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20年  第37卷  第4期

针阔混交林中兴安落叶松比例对土壤化学性质和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王博, 周志勇, 张欢, 朱雍, 曹雨松, 赵洪涛
2020, 37(4): 611-62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25
[摘要](2384) [HTML] (758) [PDF](344) [施引文献] (27)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比例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的针阔混交林土壤的化学性质和酶化学计量比。  方法  按照群落中兴安落叶松材积所占的不同比例(70%、75%、80%、85%、90%、95%),把调查的森林群落分为6种类型,分别监测了各类型群落0~5和5~20 cm土层的养分和生物化学性状等。  结果  分析的5种酶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最高,0~5与5~20 cm土层均值分别为463.74 nmol·g−1·h−1和312.91 nmol·g−1·h−1。在0~5 cm土层中,群...
江苏滨海湿地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何冬梅, 江浩, 祝亚云, 鲁小珍, 王磊
2020, 37(4): 623-63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65
[摘要](1710) [HTML] (502) [PDF](362) [施引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江苏滨海湿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质量分数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  方法  选择江苏滨海湿地典型演替序列的不同阶段,光滩、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群落、碱蓬Suaeda glauc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和刺槐Robinia pseucdoacacia群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植被演替、土层和季节因素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质量分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影响滨海...
灵武长枣果实品质与土壤肥力、叶片养分的相关性
严亮亮, 岳坤, 宋丽华
2020, 37(4): 631-63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62
[摘要](1586) [HTML] (553) [PDF](63) [施引文献] (13)
摘要:
目的  研究土壤、叶片、果实养分与灵武长枣Zizyphus jujuba ‘Lingwuchangzao’品质的关系,用于建立灵武长枣的科学施肥体系。  方法  以宁夏灵武市5个灵武长枣栽植基地的果实、果树叶片及土壤为试材,通过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了灵武长枣果实品质与土壤肥力、叶片养分的相关性。  结果  不同栽植基地土壤肥力差异较大,栽植基地普遍缺锰;灵武长枣果实纵径与土壤全钾、果实硬度与果实氮呈负相关;果实滴定酸与土壤速效钾、叶片磷、果实氮呈正相关,与果实铁呈负相关;果实氮与...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査晶晶, 吴永波, 茆安敏, 朱颖, 李文霞, 杨静
2020, 37(4): 639-645.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09
[摘要](1573) [HTML] (548) [PDF](256) [施引文献] (7)
摘要:
目的  含磷等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已成为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河岸植被缓冲带能通过吸收、截留,减少面源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平缓坡地上构建适宜的河岸植被缓冲带,研究河岸植被缓冲带对磷的截留效率,为减缓太湖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太湖河岸人工林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分析缓冲带在不同宽度(15、30、40 m)、不同林分密度(400、1 000、1 600株·hm−2)、不同植物组成(‘南林95’杨Populus × euramericana‘Nanlin 95’林、中...
雷州半岛尾叶桉人工林夜间耗水特征及驱动因素
王志超, 许宇星, 竹万宽, 杜阿朋
2020, 37(4): 646-65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31
[摘要](1324) [HTML] (400) [PDF](68) [施引文献] (20)
摘要:
目的  研究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夜间耗水特征及其驱动因素,为提高大尺度尾叶桉林分耗水估算精度提供数据支持。  方法  应用Granier热扩散探针技术(TDP),以雷州半岛常见尾叶桉为研究对象,对其夜间液流持续观测,并同步测定大气温度、湿度、降雨量及光合有效辐射等主要环境因子。  结果  观测期间尾叶桉平均夜间耗水贡献率为6.62%,前半夜耗水量显著大于后半夜(P<0.05);夜间液流速率雨季显著大于旱季(P<0.05),晴天均夜间液流速率极显著(P<0.0...
3种常绿树挥发物成分对空气负离子及微生物的影响
赵亚红, 徐翠霞, 马玲, 王彬, 韦赛君, 吕嘉欣, 高岩, 张汝民
2020, 37(4): 654-663.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21
[摘要](1945) [HTML] (579) [PDF](59) [施引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3种常绿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抑制空气微生物和净化空气的作用。  方法  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杨梅Myrica rubra、青梅Vatica mangachapoi、茶Camellia sinensis单株以及空旷地VOCs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自然沉降法研究了VOCs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空气负离子数。  结果  杨梅VOCs主要成分有α-草烯、香芹醇、罗勒烯、柠檬烯、壬醛等,萜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78.5%;青梅VOCs主要成分有乙酸叶...
