国土面积比例从9.65%下降...
4种遥感数据时空融合模型生成高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对比分析
李思源, 叶真妮, 毛勇伟, 陈玉玲, 曾纳
2023, 40(2): 427-43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81
[摘要](1070) [HTML] (144) [PDF](61) [施引文献] (8)
摘要:
目的  针对时空融合方法在遥感植被状况调查及动态变化监测中的应用,比对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STARFM)、增强型时空自适应反射率融合模型(ESTARFM)、回归拟合空间滤波和残差补偿模型(Fit-FC)和规则集回归树融合模型(RPRTM)等4种时空融合模型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融合效果。  方法  以三江源地区2块具有差异性地表特征的区域为研究样地,采用上述4种时空融合方法,融合空间分辨率30 m的Landsat 8影像和250 m时间步长16 d的MODIS NDVI数据,生成步...
基于消费级双目相机的立木因子测量方法
尹萍, 徐爱俊, 叶俊华, 夏芳, 王泽华
2023, 40(2): 436-44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352
[摘要](624) [HTML] (93) [PDF](35) [施引文献] (3)
摘要:
目的  随着林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林业领域。针对传统立木因子测量方法成本较高、携带不便、操作复杂等问题,提出消费级双目相机与机器视觉技术相结合的立木因子无接触测量方法。  方法  首先使用消费级USB 3.0双目相机采集立木图像,通过改进的SGM算法生成高质量视差图;再根据三角原理转化为深度图,进而获取立木三维点云;基于空间密度聚类和混合滤波三维点云去噪方法快速准确去除聚集、离散的噪声点,再进行方向矫正和点云分割;最后,利用最值遍历法和椭圆拟合法实现树高、胸径的无接触测...
不同竹龄和部位对毛竹纤维形态及结晶度的影响
牛思杰, 王娜, 崔百祥, 王传贵, 武恒, 张双燕
2023, 40(2): 446-45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749
[摘要](921) [HTML] (105) [PDF](82) [施引文献] (6)
摘要:
目的  研究竹龄与部位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纤维形态及结晶度的影响,为实现毛竹在制浆造纸、竹纺织品等工业生产中的高效选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采用纤维离析法,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纤维形态;通过Segal法计算相对结晶度。  结果  竹龄主要影响竹材的纤维长度,纤维长度随竹龄的增长而增大,且80%的纤维长度为1 000~2 500 µm,属长纤维。轴向高度对毛竹材纤维形态的影响较小,纤维壁腔比、长宽比在3个取样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但未有明显...
文献综述
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在果园中应用效果的研究进展
张弼, 方先芝, 马嘉伟, 吴愉萍, 潘贤, 叶黎挺, 柳丹, 叶正钱
2023, 40(2): 453-46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220535
[摘要](781) [HTML] (156) [PDF](90) [施引文献] (5)
摘要:
处理果园废弃物是果园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传统方式主要有填埋、饲料、焚化、堆肥、厌氧消化、酶利用等。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是以果园生产中的废弃物为原料,通过热解技术转化后获得生物质炭。将生物质炭返还于果园,这样不仅改良了果园土壤,还保障和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果园废弃物在果园中的合理应用对果园生产效率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稳定作用,开展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的研究对其在果园中的合理应用和演变机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目前,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的研究集中于不同类别果园废弃物生物质炭的制备原理和性质,改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