毛竹茎秆快速生长期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BN-PAGE分析
傅卢成, 卜柯丽, 王灵杰, 栗青丽, 高培军, 高岩, 张汝民
2020, 37(4): 664-67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398
[摘要](2948) [HTML] (786) [PDF](334)
摘要:
目的  探讨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笋竹茎秆的光合特性和光系统的发育情况。  方法  以当年生毛竹叶片和笋竹茎秆为材料,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BN-PAGE)分析茎秆和叶片类囊体膜蛋白,同时测定了光合色素含量和77 K低温荧光发射光谱。  结果  茎秆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低于叶片(P<0.01),随着茎秆发育,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显著升高。秆和叶片类囊体膜PSⅡ核心复合物较完整,捕光色素较多;叶片和茎秆基部PSⅠ核心复合物分离主要得到PsaA/B和P...
水肥耦合效应对栓皮栎苗木生长的影响
句娇, 李迎超, 王利兵, 李东兴, 陈梦园, 何三军, 郑磊, 于海燕
2020, 37(4): 673-68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56
[摘要](1283) [HTML] (393) [PDF](65) [施引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讨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积累对水肥耦合的响应规律,并确立最佳的灌溉施肥组合。  方法  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RCCD),建立各指标与土壤含水率、施氮量、施磷量和施钾量回归模型,分析各因子的主效应、单因素和耦合效应对生长的影响。  结果  ①对苗高、地径、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生物量的方差分析表明,各指标的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处理8、处理16、处理18苗木生长情况较...
水禾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谢德志, 魏子璐, 朱峻熠, 杜莹, 金水虎, 岳春雷
2020, 37(4): 683-69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07
[摘要](1794) [HTML] (551) [PDF](72) [施引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镉(Cd)胁迫下水禾Hygroryza aristata的生理响应,以利于水禾的保护利用。    方法   采用水培试验,设置2(T1)、4(T2)和6 (T3) mg·L−1 3个质量浓度镉胁迫处理,以不添加镉为对照(ck),分别在理0、4、812 d时,研究了不同镉胁迫处理对水禾的生长、光合生理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   随着镉质量浓度的增加,水禾株高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到处理12 d时,T1、T2和T3的株高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6.35%、21.2...
浙江松阳县生态公益林群落分类排序及优势种种间关联分析
叶森土, 金超, 吴初平, 杨堂亮, 江波, 袁位高, 黄玉洁, 焦洁洁, 孙杰杰
2020, 37(4): 693-70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14
[摘要](1507) [HTML] (453) [PDF](59) [施引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对浙江松阳县生态公益林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探讨多样性变化规律及种间关系,有助于揭示植物群落和多样性在复杂环境梯度上的分布规律。  方法  以松阳县重点公益林128个固定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典范对应分析(CCA)、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种间联结分析等对该县公益林群落特征展开研究。  结果  TWINSPAN结果显示:松阳公益林群落可分为6种群丛类型。CCA结果显示:松阳县公益林群落分布和类型在环境梯度上呈现明显的分异规律,其主要受到海拔、土壤类型...
湖北省远安县野生楠木群落特征
胡胜科, 刘畅, 魏普杰, 李梦希, 胡蝶
2020, 37(4): 702-70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28
[摘要](1659) [HTML] (698) [PDF](47) [施引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索湖省北远安县野生楠木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和特征,完善宜昌地区野生楠木资源分布记录。  方法  采用样方法对湖北省远安县的鸣凤镇、花林寺镇、嫘祖镇的野生楠木群落进行实地考察,记录野生楠木的种类分布和生境条件,并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①调查区内野生楠木类植物有5种,包括楠属Phoebe植物2种,分别为白楠 Ph. neurantha和竹叶楠 Ph. faberi;润楠属Machilus 植物3种,分别是宜昌润楠 M. ichangensis、刨花润楠 M...
天目山皆伐毛竹林自然更新群落类型与多样性分析
王铮屹, 戴其林, 柏宬, 陈涵, 库伟鹏, 赵明水, 余树全
2020, 37(4): 710-71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72
[摘要](3510) [HTML] (728) [PDF](464) [施引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是中国亚热带区域近30 a来不断扩展的森林群落类型之一,物种多样性单一、生态功能不强。近年来,毛竹林蔓延和入侵越来越严重,已威胁到竹林周边植被,势必要进行更新改造。本研究旨在探讨毛竹纯林皆伐后自然更新形成群落类型、生物多样性特点和影响因素。  方法  基于天目山毛竹林皆伐自然更新后形成的次生群落的监测数据,利用TWINSPAN分析方法对自然更新群落进行了分类,比较了不同群落之间α多样性之间的差异性,用冗余分析法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  ...
河南省淅川县岩溶区不同恢复年限天然次生林植物群落特征
王磊, 崔明, 周梦玲, 赵晓东, 闫伟鹏, 武建宏, 刘玉国
2020, 37(4): 720-72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98
[摘要](1569) [HTML] (577) [PDF](96) [施引文献] (12)
摘要:
目的  研究南水北调中线渠首岩溶区不同恢复年限天然次生林群落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与结构特征,了解岩溶区植被现状,为区域植被保护与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石漠化综合治理与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以河南省淅川县岩溶区6种林龄(20、28、35、40、53、70 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按照森林群落调查方法调查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计算群落物种重要值、多样性指数、群落结构和群落相似系数。  结果  在18个固定样地10 800 m2区域内,共调查到维管...
临安钱王陵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效益分析
王颖, 蔡建国, 张哲琪, 刘艳伟, 王怡
2020, 37(4): 729-73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64
[摘要](1782) [HTML] (743) [PDF](149) [施引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分析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钱王陵公园植物群落结构,并对其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估。  方法  以临安钱王陵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公园内32个植物群落资源结构进行实地调查,运用i-Tree模型评估群落节能、吸收二氧化碳(CO2)、改善空气质量、截留雨水等生态效益。  果  ①所调查群落树木共计1 613株,分属39科62属74种;群落结构以复层型为主,呈现出以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景观风貌。②群落年生态效益为208 588.16元·a−1,单株树木平均效益为129.25元·株−1·a−1,其中节...
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组成及危害现状
朱峻熠, 胡军飞, 欧丹燕, 黄燕, 魏子璐, 吴昊正基, 金水虎
2020, 37(4): 737-744.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38
[摘要](3484) [HTML] (832) [PDF](81) [施引文献] (15)
摘要:
目的  外来入侵植物对其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研究目的是为掌握浙江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评估其主要危害和防控区域。  方法  对岛屿不同区域进行样方调查,通过分布区域、优势度、浙江省外来植物入侵等级进行加权统计评分的方法,评定各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程度、入侵等级,确定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点危害区域和防控区域。  结果  普陀山外来入侵植物全为草本植物,共计47种,分属于21科36属。来自美洲的入侵植物有38种,占总种数的80.85%。中度危害与严重危害的...
松材线虫病疫木卫生伐对马尾松纯林林分结构的影响
张华锋, 陈思宇, 刘刚, 王懿祥
2020, 37(4): 745-751.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87
[摘要](1366) [HTML] (419) [PDF](52) [施引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lius病疫木采伐对马尾松人工纯林林分结构的影响,对松材线虫病入侵后的马尾松林分的经营管理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方法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分别选择松材线虫病危害及周边未受害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纯林设置样地并进行调查。  结果  疫木卫生伐12 a后的结果表明:与马尾松纯林相比较,卫生伐之后马尾松重要值显著下降,从100.00%降至38.41%;胸径结构由正态分布变为反J型曲线;树高结构由单层林变...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模型预测
卯光宪, 谭伟, 柴宗政, 赵杨, 杨深钧
2020, 37(4): 752-76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86
[摘要](3332) [HTML] (799) [PDF](109) [施引文献] (18)
摘要:
目的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中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建立高效的马尾松人工林胸径-树高预测模型,可为马尾松人工林经营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以贵州省黔中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82块样地(25 m×25 m)的4 284株马尾松单木数据,选取6个常用的广义非线性模型进行拟合,从中筛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模型。使用相同的数据确定最佳隐层节点数量后,经过反复训练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马尾松胸径-树高预测模型。  结果  在6个广义非线性模型中,拟合效果最佳为Korf模...
新型粉煤灰陶粒固定化有效微生物群落对模拟水产养殖废水净化效果
陈爽, 王良恺, 文涛, 毛欣宇, 许明, 邵孝侯
2020, 37(4): 761-768.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43
[摘要](2277) [HTML] (791) [PDF](41) [施引文献] (22)
摘要:
目的  以粉煤灰与池塘底泥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固定化有效微生物群落(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的方式制备具有高效去氮除磷的生物陶粒,用于处理污染的养殖水体。  方法  利用等温吸附试验确定最佳粉煤灰陶粒的配比,将粉煤灰陶粒与EM固定,在氨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分别为50、55、20 mg·L−1的模拟水产养殖废水中处理6 d。  结果  在预热温度300 ℃,烧制温度1 100 ℃条件下,当粉煤灰陶粒中质量比为m(粉煤灰)∶m(活性底泥)∶m(石灰石粉末)∶...
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张彩红, 薛伟, 辛颖
2020, 37(4): 769-777.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63
[摘要](1916) [HTML] (707) [PDF](61) [施引文献] (66)
摘要:
目的  利用SWOT-AHP模型定量分析贵州省六盘水市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开发康养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提出适合其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  方法  对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定性分析,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发展康养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定量分析,确定指标权重及加权分数,通过计算玉舍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发展的总优势力度,绘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发展战略四边形,确定战略四边形重心坐标P(x,y)、战略类型方位角θ和战略强度系数ρ...
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
崔杨林, 董斌, 位慧敏, 徐文瑞, 杨斐, 彭亮, 方磊, 王裕婷
2020, 37(4): 778-78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77
[摘要](2138) [HTML] (627) [PDF](135) [施引文献] (33)
摘要:
目的  尺度的合理确定是景观格局和生态研究过程的关键。研究县域尺度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计算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以2017年安徽省宿松县的景观分布图为数据源,从类型和景观水平分析了各个景观指数在20~500 m粒度范围内的粒度效应,并选取适宜的粒度范围;通过拟合函数揭示不同景观格局指数随粒度增大的变化特征;结合景观面积损失精度评价模型确定宿松县景观格局变化的最适宜空间粒度值。  结果  景观指数具有一定的空间粒度效应性,其中大部分景观指数...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毛竹竹筒车削去青工艺
胡守恒, 陈李璨, 邵迎涛, 张水珍, 王新洲, 李延军
2020, 37(4): 787-79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10
[摘要](1628) [HTML] (479) [PDF](21) [施引文献] (5)
摘要:
目的  由于竹筒竹青的存在会对竹材展平加工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亟需研究优化竹筒的去青工艺。  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来确定竹筒车削去青工艺中车削参数的最佳条件。以竹筒的去青度作为因变量,采用中心组合设计(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对车削参数(竹筒转速、进给速度、气缸压力)进行研究,运用Design Expert 12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去青度与各车削参数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优化竹筒车削去青工艺。  结果  当竹筒转速为60 r·min–1,进...
文献综述
热处理木材的材性预测与质量控制研究现状与发展
邢东, 胡建鹏, 姚利宏
2020, 37(4): 793-800.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49
[摘要](1977) [HTML] (930) [PDF](57) [施引文献] (16)
摘要:
木材热处理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境友好的木材物理改性方法,不仅能够提高木材尺寸稳定性和生物耐久性,同时能有效改善木材材色,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林速生材的功能性改良。讨论了基于热处理技术研究的部分代表性成果,总结了当前木材热处理的主要工艺,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目前木材热处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①高温热处理对木材尺寸稳定性、材色和结晶性等性能的影响机理;②高温环境对木材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及抽提物挥发和裂解过程的影响;③木质素中酚羟基和表面自由基数量变化和反应活性研究;④热处理对木材渗透性、漆膜附着力...
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及维持措施的研究进展
郭佳欢, 孙杰杰, 冯会丽, 曹鹏鹤, 俞元春
2020, 37(4): 801-809.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78
[摘要](2816) [HTML] (864) [PDF](105) [施引文献] (30)
摘要:
近年来,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退化与林业生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严重威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土壤肥力质量维持变得十分紧迫。针对人工林土壤肥力质量退化与维持这一热点问题,从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化感作用等角度系统阐述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经营过程中土壤肥力质量的演变趋势。众多研究表明,中国杉木人工林主要产区普遍存在土壤肥力质量退化,生产力持续降低等问题,其主要驱动因素是不可持续的营林措施。同时从轮作经营、混交复合造林、林分密度调节、肥力补...
研究简报
柳杉优良无性系组培快繁体系研究
王晨, 张俊红, 张苗, 许雯婷, 楼雄珍, 童再康
2020, 37(4): 810-816.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484
[摘要](2508) [HTML] (957) [PDF](66) [施引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外植体丛芽分化能力强而芽伸长不足。为探索分段培养过程中的柳杉不定芽诱导与增殖、伸长培养及生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建立柳杉分段培养的高效组培快繁体系。  方法  以20年生柳杉优良无性系的当年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段培养的组培体系。柳杉外植体分段培养再生体系主要包括丛生芽诱导、伸长、生根及移栽等步骤。  结果  ①在3种基本培养基(MS、DCR和WPM)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丁酸(IBA)...
榧树半同胞子代幼苗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算
叶淑媛, 董雷鸣, 董昂, 喻卫武, 戴文圣, 曾燕如
2020, 37(4): 817-822. doi: 10.11833/j.issn.2095-0756.20190542
[摘要](1431) [HTML] (495) [PDF](45) [施引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生产上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嫁接繁殖砧木用榧树T. grandis幼苗生长性状的遗传,选育天然优良榧树种质。  方法  以天然林自由授粉的榧树半同胞子代为材料,连续2 a测定榧树幼苗苗高、地径及分枝数,采用常规线性混合模型(LMM)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拟合并估算相关的遗传参数,计算了遗传和表型相关系数。  结果  总体上榧树幼苗苗高的变异系数大于地径的变异系数,且随幼苗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各生长性状指标在家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